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00條朋友圈(七)

2014年8412:31   

“感動和折磨是表裏兩面,眼淚是兩者之間關係的最好證明。激情與心境是不同的,它富有刺激性,喜也傷心,怒也傷肝。敢愛敢恨不過是意氣用事,若要長久,必然要經歷一個刺激性降低的過程,不然誰都受不了。寧可慢,不能亂。”


如今我們精神的張力每天都在經受着嚴峻的考驗,最讓人頭疼的問題就是高密度的信息帶來的衝擊。快節奏的工作帶來了疲勞,又不自覺地以快節奏的娛樂去發泄積累的壓力,人的感受性就在這反覆的高強度拉扯中慢慢衰退,感受閾值在不斷提高,強度較弱的刺激開始無法刺激人們的神經。簡單來講,就是在變得越來越麻木。麻木之後做很多事情會覺得反饋綿軟,不清晰。這種感覺如同隔靴搔癢,難受的很,所以爲了再次獲得清晰的反饋,獲得一種爽感,就必須要追求更強的刺激。但是所有刺激都是伴隨着傷害的,當刺激一步一步增強的時候,傷害在快速地累計,終有一天會對人的身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現在當你在抖音刷到一個視頻,你感覺有意思多看了一會,那麼更多此類的視頻就會出現在你面前;當你在淘寶上點開了一種商品,相同和類似的商品會一直給你推送。當週邊充斥着如此種種“正反饋”的時候,保證基本的“負反饋”是保護我們身體和精神的關鍵。從人體生理調節的機制來看,負反饋調節要遠遠多於正反饋,這意味着負反饋對維持機體穩態起着更加典型、普遍的作用。

但是在社會生活層面,維持負反饋的強度並不像人體生理調節那麼簡單而自然,比起向着一個方向全力衝刺,以負反饋來控制自己的腳步更需要智慧,更需要自律。因爲這意味這你不能給自己的生活設定一個簡單的目標,而是要設定合理的目標,而且目標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達成目標的速率和途徑也需要時常調整。這難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來阻止、調整自我,行進過程中會少很多熱血而酣暢淋漓地奮進,多一些略顯沉悶的冷靜。

人的快樂應該是少而有質量的,這裏的有質量基本的內涵之一就是快樂要建立在安全、健康的基礎上。那種短暫的低成本的快樂不僅毫無意義,還會麻痹人的神經,降低否定現狀和及時調整的動力,延緩思想和心智的成長。世界上只有兩種人,痛苦的哲學家和快樂的豬。這句話中所說的快樂,就是這種劣質的快樂,佛教認爲這不能稱之爲“樂”,而稱其爲“壞苦”。而那些以苦爲樂、上下求索的人,最終才能獲得“朝聞道、夕死可矣”的至高幸福。

幸福是在穿越了黑夜後看到的第一縷陽光,是橫穿了沙漠後發現的一方綠洲;是一萬次失敗後的第一次成功,也是一萬次成功後的第一次失敗。2005年到2007年,納達爾在紅土賽場取得了81連勝的驚人戰績,可謂空前絕後。當連勝被終結之後,賽後接受記者採訪的納達爾說,在那麼多場勝利之後,需要一場失敗來證明之前勝利的價值。“精彩極了”讓“糟糕透了”有緩衝,“糟糕透了”讓“精彩極了”有約束,瘸了哪一條腿,都是走不遠的。如果說長壽拓展了延伸的生命的長度,經歷拓展了生命的寬度,那麼時刻保持清醒和敏感就是充實了生命的密度。敏感意味着對外界更細緻的認識,更多的同化和順應,更多層次、多角度的建構。有些人鄙視拜金、鄙視追求權利,認爲快樂纔是人生最高的追求。豈知如果陷入一套規則當中,一味地追求金錢、地位,或者追求快樂、成就,性質並沒有什麼不同。不要把自己拉得太滿,時刻維持中間態,保持向各個方向的彈性,這樣的生命纔有活力,有可能性。

避免極端,保持彈性,控制速度,方能行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