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50】绝对化思维:人为什么会陷入悲观主义

任何回避行为和抑郁情绪背后,都有习得性无助的影子在。

悲观思维的三种抽象方式:永久化、普遍化、人格化。

绝对化思维最大的问题是为了防御可能的危险,把生活封闭在真空里,让我们不敢接触现实,从而失去了现实,从生活中疗愈的机会。

父母夸一个孩子聪明,这是一种抽象的评价,会让孩子陷入自我证明的陷阱中,孩子会努力维护自己的形象,从而回避挑战。这就是僵固型思维。

然后孩子会发展出这样的思维方式:我应该表现得聪明,否则就没有人再喜欢我了。“应该……否则……”。这就是应该思维。

然后,如果孩子在某件事上没有做好。比如一次考试失败,那他就会想:我连考试都通不过。这就证明了我不够聪明,再做什么都没有用了。这就是绝对化思维。

所以,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通常都是同时出现的。它们的核心特点,就是用抽象的思维方式,阻止了我们跟现实发生联系。

                  ——摘自陈海贤《了不起的我》


反思自己,这三种防御型思维,我身上都有过,可能现在还是会有,但是也明显感觉比以前更加积极了。我感受到自己正在改变,这就是很棒的地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