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那个声音一直在重复

前些天母亲又对我说:“等以后把你们的孩子养大了,就回老家,种菜、养鸡、养猪,让你们回农村有点盼头。”

“ 妈,你瞎想啥呢?年轻的时候都和我们住一起,老了我们会让你们回去吗?”

“你让别人怎么看我们?说我们不孝顺吗?年轻的时候帮我们看孩子,老了就把你们追回老家,反正我是担不起这个骂名。”

“妈,我告诉你,你就别打这些歪主意,当初把你们接到城里来,就没想着让你们回去。”

“我这不是说说吗?现在老了,不中用了。年轻的时候你们听我们的,老了就听你们的吧!”

唉,这老人家,稍微一上点年纪就爱瞎想。怕自己老了不能替儿女减轻负担的时候遭儿女嫌弃,母亲隔一段时间就会说一下想老了自己住,想老了回老家。

人老了又像孩子,我得哄哄他们。父母为我付出了很多,抚养我长大,供养我上大学,等我成家之后又帮我带孩子,如今父母给我带了7年孩子,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现在是一个围着老公,围着孩子,围着灶台转的家庭主妇,自己最不喜欢的职业。

只有我清楚,每次母亲想自己住或想回老家的时候,都是在担心我们,怕我们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怕他们成为我们的负担,母亲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再多给我们一些。母亲总说,我们上班的都有功劳,每月都能拿钱回家养家糊口,他们带孩子的只有苦劳没有功劳,不挣钱还要伸手向我们要钱。我说, 妈,你那才是最大的贡献呢,你看安安很多次有好事情都惦记着你。

母亲又怎能不清楚?那个家,回不去了。房子垮了,楼板被人撬走了,能用的家具被人拿走了,连那些不能用的木板,也被人当柴烧了。

几年前对我说的那些话,母亲又怎会忘记?“婉仪,你们要好好工作,等安稳了把我们也接到大城市,你看刘大娘,好可怜的,七八十了,腿脚也不方便了,每次还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到街上买东西。这孩子离远了,老两口在家有个啥事,一时半会儿也赶不回来。”

还好如今父母在我们身边,好歹有个照应。今天下班搭顺风车回家,又和同事说起孩子的教育和农村那些事。

同事说:“我现在就喜欢你们多跟我讨论孩子教育的问题,经常也会想以后自己会怎样教育孩子,一定不让孩子揹负太重的学习压力,可以让他有自己的特长。”

“我和先生对孩子的学习逼得也不是很紧,但是对他的习惯要求很严格。现在的孩子压力挺大的,感触最深的一次考试,我们家孩子语文考了99分,在班上是第33名,因为前面有32个100分的。”

“重要的是不让孩子成为一个只知道学习的人,应该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为了应用,我见过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人,长大了却很有作为,大多是有很好的行为习惯,有很高的情商和逆商,遇到困难知道去想办法,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懂得借力的人。”他说。

“深有同感,我小时候学习成绩就很好,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老师也经常夸我。班上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就会想尽各种办法接近那些学习成绩好的,让我们帮助他们。从某种程度来说,那些输在起跑线上的,更懂得放下身段,更懂得去借力。”

我和他一直讨论着小时候的那些事儿,我的父母对我要求很严,很看重我的学习成绩,因为在父母看来,只有走出去才能改变命运。

我和他一直很疑惑,当时在农村,为什么祖辈没有人走出来?如果他们中有一些勇敢的人,攒一点车费,走到大城市,像现在人一样去求职,也许命运早就改变了。

如今我们已经走出来了,第一代从农村走向城市,还上学欠款,借钱结婚,借钱买房,借钱装修,谋一份不算可观的工作,有父母要供养,孩子要培养,每一步都不容易。

婉仪,如果你没有自己想像中的那么好,那是因为你还不够努力,你应该让更多人听到你的声音,走出去,走下去。

文/花默黎

2020.1.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