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惩罚的七个技巧

我们虽然掌握了一些教育孩子的技巧,但是我们的目的不是用一套技能去操控孩子的行为,好让孩子言听计从。我们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进取心、主动性、责任心、幽默感,以及体谅他人需求的能力。

我们想找到一种语言,培养孩子的自尊,让他们的心灵不受伤害;我们想建立一种情感的氛围,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因为他们关心自己,也关心我们;我们想树立一个榜样,在相互尊重的平台上,与人沟通,无论是在童年、叛逆的青春期,还是长大成人以后,都能受用。

在我们使用新的技巧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需要我们不断的控制自己,不要回到老路上去。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挖苦、说叫、警告、谩骂、威胁的词语已经植入我们的语言当中,因为我们从小耳濡目染,放弃我们熟悉的东西,并不容易。

事实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是进步,它是改变的开始。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当我们说他们做对的事情的时候,好像并不管用,他们不当回事儿,甚至反抗我们。这时候,我们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惩罚。

那么,惩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惩罚会带来的感受有敌意、仇恨、抗议、罪恶感、没有价值感和自恋。为什么会认为惩罚一个不听管教的孩子是应该的?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不可以让他们承受行为的自然后果?

吉诺特博士说,一个孩子应当经历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让他感到,在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惩罚并不起作用,孩子的精力分散到如何去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换句话说,惩罚孩子,我们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处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惩罚不解决问题,反而影响了孩子对自己的反思。

那么代替惩罚的方法有哪些呢?

有以下七个技巧可供参考:

1.请孩子帮忙。

2.明确表达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

3.让孩子体验不当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同时明确表达你对孩子的希望。

4.提供选择。

5.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6.采取行动。

7.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