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社:我们究竟是为了学生,还是为了成绩

这段时间一直有个困惑,明明是为了学生,可为何却对他们的成绩如此看重呢?虽然现在成绩可以在某些时候证明教师的教学能力,但难道成绩就是孩子的一切吗?他们本该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孩子,可为何进入学校后,却有了成年人才能凸显的疲惫与厌倦。

我问我们班的学生,你们觉得是学校好,还是家里好?她们说学校好,因为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我们因为成绩不好就肆意剥夺他们对于自由的向往。我经常对他们说,咱们学的时候要认认真真地学,玩的时候也要快快乐乐地玩。

为什么要制定时间表?我想就是要把学习和生活区别开来。学习通常是比较被动的,尽管他们是学习的主体,但还是需要老师循序渐进的去引导。然而在生活中,老师可能就没有那么多的光环,学生可以自主去探索更多的玩法,我也容忍他们去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

我始终觉得,师生之间在知识层面的权威意识,它只针对于课堂存在的。不管这个课堂是现实中的教室,还是线上以网课形式存在的直播间。在上课的时候,我会提示他们要注意不规划的动作,对于知识在传播过程中的困惑,也会及时让他们提出来。只有先解决学生的问题,他们才能更好的成长起来。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究竟是在挖掘天才,还是在培养公民?虽然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考上一所好大学、找一份高薪工作;但学习不好的人,却能想办法赚到更多的钱。这个世界是饿不死人的,每个人的命运各不相同,他们自会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高考”可以改变很多的命运,但能够走好这座独木桥的人却很少。教育的公平性不在于给所有人平等竞争的机会,而在于学生能否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个世界上每一种人,都应当受人尊重,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权势,或者是有多少的财富。我们的教育需要探索自身的独特性,发扬智慧的实践性,以及随心选择的包容性。

成绩不应该成为学生的专属标签,“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的教育更要懂得如何与学生相处。每天板着个脸,一不听话就实施惩戒;不如教会他们如何发现知识的趣味、生活的美好。

如果我们片面去追求成绩,不考虑个体对新事物的接纳能力,反而会加剧师生之间的对立关系。一旦学生内心不认可我们,课堂表现就会差强人意,成绩趋势也将变得惊心动魄。两点之间最快的方式,不是点对点的直线,而是相对柔和、平滑的曲线。

与他们成为朋友,可以获取到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虽然这个过程相对而来比较缓慢。一旦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我们的一些做法才能更加深入人心。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是个什么样的人,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先做人、后教学,榜样作用至关重要。

我有时会问学生,家长是怎样支持他们学习的?他们说考好了有奖励,考不好会挨打。我又问:你们以后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平时踊跃的几位学生都低下头来,显然是没有认真想过。

课本上那些精挑细选的文章,早已成为应付成绩的主要内容。我们太想用一张漂亮的答卷去塞住悠悠众口,却忽略了藏在字里行间的教养与专注。如果不能从历史中获取的启示,那精神世界便永远不会脱贫。请记住,高尚的素质与良好的心态才是人生永不褪色的旗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