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直之言 ——再读《资治通鉴》读书笔记39

切直之言

——再读《资治通鉴》读书笔记39

汉光武帝时有个大臣叫韩歆,因为“好直言,无忌讳”而被刘秀贬官。但是韩歆被贬之后,刘秀还不解气,下诏追责,最后韩歆父子都自杀身亡。后来很多大臣都认为韩歆死的太亏了,“歆素有重名,死非其罪”。司马光也对这件事做出了评价:“切直之言,非人臣之利,乃国家之福。”

“切直之言”,一个“切”字就告诉我们这里的话是实话,是切中要害的话。能够指出当时存在的“要害”问题,对于国家来说的确是福气。但是“直”说,对于大臣来说就未必是好事了,韩歆就是死于“无忌讳”的。

自古我们中国就讲求君王要勇于纳谏,历史上也产生了很多有名的谏臣。比如齐威王时的邹忌、淳于髡,说服了赵太后的触詟都是很会上谏的人,他们做到了“切”,但是却不“直”,因此上谏成功,君臣皆大欢喜。这不仅是国家之福,也是人臣之利。当然也有直言上谏的,比如唐太宗时候的魏征,可是魏征也并不是每次都直言上谏的。比如著名的“太宗怀鹞”的故事就是魏征委婉上谏的经典之作。唐太宗与魏征的君臣关系也一直保持的非常好。在魏征死后,唐太宗甚是惋惜:不由发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感慨。

“君明则臣贤。”并不是每个人都像魏征这样幸运的,韩歆就是不幸中的一个。还有商纣时的比干、夏桀时关龙逢等也都是因为上谏悲惨死去的人,后来商和夏也分别终结在商纣和夏桀的手里。

其实早在《孝经》中就有这样的说法了:“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这段话很明确告诉我们能够仗义执言的人又多重要。

对比邹忌、淳于髡和比干、关龙逢等诸多上谏之人,不难看出如果想让自己的谏言既对国家有福,又对自己有利还真是很难做到的,需要高度的智慧和技巧。

对于生活中的平凡的人,我们究竟该如何说话呢?对此,孔子也表述过自己的看法:“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就是说,对什么样的人我们可以说,什么样的人我们不可以说,这样才能做到既不失言,也不失人。有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是在真心帮对方,可会我们所说的话对方未必会接受,因为大多数时候每个人的出发点和立场是不同的。设身处地哪有那么容易做到啊!

还有就是说话的时机了,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想到了乞丐和菩萨互换位置的故事。

从前有个乞丐在庙里躲雨,他很羡慕菩萨,对菩萨说:“看你多舒服,只要每天静坐不说话就什么都有了。”菩萨说:“拿我们换换位置吧,但是你不能说话。”乞丐很高兴就答应了。

一天一个商人来拜佛,把钱包放在了跪枕上。乞丐很想告诉他,但是想到菩萨说的话就忍住了。一会儿,一个穷人来拜佛,希望能发财,结果就捡到了那个钱包。他很开心,觉得时菩萨显灵了,乞丐很想告诉他那是别人落下的,但又忍住了。又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个渔夫拜佛,乞求佛祖保佑他海上无风无浪,可以平安打到鱼。

一会儿,那个商人回来了,找丢失的钱包。刚好渔夫在,他就说渔夫捡了他的钱包。两个人争执不下,就找菩萨评理。这个时候乞丐再也忍不住了,说出了实情,商人就放渔夫走了。结果渔夫出海打渔,遇上风浪淹死了。穷人捡到的钱包也被商人要走了。

菩萨说:“你认为你说出了实话,把事情处理的很公平吗?”乞丐不理解。菩萨说:“商人丢了钱包根本不算什么,穷人捡了钱包可以暂时解决一家人的温饱,商人缠住渔夫,渔夫如果当天出不了海也就不会被淹死了。你看似说出了实情,未必对大家都好。”

生活万象,人生百态。说话更是生活中不可少的,但是说话也着实是一门艺术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