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00条朋友圈|(六)

2014年7月6日 23:06

教育为什么重要?因为每个人一生都在承受教育的结果。


如今再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是否还有必要?是的,非常有必要,甚至比以往都更为重要。

目前在国内,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里,教育焦虑几乎笼罩着每一个家庭。看似现在所有的家庭都格外重视教育甚至到了焦虑的程度,但是这种焦虑的来源,却和教育本身并无关系。教育焦虑的实质是社会经济增长遇到阻力,社会阶级开始呈现固化,“内卷”日益强烈的新常态下,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对于社会成员的压力向下传导的产物。也就是说感受到压力的是社会人,也就是成人,在抗压能力和抗压意识不足的情况下,成人会潜意识地逃避或者转嫁这种压力,于是以担心孩子未来生存发展为由,把自身的压力投射给了下一代。

想必很多家长是不认可这种观点的,他们会说自己所想的,不过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将来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比自己这辈过得更好一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获得更强的能力以应对社会,从而更自由且从容,少受些苦。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的是自己所谓“好生活”的标准并非自己的初心,而是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比较出来的。当人家的小目标是“1个亿”的时候,年薪10w的就成了乞丐;当看过开着房车环游中国的人,那么每年只有5天年假的人就是标准的社畜了。比起那些鄙陋的事物,我们现在更需要警惕的是美好的东西,快速提高的标准和难以短期提高的现实之间的差距与日俱增,焦虑就产生了。而大部分人不会快速调整,焦虑就会蔓延到周边,而距离最近的就是家人。所以如果你为你孩子的教育状况产生了深深的焦虑,那么一定不是你孩子的教育有问题,而是你自己受到的教育有问题,导致你适应不了现在社会的节奏。

教育的本质我认为是给人以初心,再说白一点,就是定“三观”。我们一般说的“三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现在很多人在使用“三观”这个词的时候——例如说“三观不一致”——都主要指价值观。同一世界观下可有多种人生观,同样一个人生观下面也可以有多种价值观。而现在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价值观的过分统一,准确一点说是过分“大而全”。每个人通过教育,应该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不是把所有人摆在一个跑道上,去看谁跑的更快。传说孔子门下有七十二贤,子路勇武善战,颜回谦虚好学,子贡擅长经营,各自擅长的领域即使是孔子亦不能及。孔子因材施教,发挥其各自的独特优势,最终成就各自贤名,皆为后世所传颂。若要把七十二贤放在一起比个孰强孰弱,非要排个一二三四五,我想即使是孔子也是不能的。

我们一生都在承受教育的结果,所承受的是大的方向,而不是具体程度。而现在教育的“指向性”在越来越弱,就像上面所说,大家的价值观正在变得“大而全”,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全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高智商还得高情商,听话又活泼,正直且幽默,围棋比柯洁,钢琴赛郎朗。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虽然知道不可能,但是也要向更好努力!”“每天进步1%,365天下来就是37.78倍!”“无论怎样,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以上这几句话你怎么想都觉得很有道理,那么如果以后孩子学习不好请不要责怪他,可能是先天因素造成的。

而与价值观大而全相对的,就是被忽视的世界观。教育的对象应该是“人”,而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人当“人”看。对于人类来说,认识“人”是最难的,也是世界观的重中之重。“人”永远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所以无论是照着所谓的“标准”去教育孩子,从根本上就是反人性的。

如此看来,这“三观不正”的,可是大有人在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