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内容梳理(第8章)

第8章 指标和效度

清晰和恰当的指标能明确提出我们在确定理解程度时应该关注什么?并在判断过程中提供一致性和公平性。

如何提出合适的指标,怎么让学习者弄清这些指标呢?

需要从目标中导出指标。

量规是基于指标的评分指南,有固定的测量等级组成,并对每一级别的特征进行详细描述。量规描述了质量等级熟练程度,获得连续的理解。

在评估学生的作品和表现时,有两种通用良规被广泛应用:整体型和分析型。

整体性量规可为学生作品提供一个综合的印象,并对产品或表现产生单一的分数或等级排名。

分析型量规,将产品或表现划分为不同的特征或维度并分别进行判断。由于分析型量规单独地评估每一个被标识的特征,所以每一个特征都有一个分数。例如普遍使用的作文分析型量规具有6个指标:观点,组织,文风,选词,句子流畅度,规范。

评估者应该考虑至少两个不同的指标,不管这些描述是在一个连归中体现,还是存在于两个不同的量规中。建议一个连跪用于评估理解,而另一个良规用于评估表现的质量(包括恰当的产品和过程),在表现中体现理解。

基于指标和量规进行逆向设计。

根据学生工作来设计的完善量规,6个步骤:

1.收集能够说明预期理解和熟练程度的学生表现的例子。

2.将学生的作品分类放置并注明分类的原因。

3.将这些原因归结到统一的特性或者表现的重要指标中。

4.对每个评估指标进行定义。

5.挑选学生表现来举例说明每个评估指标的得分点。

6.不断完善。

效度的挑战。

效度是指我们所采用的证据能够准确测出所需要意义的程度,包括传统的与测试相关的证据。

专注于理解会使得问题的效度受到挑战。

逆向中的效度自评。

信度对评估模式的信心。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有效的推论,而且还应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推论,我们需要确定结果的一致性。

通用指导原则:

1.与从客观测试中获得的评估知识和技能的证据相比,关于理解的评估所需的证据更简洁更复杂。在使用理解的评估中,我们需要深挖答案背后的原因和学习者做出这种选择的意图。

2.关于理解的评估需要收集在表现和产品中进行应用的证据,但这会是评判结果变得复杂。

3.既然理解包括6层面,那么是不是有些方面又有另外一些方面呢?哪个表现更相关?又在什么情况下相关呢?

4.尝试对相同内容同时使用不同的测试形式。

5.试着去预测关键误解,并且使用简单的前侧和后侧来确定这些误解是否被克服。

6.考虑到某个应用或产品可能与更大的目标相关或不相关,一般会要求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针对他们的答案给出解释,并且展示答案中的与主要原则或概念相关联的内容。

7.假定学生在解释时表达清晰,可能更多是得益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而非来自真正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要求学生把理解转化一个新的或者不同的问题情景或事件。

8.利用不同侧面来扩充证据。在很多时候可以结合洞察和神入两个侧面的要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