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什麼!”少讓你爸操心你和你媽這對冤家,試試這樣做 01 02 03 04 05 06 07

01

重溫了樊登讀書的《陪孩子終身成長》,雖然是一本關於對下一代教育傳承的問題,裏面有一句話是值得每個人認真思考和感受的:

“愛是需要用感謝來交換的,愛甚至不是用愛來交換的。”

這句話恰恰出現在結尾部分——如何去改善我們自己與上一代父母之間的關係。

在我們父母的年代,還沒有這麼普及的科學教養方式,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在成長過程中與父母形成了一些不太愉快的互動關係。

這種帶給我們負面的情緒和感受的關係,一定會在成年後的親密關係和親子關係當中形成投射,把已經習慣的互動方式帶到新的家庭當中。

所以,如果你想要真的快樂起來,與愛人和孩子有好的互動關係,那就一定要回到父母的身邊,首先讓你和你的父母融洽起來,暖心起來,你們的幸福感纔會在家族當中傳承下去。

02

眼看就快過年了,有些家裏已經開始陸陸續續準備大掃除了,也免不了要整理一些舊物。

那些想要給父母做一做整理,特別是還和爸媽住在一起的姑娘們,可是有些犯愁了。不但累沒少受,架也沒少吵;爸媽不滿意,自己還生出一肚子委屈。


當然很多人都以爲自己在很用力地去照顧父母啊,心疼他們,儘量多地爲他們做事,特別是幫他們做家務、收拾屋子,包括買好東西送回家等等。

但你和你身邊的朋友,是不是也都經歷過這些不歡而散呢!

父母嫌子女多事,亂花錢不說,還要亂動他們的東西,爸媽們總說:

“你管好自己就好了,不用來操心我們。”

怎麼聽都是在互相着想,可怎麼就都搞成互相傷害了呢。

03

仔細想一想是不是很好笑,我們成爲了父母的父母,而父母成爲了當年的我們。

都在拼命地付出,卻是對方未必想要的東西,表達着一些可能連意識都沒有捕捉到的絮絮叨叨的聲音:

“我爲你好,我愛你,你看我都這麼掏心掏肺拼盡全力了,你怎麼還不按照我想的方式接受和反饋我呢!”

這就是我們一直以爲的“愛是要通過付出愛才能交換到的。”

也並不能絕對說它就不對、不好,只是從結果看,我們確實始終無法換取心中期許的那份愛,至少沒有一種全然的快樂和幸福感對吧。

04

所以,當聽到“愛是需要用感謝來交換的”,你會不會和我一樣,瞬間感覺像找到了一把四兩撥千斤的鑰匙呢!

是的,從前的我們都太過用力了。

如果愛裏注滿的只有愛本身,那這份愛就過於沉重了,對方感受到的必然有一份隱隱的壓力,反抗就會在所難免;

只有愛裏澆注一些輕鬆的感謝,它是單向的,是不需要被期待迴流的,這時候被感謝的人得到的是一份理解,一份尊重,他的心裏纔會被真正的愛滿溢出來,然後流向對方。

就像小孩子,哪怕一句再簡單不過的“媽媽我愛你”,“媽媽辛苦了”,“以後我掙錢養你”之類的可愛又天真的話,甚至都會讓你感動到老淚縱橫有沒有!

因爲你的付出被真正的“看見”,因爲孩子的不經意,不用力,讓你可以輕易感受到孩子的真誠。

05

同樣是表達愛,想一想我們對父母的言行,是不是確實比孩子少了一份純粹和真摯呢?

在我們看到、感受到父母爲我們付出的時候,請你停止自己想要去分擔或者阻止他們付出的衝動。

只要他們做了,就表示有一份“願意”在裏面,同時期待着我們能接受和“看見”這份付出。這便是他們唯一的小需求。

這時候哪怕只要一句簡單的“謝謝”,或者和爸媽嘮一嘮你小時候的一些相關的記憶,順便不經意間表達一下你對他們的感謝,那你們之間的很多“僵硬”會被瞬間融化開來。

06

就像小孩子用玩具茶杯爲我們倒一杯茶。

當父母感受到我們有愛流向他們的時候,我們再做什麼幼稚荒唐的事情,在父母眼裏,都會被解讀爲“可愛的、善良的”。

那這個時侯你再去表達,想讓他們生活更方便,更舒服,幫他們做一些適當的整理,再強調一下“你們不想扔我不會強求哦。”,那利用一個到兩個週末的時間,一家人說說笑笑,也就把換季整理做起來啦。

幫父母做整理,最重要的是去除一些安全隱患的物品,特別是過期的食品和藥品,壞舊的電器用品,高處的重物等等。

其餘的生活用品,只要他們用着順手、舒服,還是要保留他們對物品的掌控感,清晰彼此的界限感,這樣的整理效果纔是真的表達了父母最需要的一種關愛。

07

古語說“愛出者愛返。

前提一定要不用力、不添加期許,付出的愛才能含着一份真,一份純,對方纔會接收到足夠的愛來回贈給我們,對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