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原生家庭心有怨念又自責,應該怎麼辦?

今天有朋友提出這樣的問題——

每次的壞情緒,我都想要逃離,很想這個時候有個懂我的知心朋友,就在我身旁,給我安全感,給我依偎。每次的壞情緒我都會總結到我的原生家庭,現在好像越來越排斥和逃離原生家庭,情緒就會更糟糕,惡性循環。父母養了我近二十年,我卻看不到他們的好,真像是養了個白眼狼。

我覺得很有代表性,對此我的回答是:

通過你的描述,我感受到了你內心的衝突,一方面因爲覺察了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影響而情緒低落;另一方面又爲自己對父母的排斥而自責。

我想作爲一個近20歲的年輕人,你大概已經明白了這件事:人無完人。其實,真正在原生家庭中,完全沒有受到過傷害和影響的人,不能說完全沒有,但也是少之又少。所以你不是一個人,你並不孤單。

你說:“父母養了我近二十年,我卻看不到他們的好,真像是養了個白眼狼。”這樣的心理活動,表明你認爲自己對父母排斥是不對的。在這裏,我想問你一個小問題,如果你把手碰到煙囪上,感受到了燙,那你會怎樣?躲開熱源,對嗎?所以,如果你感覺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了不好的影響,想要逃離,這是非常正常的呀。

因此,先不要急着否定自己的情緒,那會讓你內耗很大。試着接受它,你的人就能放鬆下來不少。

接着,再來個小問題,如果你不小心摔了一跤,接下來會做什麼?起來,對嗎?你不會坐在原地大罵這地面不夠平整,那是老人哄孩子的舊把戲。

所以,當你發現自己的一些壞習慣 ,或者是壞情緒是來自家庭時,如果只是抱怨的話,那豈不是和坐在地上不起來一樣嗎?作爲一個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發現問題是好事,但不停地抱怨,問題並不會自行消失。我們需要行動起來,解決它。

可喜的是,你知道自己壞情緒的來源,這表明你有很強的覺察能力。接下來,就是解決問題。這裏有一點很重要:問題出在誰身上,誰就改正。這是一個理所當然的結論。但它不是處處適用。原因在於,改變別人遠沒有改變自己容易。

所以,不要想着改變父母,而是試着改變自己。

每當你覺察到自己當下的反應是受原生家庭的影響時,請停下來告訴自己:我又習慣使然了。我已經覺察到你了,我不會聽任你來操縱我,我知道要怎麼做……

當然,這種行動模式想要建立起來需要時間。起先,你可能還沒有覺察到,就直接開始煩躁和抱怨,沒關係,什麼時候意識到,什麼時候與自己對話。多行動幾次,新的腦回路就會逐漸建立起來。

當你慢慢能夠化解自己的情緒以後,心情會漸漸好起來,你發現,父母雖然曾經影響過你,但隨着你的成長和強大,他們的影響在慢慢減弱。這時,對父母的抱怨也自然會少很多。

由於你沒有具體說到父母對你的影響和傷害到底是什麼,所以,我也就很難繼續深入地和你探討了。不過,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當你可以與自己平和的對話,能夠與自己的情緒好好相處時,你已經非常強大。那時,究竟應該如何對待父母,你心中自會有答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