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娛樂至死”的時代讀《娛樂至死》有感

禾玥讀書第三期

關於本書與作者

《娛樂至死》這本書是媒介環境學的經典作品。

作者尼爾·波茲曼在書中對比美國印刷術時代 、電報、電視時代(娛樂時代)不同時期的特點,並分析不同媒介是如何對個人及社會產生影響,特別是娛樂時代對公共話語權的影響。

讀《娛樂至死》更像在讀一個學術研究論文,作者的論據充足,論點理性中立。

一本於35年前出版的書,仍能給21世紀的我們提供一個審視我們時代的特殊視角,給我們帶來思考……

媒介即隱喻

尼爾·波茲曼認爲強勢媒介能夠以一種隱蔽的卻強大的暗示力量重新定義現實世界,甚至塑造一個時代的文化精神,因此發展出了“媒介即隱喻”理論。

媒介的獨特之處在於,雖然它指導着我們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是它的這種介入卻往往不被我們注意。

印刷品時代(闡釋時代)

在18世紀和19世紀,美國的主體媒介是印刷品(書籍),在閱讀的影響下,那時的人們能津津有味地聽完7個小時的演講。

這是因爲那時人們具有超常的注意廣度,具備非凡的、理解複雜長句的能力,

同時他們對辯論內容顯然有着充分的理解,包括歷史事件和複雜政治問題的知識。

書面形式的文字,讓那時的人們通過閱讀,養成理性思維。

塑造了客觀和理性、嚴肅、有序和具有邏輯性的公衆話語。

那時一位公衆人物被人熟知,是因爲他的文字而不是因爲他的外貌。

那時候的人們,通過書籍,理性思考,通過富有邏輯的批評和其他方式不斷完善自己。

可見美國處於印刷品時代時,印刷品對個人及社會的影響都是利大於弊的。

娛樂時代

隨着技術的進步,攝影術、電報、電影、廣播、電視的出現。

讓美國從嚴肅理性的闡釋時代進入娛樂業時代。

信息媒介的改變讓信息的價值也發生了改變,

電報突破空間的限制,報紙每天更新着無數的新聞,電視每天播放的無數的節目,這些都在釋放着大量的信息。

人們處在信息的海洋裏,卻找不到一點兒有用的信息。

人們得到不能回答任何問題的信息,而且這些信息,也不需要人們去做出任何回答。

這些媒介負責傳播信息,但不負責收集信息,解釋信息,分析信息。

這些媒介,讓美國的公共話語權從理性邏輯步入散亂無序。


電視主要目的就是娛樂。電視節目用音樂告訴人們什麼時候需要表現什麼樣的情緒。

在新聞中,利用不斷的信息,告訴人們不必去思考。

“好……現在“被用於廣播和電視的新聞節目中,目的在於指出人們剛剛看到或聽到的東西,同將要看到或聽到的東西毫無關係。

殘忍的謀殺,極具破壞力的地震,嚴重的政治錯誤。只要新聞播音員說一聲好,現在一切就可以馬上從人們的腦海中消失。

電視讓人們得到最多的娛樂,卻很少得到信息。

有了電視之後,教育用電視的形式,宗教用電視的形式,政治用電視的形式。

這些原本需要嚴肅和理性的東西,通過電視都變得具有娛樂性。


作者擔憂的點正是他不怕人們娛樂,而是怕人們把所有嚴肅的事物都以娛樂的方式表現出來。

我們的時代

陳丹青評價說我們今天已經處在波茲曼描述的世界裏,處在一個信息和行動比嚴重失調的時代,在空前便利的電子媒體時代,我們比任何時候都聰明,也比任何時候都輕飄。

可能沒有人會反對,今天的我們處於一個娛樂時代。

我們快餐式閱讀、短視頻,這種快節奏的表現形式的潛移默化,令我們下意識的將事情的解決偏向於快迅速省時。卻忽略了有些事情本應該付出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纔可以完成。

我們處於信息的海洋裏,有有利的知識,有無用的信息,但我們卻時刻選擇讓娛樂來帶領大腦,不能令我們發笑的信息會覺得無趣;我們再也沒有耐心讀完一本本作者嘔心瀝血的著作,我們看電視用倍速,刷抖音只刷自己想看的,而不是自己需要的......

我們追綜藝,刷微博,把別人的觀點當自己的觀點,但其實自己從未思考過......


分享書中的最後一句話: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爲什麼笑以及爲什麼不再思考。


禾玥讀書第4期預告:《睡眠革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