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理念極端矛盾,生命其實並不存在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六部》(感知對話錄、14)

生存者:

你的意思是我們一不小心做了生命的角色,因此將共同存在分解成個體的存在,將同一個世界分散成每個人的世界,將相同的目的分化成各自不同的目的。而生命本身並非是一種具體的、實在的存在,生命其實就是一種理念,是倫理邏輯的出發點。說得更通俗一些,生命就是一種道理,有生命,就是有了這個道理,必須遵循這個道理。這個“道理”經由演繹發展就成了人間世界。你這說法的確聞所未聞,生命並不是我們認爲的客觀存在,生命是一個人爲的概念,如果這個概念不成立,或者邏輯不通,生命就並不存在。事物得以長久存在是因其邏輯圓滿,邏輯不通,不能自洽的概念不能存在。我們讓生命概念存在,付出了邏輯混亂的代價,因此,我們受到了混亂邏輯的懲罰。生命這個概念的流傳,給人造成了很大的錯覺,我們爲生命而存在、人命關天、生命第一等觀念造成極大的誤會,我們爲了一個概念,爲了一個倫理理念不惜一切代價。我們竭力捍衛的不過是一個並不成立的生死邏輯,這其實並無實際意義。我們的生命觀念錯得離譜,認真思考的確會嚇一大跳,這完全不可思議。

感知者:

這是因爲我們誤將生物的存在當成了生命,生物的存在並不是生命的存在,生物的存在並不關聯生命的倫理邏輯。也就是說,生物的存在與生命的理念毫無關聯。我們存在着,並不是因爲我們有生命,是因爲我們是生物——必須的存在主體。有生命和無生命是不符合邏輯的命題,誰有生命?誰無生命?難道有存在的生物無生命嗎?如果生物必有生命,這生命的概念不是多餘的嗎?不過對於我們,不但不多餘,恰恰被當作存在的根本。我們竭盡全力維持的,就是自己的生命,這生命是什麼?就是一個生髮出許多倫理邏輯的理念,原來我們不惜一切代價護衛生命的實際意義,就是不要改變我們賦予的生命的理念,爲了不改變這個被我們的精神意識創造出來的生命理念,我們人類前赴後繼,一代一代,無數代人都做了些什麼?

人從爲了感知存在的生物變成了爲了生命存在的人,這種變化的意義大到不可想象,爲了感知世界的存在和爲了生命理念的存在是有本質不同的存在。爲了感知的存在極爲簡單,就是具體感知到什麼。爲了生命的存在就不可能簡單了,因爲生命這種形式原來就沒有過,存在並無爲獨立的生命準備的條件和相適應的倫理邏輯法則,當人按生命的理念來求生存的時候,意味着要重新在存在之理上另立道理。這個生存的道理是人類獨有的存在理念,它的運行與存在原有法則、法理不相干,我們人類開始按自己的意圖來解釋世界和求取生存。

生命對於每個人,就像天生揹負的一個巨大的包袱,做一個生命的人是相當不容易的。不容易並非是指滿足活着的條件不容易,是指作爲生命的人的心理立場、思想感情、人生命運、人際關係等一系列承擔不容易,因爲這一切都是感知的生物所沒有過的,是得重新建立,重新學習和重新運行的另一種存在形態。其他生物天生就會存在,數億年不用學習就會良好的生活下去,而成爲人以後就不行了,人誰也不會天生就會做人,我們每個人都得花大量的功夫來學習纔會做人。我們會做人嗎?其實我們一直學到最終死去也不會做一個人。做一個人比做一個感知存在的生物不知道難上多少倍,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做一個適應於生命倫理邏輯的人,對每一個只有簡單生物本能的人,不但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考驗,更是一場無法結束的災難。

做一個有生命理念的人的實際處境是極端矛盾的,這種矛盾就來自於生命的邏輯理念。同種生物本來就是相互共存的,現在卻開始了各自的存在,這種各自存在使得原有同存關係崩潰,但人又不得不互相依賴着生存。爲了生存利益可以使人羣以各種方式組合結盟,但個體獨立存在的心理形態卻是作爲生物的我們從未承受過的,自我的產生真正地將人與人隔離開來。生命致使我們有了他人的概念和他人意識,而他人的處境實際上就是自我的處境,這讓每個人的存在都處在自我與他人不同的矛盾之中。這種心理上的背離實際上孤立了每一個人,讓人始終處於一種本不該有的心境之中。

我們的這些內心遭遇構成的心理空間是作爲生物從來不曾有過的存在,這樣的心理存在人需要多長時間才能適應?從事實看來,人根本不能適應這種從未有過的心理處境,數億年沒有過的狀態怎能在數千年間接受並適應?所以,人產生了精神意識,但卻接受不了因此產生的心理處境,這纔是人生存的真正困境。(接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