《進程:人類命運的10大關鍵議題》04:貧困

今天我們繼續來看看《進程:人類命運的10大關鍵議題》這本書的下一個關鍵議題:貧困

作者是約翰·諾伯格,瑞典經濟歷史學家、作家、紀錄片導演、公共演講人、專欄作家。在斯德哥爾摩大學獲得觀念史碩士學位。美國卡託研究所、布魯塞爾歐洲國際政治經濟中心高級研究員。

這本書從人類最關注10大關鍵議題着手,解析它們的發展歷程,解答它們是否已經取得了進步,以及未來的路它們又該何去何從。

貧困在我們今天這個社會,要確定一個人是不是處於貧困生活水平,基本都是以年收入爲基準來劃定界限。

但在19世紀之前,這個標準就簡單多了,你只要能夠買得起明天的麪包,那你就不算貧困。從這個標準可想而知,當時的社會水平是很低的,大多數人連溫飽都成問題。諾伯格在書中提到,貧困在當時並不侷限於貧困國家,在富裕的國家也是隨處可見,在富裕的熱那亞,每年冬天都有窮人賣身去當划槳奴隸。在巴黎那些的窮人會被鐵鏈拴在一起,被迫去清理下水道。英國的窮人則不得不在濟貧院靠勞動獲得救濟,工作時間長收入卻微乎其微。

貧困這個問題在19世紀之前幾乎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根據經濟學家安格斯·麥迪森的粗略估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每個人財物與勞務的市場價值,從公元1年到1820年僅僅增長了50%。

到了19世紀初,在美國、英國和法國,仍有40%~50%的人的生活處於如今我們稱爲極端貧困的狀態,而這種狀態現在要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才能找到。

當時很多影響力的經濟學校和重商主義者都認爲貧困是必要的。因爲這是激勵人們努力工作的唯一方式,而且低薪酬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好讓一個國家可以一直保持競爭力。還有許多思想家認爲,如果窮人的收入增加了,他們就不願工作,而會去小酒館裏待上一天。

真正讓人類社會富裕起來的,還得從工業革命說起,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嘛。

工業革命起源於英國,他們通過開放性的試驗和科學技術應用改進了近千年不變的生產方法,機械化紡織和蒸汽機讓城市不需要水輪車就能夠生產。隨着創新創造出的生產力暴增,每個工人的生產價值和收入雙雙得到提升。1820年到1850年,人口就增加了三分之一,工人的實際收入增長了近1倍。按照當時的經濟增長速度,起碼得用上2000年才能實現翻倍,而英國只用了30年。

到了20世紀50年代幾乎所有西歐國家都消除了極端貧困,這一現象也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視爲貧窮和人類貧困“第一次大上升”的標誌。

第二次的經濟發展,則是全球化經濟的發展。像日本、韓國、中國和新加坡等亞洲國家相繼崛起,開始融入到全球經濟。並且中國和印度分別在1979年和1991年開始了全面經濟改革。自1950年起,印度的人均GDP增長了5倍,日本翻了11倍,中國則增長了接近20倍。

亞洲發展的關鍵是融合了全球經濟,擁有更完善的交通和通信技術,加上近年來更多的貿易投資開放,讓中、低等收入國家走向繁榮。即便是開放經濟的貧困國家也可以在自由貿易的世界裏找到一線商機,生產像衣服、玩具和電子產品這樣簡單但勞動密集型的商品。這促使技能和生產不斷升級,因此他們的技術密集型產業變得更加完善和優秀,最終發展出知識密集型產業,比如金融、法律、公關、研究和教育。這反過來給其他一些落後國家提供了發展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這就是爲什麼把東亞經濟比作一羣大雁,每個國家都能在隊伍裏找到自己的位置,一步一步向前推進。

經濟富裕起來了,也會給我們人類社會帶來積極的影響,諾伯格認爲貧困容易讓人產生很多消極的情緒,像悲傷、痛苦、擔心、過慮、瘋狂、沮喪、憤怒、異類、恥辱、羞辱、孤獨、絕望、焦慮和恐懼,也帶來了歧視和偏見。窮人會提起缺少食物、衣服和住所,而且也會說起遭受過富人或者政府官員的羞辱,還有腐敗、犯罪、暴力和沒有安全感等事情。有些人說起缺乏自信,這意味着他們幾乎不走出社區,經常一整天都待在家裏。但是隨着印度經濟的發展,歧視和偏見正在不斷的被消除,書中提到印度在高種姓婚禮上分開坐的慣例從75%下降到了13%,接受來自賤民家庭食物和水的非賤民比例從3%上升到了60%。

儘管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並不意味着全球貧困已經結束了。世界範圍內仍有超過7億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中,還有很多人雖然稍高於貧困線,但生活環境依然非常脆弱。有26個國家40%以上的人口處於極端貧困,除了孟加拉和海地,其餘全部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我們不僅要感恩銘記前人爲我們美好生活付出的努力,也要記住這個社會還有許多人需要我們的幫助,也爲了我們的下一代能夠獲得更好的生活,一起努力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