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落后——“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笔记(9)

一、感觉通常不靠谱,我们要学会“实事求是”。

  1. 我们通常凭感觉,觉得平均水准以上就不落后了……,这个感觉肯定有偏差(乌比冈湖效应)。原因是:我们并不能感知整个世界;我们只能通过感知自己的周遭来判断自己是否处于平均水平之上。

  2. 进入二十一世纪,弄不好,百分之一之后全是落后,将来,有可能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都是落后。

  3. 当每一个人都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对于知识的渴求是异常强烈的,因为差异明显可见。

  4. 至少有两个属于未来的目标: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再为了生活而出卖自己的时间;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落后,成为前百分之二十,甚至前百分之一。

二、“比下有余”不是一个万能借口。

  1. 过度自信似乎是我们的天性。

  2. 若能做到长期持续,就足以淘汰掉80%的竞争者了。

  3. “劳逸结合”不应该成为逃避困难的借口,实际上,能否拉开差距取决于你是否硬着头皮把最难的部分啃了下来。

  4. 在学英语方面,大部分人掉进去的坑就是:对自己要求太低。对自己要求高一些,你在以后的日子不被落下的机率才会大一些。

  5. 如果你是持续写作的人,绝对是万分之一。

三、打开这篇文章,你就已经超过50%订阅者了。

  1. 不必担心自己现在还不够好,你要做的可能只是保持耐心,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即可。
  2. 说起阅读量,更多关心的是"数量",我倒觉得把重点放在“质量”上可能更靠谱。用这个标准去考核,一年认真读一 本非虚构类的(Non-Fiction)好书,可能比读100本言情小说更有价值。不妨把关注点放在"学以致用"上,看看自己看了这么多书,有多少用在了改变自己的生活上。
  3. 只要你打开并且阅读了文章,就已经结结实实地超过了50%的读者。到目前为止每篇文章的留言数虽然也很多,但是也很少有超过3000的。这么一算其实只要你留言了就 已经是所有订阅者中5%的那一小撮人了。
  4.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落后了, 更可怕的是你知道自己落后了而没有行动。而行动了一段时间后,你又忘了自己还是落后的,从而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四、做一次前5%并不难,重要的是你能否一直保持这种优势。

  1. "差不多"是最好的麻痹。每件事情都做到领先的人不多,每 件事情都做到差不多的人却不少。 大部分人都会习惯性地低估门槛的高度,认为自己已经到了跟前,再迈出一步就能顺利踏入领先的行列了。 即便那些优秀的人没有从你的世界消失,你能看到的也只是他们光鲜的一面,而无法真正体会到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
  2. 写作这件事某种程度上也是体力活,只要你不断地写,就会越写越好。等你多留几次言,再回头去看当初的自己,就能明显感觉到进步了。 总体来说,这个世界还算公平,真正付出的人最终就会领先。即便结果来的比较慢,但一定不会辜负每个人的努力。
  3. 不过千万不要一上来就一曰三省吾身,你多半做不到一个月就会放弃。不如开始的时候一周总结一次,回顾一下这周的得失,综合评估一下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欠佳。 这样一方面不会导致开始跑的太快,最终体力不支而放弃。更重要的是,每周一次能够保证思考的质量。反思这种事情和看书一样,别太追求数量,质量才是关键。 等到慢慢养成习惯之后,再加大频率不迟。

五、很多时候,“差不多”的意思是“差很多”。

  1. 想要打破这种"差不多”的心态,最好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先把一件事情做到足够好。有过一次类似的体验,你马上就会破除在其他事情上"差不多”的幻想,转而踏踏实实地认真做事。
  2. 还有另外一个更为恐怖的趋势:机器人在崛起,人工智能在崛起,大多数人正走在越来越没用的路上。想想罢:你身边有多少人真正懂"大数据"这三个字是什 么意思?然后再用常理推测一下,整个人群中有多少人真正理解概率统计? ——这可是理解"大数据"的最基础知识啊!

要点整理:

1.长期持续做一件事——你就是前10%。

2.英语学不好的原因——对自己要求太低。

3.阅读质量比数量重要——学以致用是根本。

4.“差不多”是最好的麻痹——高标准要求。

5.打破“差不多”心态的最直接方法——把一件事做到足够好。

6.持续不断地写作——肯定会越写越好。

7.坚持回顾一周的得失——质量比数量重要。

8.“大数据”的基础是概率统计——好好利用这个优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