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命叙事的张力——读《抵达优质教学的心灵物语》随感

拿到程锐刚老师的书,深深被书的序吸引。

序是由吴国珍教授撰写的,题目是《生命叙事,是一场与自我的搏斗》。

吴教授说:“他把灵性、才情以及在成长中不停的自我争斗、反思,呈于笔下,为教师如何抵达优质教学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范式。”

和程锐刚老师至少见过三次。一次是2017年7月的厦门教育行走,当时我们参加一个辩论队,领略过他的文采和风采。一次是2018年10月的福州,文质先生的第二期写作研修班,他是班长。一次是2020年10月,文质先生的第三期写作研修班。所以应该算是欣赏过他的“灵性和才情”,他的观点,他的表达,都是有深度,有质感的那一类。

所以,看他的生命叙事,是能够产生很多不同的体味。正如吴教授所说:“程锐刚老师的随笔,与自我搏斗后的文字是平静直面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真实的、一波三折呈现成长曲径的且随处可见富于启迪的自醒。”众多的写作体裁,我写得最多的也属生命叙事。但我的生命叙事,更多的是在生活的泥潭里安然自得,少了撕扯或者呐喊,或者是在别人的世界里吹毛求疵,挑三拣四,少了对自己的省察与建设。就算有省察,都是不痛不痒、不咸不淡,不能伤到筋骨,也就无法获得更多的新生。

下面这个例子,可以显示我的吹毛求疵。

下午参加学科组长备课组长的学期总结会,去的时候,我的目的只有一个:看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8个学科组,我听了5个(有2个不全)。如果说这样的总结会,只是一种工作的罗列的话,价值并不大(以前我写工作总结也是这样),这种总结,就是汇报,汇报就得有顶层设计,就得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就得抓住听众的心,不是那种要么题目都没有的总结,或者题目就是——总结。虽然有一个评分标准,可否进行一种逻辑的重组,将学科组的工作进行一种深度的加工和提炼呢?我想这是需要的。工作总结也有张力,是生命叙事的一种转型。

联想到前不久自己做的专业发展之路的叙事分享,那是下了功夫,也有一定的内涵。但再次回看时,还是缺少了“思考的张力”。

吴教授说:“程锐刚老师文字中的思考的张力,得益于他的成长自述中紧扣着自己在每个关键阶段的自我拷问。”所以,新网师的过关作业要让我们写一篇职业发展之路的文章,这篇文章,应该是很有张力的文章,是不是需要对自己进行一些拷问呢?应该是可以借鉴的。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走一步都算数。问题的关键是,每走的那一步能否经得住拷问和审视?我自然是有些得过且过,程老师说:“当我不能从教学中学到东西,我的教学就出现问题,课程便会凝固。通过教师自己的学而兴发出学生的学。”值得记录的课堂,那一定是我学到了东西,而没有被记录下来的课,是大多数。我和程老师有同感,但缺少去自我追问,只管将日子打发,将教材打发,将学生打发。

比如,今天和梓俊的聊天,我还是处于一种想要改变他的立场。他惯常用的是自己得不到成功时便说我就是不想得到成功(其实他比谁都想要获得成功),托管时让他们挑战做数学书,全对一页就奖励一颗糖,他第一次做完就拿给我,我说去检查,他拿着书站在原地检查,那样是根本检查不出来的。果不然,做错了两道。他不甘心,说再尝试一页,一会又拿来,还是让他检查,他说已经检查了。一检查,依然有错误。他却说我就是不想挑战成功。听他此话,我很生气,将书丢在地上。

现在反省自己,有些沉不住气,也未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开解他。虽然中午和他聊过,但一遇到类似的事情他又产生“酸葡萄心理”,看来是需要做一段时间的引导。

我们每天都处于一种“与自我的搏斗中”,如果在这种搏斗中,能够寻找自我叙事的张力,我们的神经不是紧绷的,我们的血液不是凝固的,这种张力才是有度的,也才是有生命力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