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書筆記(六)

歐麗娟老師將賈寶玉的啓蒙進程劃出了四個節點:一是太虛幻境中兼美的性啓蒙,性成熟是成長的初步階段,寶玉由此初次接觸到成人世界;二是薛寶釵說《寄生草》對其出世思想的啓蒙,薛寶釵點出了熱鬧之下的空妄,也由此引出了後文的寶玉解悟;三是“齡官畫薔”對寶玉情緣分定觀的啓蒙,寶玉從自我爲中心的兒童階段走出,體悟到自己欲佔領天下之情的虛妄,原來人生情緣,各有分定;第四次是“藕官燒紙”給寶玉的婚戀觀啓蒙,情理兼備而兩盡其道的癡理說讓他認識到“情”的執着不是“全無”或“全有”的,而且心誠意潔比外在形式更重要。

脂評本第三十回尾批:愛眾不常,多情不壽;風月情懷,醉人如酒。賈寶玉無疑是一個情癡情種。警幻情榜對其的判語是“情不情”,脂硯齋評他“凡世間之無知無識,彼俱有一癡情去體貼”,他把整個世界都當作生命對話的對象,對個體充滿了愛的情感。對於美的敏感和留戀,對於美真誠的維護,對純淨的精神世界的守候,正是他的赤子之心的體現。

賈寶玉的身上有一種雙重性格,他既是一個行爲偏僻的紈絝子弟,在第三十回中,他戲金釧、踢襲人,平素更是混跡脂粉、嬉笑玩鬧,在當時的評價中就是一個紈絝;但恰恰是他的赤子之心,使得他與別人區別開來,時人論其“下流癡病”,但這正是他對美的執着,從某種意義上講,他是一個唯美主義者,他看到了美的幻滅,爲了美可以捨棄自己的一切。

寶玉是一個成長中的少年。從“情不情”到“情悟”,正是他的心靈成長過程,因爲“愛衆不長,情深不壽”,“情之表見於愛,愛衆則心無定像,心不定則諸幻叢生,諸魔蜂起,則汲汲乎流於無情。此寶玉之多情而不情之案。”

在前頭的第二十二回中,寶玉悟禪卻被黛玉機鋒問住,自忖釵黛二人知覺在他先卻不曾解悟,便放開去不再糾結。寶釵和黛玉雖看得通透,卻未能解悟,須知“悟”與“知”是兩回事情,而寶玉則有解悟的稟賦。只是當時的賈寶玉被一出《寄生草》挑起了出離之心,但還未到境界。賈寶玉的一生就是悟道的一生,“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