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書筆記(五)

《西廂記》和《牡丹亭》,就像是四書五經之外的另一個世界,浪漫而美麗。

一直覺得《紅樓夢》很“少年”,充滿了入世的抗爭,像極了一種悲壯的燃燒。

第二十三回,寶玉用西廂中的戲文自比兩人:“ 我就是個 ‘ 多愁多病身 ’,你就是那 ‘ 傾國傾城貌 ‘。” 在落英繽紛的暮春裏,花樣韶華的少男少女情愫朦朧,着實感人。

寶黛二人的感情延續了古典小說的愛情模式,但又突破了傳統的“才子佳人”模式,沿用“情癡”但是超越“情癡”,是一種非常純粹的情感,他們之間每一次的“知己”、“懂”都是說不出的精微玄妙、纏綿悱惻。

這幾回中另一個非常感動的情節是“黛玉葬花”。從前看到過一種言論,黛玉葬花,像是一種見微知著的悲哀。第一次死,是入世。第二次死,是忘卻本心。還有第三次第四次的死。最後徹底擺脫紅塵,在這生生死死中一次一次的感嘆。無論是二十三回還是二十七回,都傳達出一種潔淨觀——對不乾淨的世界的躲避,對入世的抗爭。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黛玉的死,從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自絕,是爲了保持一種乾淨的原生力,避無可避,只能了斷。

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被黛玉一句機鋒收了禪心,然而在二十七回,又由黛玉葬花引出了寶玉機鋒。

佛家有語“紅粉骷髏”,道家也有骷髏嘆的說法,人生是苦的,世界是絕望的,“無立足境,是方乾淨”。寶玉的情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少年終不能少年,唯有“逃大造,出塵網”。


首發微信公衆號“一期一祈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