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乐凡:分享,是我们记忆的密码 开场白(有些长): 正文: 后记:


开场白(有些长):

准备出版自己关于分享式教学的书,找正在上高一的乐乐同学写一段推介。

想起这事时,是上周的周一。

乐乐正在学校读书,我马上联系乐乐的妈妈。我的态度很明确:必须乐乐同意才行。但是乐乐妈妈告诉我,乐乐在住校,要周末才能和她沟通。

于是,我就陷入等候中。但我知道乐乐一定会答应的,因为她是记得我的生日的那个人(好像是唯一)。

昨天下午,看到乐乐在发朋友圈。我马上联系她,问她:“妈妈告诉你没有?”她“啊”了一声,显然是没有。她说她刚刚放学,妈妈还没来接她。于是我告诉她我的用意。

她如我所料般地回复我:可以啊。问我写的啥书。于是,我把书稿发给她。

我说:“辛苦你了,还要忙考试。”她说没有,问我好久要。我说最好这个周末,100字左右。她小心翼翼地问:“可不可以超点字数啊?”我说当然可以。

她还说:“谢谢欧老看得起我。”我的天,这是什么话。我告诉她:“我一直都很喜欢你呀。”

她回复我:“今天晚上或者明天就可以了。”

我说:“我知道你是一个快手。”是的,在写作这一块,乐乐的文字功夫我是很欣赏的,应该是那种既有思想又略带点俏皮的吧,每次看她的朋友圈都会忍俊不禁。

今天早上醒来,乐乐昨晚12点写就的一篇文字躺在了我的微信里。这个乐乐,的确是一个快手。

好吧,全文附上。

正文:

                                                          分享,是我们记忆的密码

其实我是一个记性很不好的人,但我庆幸我深深地记得欧老的分享本,记得每次写下关于数学,关于生活的问题后满腔期待欧老的回复的迫不及待的心情,也记得在看到欧老的回复后的那种欢欣雀跃的心情。

这可能就是分享的意义吧。每天在期待中学习,在学习中期待。我们怀揣着一颗永远热爱的心去对待学习;我们和老师手拉着手一起做朋友;我们在学校里既是学生,也是孩子。欧老带着我们打开了师生共学的大门,我们相互帮助着,我们也共同学习着。在离开了六年的小学校园后,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将不仅仅是课本上那些条条框框的知识,更有在分享的过程中留下的故事与回忆。

欧老喜欢带着我们跳出课本,喜欢和我们一起走进生活。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学习,也可以在学习中看到生活。能够与老师做到互相交流,能够把教学变成师生共同努力的产物,才是分享式学习最大的魅力。在这种方式的引领下,我们不仅留下了文化底蕴,我们还积攒了无数个珍贵的瞬间,我们将老师变成自己可靠的好友,我们还把学习转换成快乐,绽放为自己成长道路上的灿烂花朵。

感谢欧老能坚持这种美好的教育方式,让我能记得那些数字背后曾被提起的故事,那泡桐树树荫下曾奔跑过的孩子,还有在记忆最珍贵的地方老师永远温暖如初的微笑。而欧老的这本书,也会让书前的你,再次想起那一个个和老师同学共同学习进步的点滴。

我的确是一个记性不好的人,但欧老的分享式教学让我将永远铭记分享的意义:我们因为分享而热爱,因为热爱而永远快乐。

后记:

我告诉乐乐我很喜欢她的这篇文字,虽然我会编辑一下。

今天是她喜欢的明星的生日,趁此给她发了一个红包。她说不收,我说:“收啊,欧老师什么时候这么大方过呢?”

哈哈。

感谢乐乐,越来越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