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都與我有關,我卻成了局外人——《局外人》讀後感

初看這本書的第一部分的時候,完全沒有把書名與書中內容建立聯繫,我覺得書中的內容就是很普通的一個男子的故事,母親離世,自己毫無哀傷之感,反而第二天就回歸到原有的生活,母親的離世竟無法掀起他心底的一絲波瀾。男子甚至是和知己去游泳玩樂,亦或是幫助鄰居懲罰愚蠢的夫人,助紂爲虐。主人公的生活很平常,幾乎就是那個時代下所有男性的縮影。

但是總有人信仰上帝、信仰基督,看不慣主人公在母親離世時無動於衷,甚至一滴眼淚都沒有留下來。那些人心中有上帝,心中有大愛,希望能夠往別人身上強加愛的枷鎖,強行給他們道德綁架。

主人公可能是一個比較內斂的人,他無法跟別人解釋自己是愛母親的,因爲他也覺得自己對母親不夠關注,甚至不太重視母親的葬禮,但正是這件事情,把主人公推進了深淵。

第二部分的走向是荒誕的,整個法庭裏面,所有人都忽視了主人公“我”,無人過問我的想法或意見,全都是按照他們認定的想法來行事。法庭上,大家都過分強調母親離世的事件,想要從側面推理得出主人公是一個很糟糕的沒有良心沒有孝心沒有同情心的人,從而給主人公判罪。

但是通過旁聽庭長、檢察官、自己的律師的辯論以及證人的臺詞,他也意識到自己在槍殺死者前的一瞬間的自衛一舉,在別人眼裏只是蓄意謀殺,一切的根源就是朋友要懲罰自己的情婦。畢竟死者最初僅僅是爲了幫自己的妹妹報仇而跟蹤主人公的朋友,而主人公恰好當時跟主人公在一起,被死者認定兩人是一夥,所以也無法怪罪別人把主人公的槍殺判定爲蓄意謀殺,畢竟主人公打了一槍後,還補了幾槍。

在得知自己要被斬首示衆的時候,主人公內心是震撼的,惱怒的,但是他的律師之前一直勸誡他不要反抗,不要上訴。主人公感覺是衆叛親離的,在最後的幾天裏,他不願意接見神父,他認爲神父亦或是上帝,都無法幫他擺脫被斬首的命運。

大家都認爲主人公有罪,但他無法向別人露出慚愧之意,因爲他不覺得後悔,不覺得自己哪裏做錯了,他只是沒有活在別人的操控之下而已。

最後,主人公還是與神父進行了一場深刻的靈魂交談。在與神父的對話中,主人公想到了母親,想到了母親離世前多麼想重溫一遍自己的人生,多麼想瀟灑自在地再活一回,母親對於自己的逝去是欣慰的、開懷的,因爲她終於能夠回到上帝的庇佑圈裏面了,終於能夠擁抱上帝了。

主人公覺得自己的一生是荒誕的,不真實的那些年間別人給他的各種建議都是他所不能夠接受的。

“在我所度過的這荒誕的一生中,一種捉摸不定的靈氣,從未來的幽深之處朝我冉冉升起,穿越尚未到來的歲月,而這股靈氣所經之處,便蕩平了我生活的同樣不真實的那些年間別人給我的各種建議。其他人的死亡,一位母親的愛,跟我有什麼大關係?神父的上帝,別人選擇的生活,他們選中的命運,跟我又有什麼大關係?既然唯一的命運註定要遴選我本人,並且隨同我也遴選像他那樣自稱我兄弟的千千萬萬幸運者。他是否明白呢?所有人都是幸運者。其他人也一樣,有朝一日也會被判處死刑。他也同樣會被判處死刑。如果說他被指控殺了人,卻因爲他在母親的葬禮上沒有流淚而被處決,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