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寫作主題是什麼?

【九洲芳文】

這是一個靈魂拷問:你的寫作主題是什麼?如果期刊雜誌、網絡論壇的作者能夠對此持續追問,也不會讓作品如此不堪。可誰也躲不開柴米油鹽,只能一聲嘆息。


作者都是偏執的。作者是企圖不朽的人,以爲文字具有獨一無二的力量,能記錄下生活的日常,多年後讓人回想,這樣一個生活過的人,他的時鐘如此滴答前行,力量如此經歷消耗,情感如此表達流逝。

偉大的作家都有些偏執,一輩子寫了兩三個關鍵詞語。他們將作品聚焦於一個觀念,一個能夠點燃激情的主題,一個通過畢生追求而不斷翻新的精彩主旨。

總結起來,是一個場景,一個印象,這是他們最大努力的投射。

重複描述的主題。踏上尋找之路,收穫真理,認識自我,這是文學的一個永恆命題,這樣的小說不少。“公路小說”或者“成長小說”,都是這個主題的變種。

想到妥思妥耶夫斯基,讓人想到苦難信仰。托爾斯泰呢?會想到命運、善良和背棄。司湯達,是與世俗的鬥爭。納博科夫,是扭曲的時光,愛與憂愁。他們等同於一兩個厚重的詞拓展開的情緒。

羅伯特·麥基在《故事》中說,海明威癡迷於如何面對死亡。目睹了父親自殺後,這一問題就成爲了他的中心思想,不僅體現在他的作品之中,還貫穿在他生活中,他在戰場上、獵場上,不斷追逐奔跑,最後將獵槍插入自己的口中,終於找到死亡。

狄更斯的父親因爲債務訴訟被捕入獄,他在《大衛·科波菲爾》、《霧都孤兒》和《遠大前程》中反反覆覆地描寫了孤獨兒童苦苦找尋失散父親的情節。這是孤兒的悲歌,是城市生活迷茫的寫照。

曹雪芹的《紅樓夢》聚焦“傷金悼玉”,感嘆繁華走向荒蕪。魯迅眼中看見最多的是喫人的社會,是人血饅頭,是“一個都不原諒”,《吶喊》、《彷徨》中,可以感受到掙扎的人生,救亡圖存者的力量。


知道自己的心聲。想要寫什麼,應問問自己喜歡的類型,執筆寫出自己所愛。對觀念和經歷的激情會逐漸衰竭,你最熱愛的,才能夠提供給自己養分,不要一分報酬也願意寫下去,持續表達出真實的情感。

這與他人讚美無關,與世俗利益無關,你能看見一個逐漸清晰的自我,在寫作中成型。

但應有一個限制。T·S·艾略特說過:“如果強加一個嚴格的框架,想象力便會推向極致——並由此產生豐富的思想。如果給予充分的自由,作品便可能蔓延無當。”怪罪命題作文,實際上是對想象力枯竭的擔心,正是命題給予你發揮的空間,讓人不至迷失荒原。

問自己的心聲,給自己一個命題,也是給自己一個動力。


找到自己的天賦。很難發現寫作天才,具備他人無法超越的特質。人們都知道,在日常中的積累,會造就無法抵達的高度。所以需要持續地寫下去,直到人厭倦了他的主題。

斯蒂芬·金在《寫作這回事》中說:“天賦使得練習這回事完全失去了意義。你如果發現自己如果在某件事情上天賦異稟,會主動做這件事情,直到手指流血,眼睛都要從腦袋裏面掉出來。即便沒有人聽你的演奏,讀你的東西,看你的表演,你的每次出手都是一場炫技的表演,因爲你感受到了作爲創作者的快樂和狂喜。”

寫字寫到手指流血,看書看到眼睛掉出來,你願意嗎?


九洲芳文投稿一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