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奇旅》:幾個場景提醒你,別再無知地毀掉孩子的幸福快樂

除了農曆新年,對所有節日都無所謂的我,看完《心靈奇旅》,想推薦給所有人,特別是已爲人父母的成年人。我想說,看這部電影,是給自己最好的新年禮物。

作爲一名資深母親,對這部動畫片裏的幾個片段特別有感觸。

女兒小學時在學生交響樂團待了近五年,每個週末送她排練是那幾年風雨無阻的週末日程。電影的開頭,喬伊帶孩子們排練時狀況不斷的搞笑細節,讓我一下子對這個電影產生特別的親切感。

突然,談不上音色、不在節拍又三心二意的排練,被一段不聽指揮的忘我獨奏打斷。所有孩子都被吸引了,安靜專注地聆聽着。趁此機會,喬伊坐在鋼琴前,回憶起自己兒時從牴觸到愛上音樂的經歷。他一邊演奏,一邊講解,讓孩子們在流淌的旋律中領略沉浸在音樂中的快樂,體會這超越語言的表達方式有多麼強大的感染力。

熱愛音樂的喬伊深知,讓他們認真配合排練,最根本而持久的方法是引導孩子們認識“忘我之境”。陪孩子練了七年小提琴的我,對“忘我之境”特別認同。

一直記得05年秋天,爲了讓孩子學琴之路上多些快樂,說服她加入學校樂團的經過。

不想再被排練佔掉週末自由時間的她,開始是抗拒的。我表達了理解,並許諾她,先一起去看看,不喜歡就不勉強。

我們到達排練教室後,各種管樂和打擊樂器讓我們看呆了。不僅能看到,還能聽到它們不同的音色,很好玩。

當大家一起演奏的樂曲響起,我們被鎮住了!第一次這樣近距離聽交響樂,很震撼!

他們休息的間隙,女兒拉着我去找指揮,自己跟指揮說想加入樂團。

雖然練琴依舊困難重重,樂隊的吸引力始終強大。我們都很懷念和感恩那段排練和演出的日子。

我認爲,那些快樂無價的,比考級更重要。畢竟能走專業道路的是極少數,孩子中學後可能不會再拉琴。欣賞音樂的能力,比技藝陪她更長久。

如今,仍有許多培養孩子才藝的父母,即便知道孩子不可能走專業道路,依然不會把快樂放在第一位。忘掉一切全神貫注的體驗會留在記憶裏,提醒和伴隨孩子,有一種極致幸福可以不依賴外界而得到。相比之下,一紙證書又能帶來多少影響?

作爲一個難搞又堅定的虛無主義老靈魂,在影片的前面大半段,都是22把別人整得七竅生煙束手無策。可是,意外隨喬伊的靈魂回地球做了一天人之後,他崩潰了,不停地自我攻擊,苦惱地否定自己。

初得人身,22輕鬆地全然活在當下,一片披薩、一支棒棒糖、一束透過樹葉的陽光和隨風打着卷移動的落葉,都新奇美好。他讚歎這美好,發出活着也不錯的感嘆。

急切地想實現夢想的喬伊給了他迎頭痛擊:這些都是平凡的日常生活,人生沒有目標就毫無意義!

這個場景像不像跟父母分享快樂的孩子,卻換得突如其來的質問,那有什麼用?就知道玩!看人家誰誰誰……

只在表現好、符合師長期待時,纔有鼓勵和愛的表達。孩子習得和內化了嚴厲而功利的評判。嚴厲管教即便造就了精英,也是長期受不配得和無價值感困擾的精英。

影片的最後,喬伊克服一切阻礙經歷了人生高光時刻。他走出二分音符俱樂部,接下來呢?他滿心期待更多從未經歷過的驚喜,他的偶像給他講了小魚找尋大海的故事。

一條小魚問另一條年長的魚,您能告訴我大海在哪嗎?

年長的魚兒說,此刻你已經在海里。

可我身邊只是水啊,我要找的是大海。小魚說。

無論是指導學生樂團排練還是夢寐以求的樂隊演出,真正讓喬伊的人生變得不同的都是那些“超然”時刻。

太多父母對自己的人生不滿意,總認爲非凡的成功才能帶來幸福。比起成就,庸常生活裏感受幸福快樂的能力,纔是身心健康的基石。

《家庭的覺醒》作者沙法麗·薩巴瑞說,親子間衝突的根源在於時間概念的衝突。家長們以未來爲導向,關心的是如何達到理想中的目的地。孩子們則相反,他們活在當下,享受生活的每一個瞬間。

正如影片中所呈現,吸引22降生地球的不是耀眼的成功,是那些閃光的幸福瞬間。也提醒我們,對美和幸福快樂的感知力有多麼珍貴和值得呵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