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的教師節

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教師節,這充分體現了全人類都在尊師重教,我們國家的第一個教師節是1985年9月10日,已經歷了三十五個春秋。

記得二十多年前,我剛參加工作的幾年,每逢教師節,都有隆重的慶祝表彰活動,各學校放假一天,大街上鑼鼓喧天,教師隊伍浩浩蕩蕩,氣勢威嚴在主幹道上行進,去參加教師節表彰大會。

和以前相比,現在的教師節從表面上看有些低調,而實際上卻暗流湧動。教師節一度成爲少數家長向班主任老師“表達心意”的重要節點。

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老師的特殊關注。但從師德角度講,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培養屬於職責範圍之內的事,沒有理由接受家長的“心意”;從班主任管理班級的角度講,如果接受家長的禮物,那麼教師在與家長的搏弈中,就少了一個籌碼;有些國家甚至將家長給教師送禮視爲對教師的一種無禮行爲。

別忘了,教師和家長的關係始終是對立統一的,不能做朋友,就像你和學生不能做朋友一樣。

因爲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和教師纔有了交集,彼此是一種合作關係,只要是合作就有出現矛盾的可能。一旦出現矛盾,曾接受家長禮物的教師將處於很被動的局面,所以不接受家長的禮物,自私一點說,也是給自己留一條退路。拿人家的手短,喫人家的嘴短,這點常識誰都懂。

兩年前,暑假剛開學的一個下午,學校要求各班召開家長會,這是我和兩個班家長第一次見面。考慮到教師節近在咫尺,我很不希望家長們給我送禮,於是我就想來個“水未來,先疊壩”。

家長會要結束的時候,我拋出了一個很敏感的話題:“還有一週就是教師節了。”說完,我故意停頓了一下,想看看家長的反應。

聽到這句話,家長們立刻齊刷刷地擡起頭,驚訝地看着我。我估計他們在想:這個老師也太過分了,腐敗得有點兒變態!

我接着說,“這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大家不要以爲我是在暗示你們,而恰恰相反,我是想嚴肅地告訴你們,教師節前後,有事兒就說,沒什麼事兒千萬不要給我打電話,也不要發微信。工作我會努力去做,但我沒有理由接受你們的禮物!”話音剛落,合班教室裏立刻響起熱烈的掌聲。

然而,教師節前,少數固執的家長還是通過微信發來了“禮金”,一條條特殊的微信紛至沓來。有的發一串紅包,有的直接轉賬,還有的假裝聊天,聊着聊着突然蹦出一個轉賬界面......

不搭訕幾句吧,顯得我太不近人情,我一向把家長視爲我的顧客,也就是我的上帝,不能得罪的。於是,我分別給他們擺事實,講道理,可是,家長們還是很執着。一看寡不敵衆,我開始保持沉默,可家長們還是頻頻發起攻勢。終於,我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辦法——直接刪除聊天界面,所有的紅包或轉賬就只能退回了,只是家長還矇在鼓裏。

有一個家長實在急得不行,多次打來電話。一番理論後,她說:“要不,我去您家看看” 。

“不行!”我直截了當的回答。

“要不,我給您買個小禮物,明天讓孩子帶過去......”

“不行!”我堅決地說。通話進入僵持狀態,我也覺得很尷尬。

“那您說怎麼辦呢?我和孩子都想……”家長急得帶着哭腔說。

突然,她靈機一動:“老師,要不讓孩子明天給您拿束花吧!”

我一聽,見好就收吧!“可以,好的,謝謝啊!”

“那太好了!老師。” 這位家長如釋重負。

教師節的前一天,我回了趟老家,在回來的公交車上,我接到了一位家長的來電。這位家長和我比較熟悉,幾年前通過朋友認識的,打過一些交道。

她首先問我,孩子在班級的表現如何。我很高興的回答她,同時心想:“終於不是送禮的,太好了!”

誰知寒暄了幾句之後,她突然話鋒一轉:“這不教師節嗎,沒給你買啥,把紅包收了!”

一聽這話,我的火氣騰地一下就上來了。“家長會那天我說啥了?你忘啦!”

她也毫不示弱:“咱倆這關係,能和別人一樣嗎?我告訴你,你要是不收,一會兒我就去你家!”

我一看來硬的不行,就來軟的吧,我開始給她做思想工作,我給她講了半個多小時,直到要下車時,才撂下電話,累得我口乾舌燥。

好不容易推遲掉一個,回到家門口時,又一個家長打來電話,不接吧,鈴聲響個沒完,接吧,我真頭疼!那個教師節,我過得很累。

第二天早上,我高調地收下了一束鮮花,同時在微信羣裏收到了來自家長們排着長長隊型的節日問候!

當天,我特意發了一個朋友圈:教師節早上,收到家長們的滿滿祝福,這就是做教師的快樂!做快樂的教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