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3-3如何应用

答案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我们学到的临界知识,是我们真正掌握它的关键。所谓刻意练习,不是说我们像做练习题一样,对同一类问题不停地记忆。恰恰相反,刻意练习至少有两方面的重复:第一,在不同的场景中,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第二,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

1.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练习

2.大量地持续练习

我们能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可能是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刻的理解。

预见性认知

在做决策时,有的人更加冒险,有的人更加保守。这种差别更多来自我们对未来的相信程,基于我们获得的信息质量。

如果一个人具备“预见性认知”的能力,那他的优势就要大得多。

问题的关键在于:第一,我们能够培养预见性认知的能力吗?第二,如果可以,要怎么做呢?

如果你能够了解一件事情的基本发展规律,你就能做出一些关于未来的判断。

先让我们先反过来思考,看看怎样做会阻碍我们获得预见性认知。

有两个认知习惯阻碍着我们获得预见性认知,那就是:应激性反应和单因果思考方式。

在需要抉择时,思考与决策受情绪和感受简单左右的过程称为应激性反应。

这种对单个事件本身做出反应的方式,进一步影响到我们生活中的其他决策,逐步促使我们形成了单因果的思考方式。

换句话说,我们在考虑得失时,很容易陷细节的问题或表象的问题里。

比如,贫困的父亲考虑女儿升学的问题,就很容易被表象问题——“存款是否够学费”这个问题限制,从而思考不到上学本身带来的潜在收益。

穷人的思维带宽会被眼前的危机占满,没有多余的空间来考虑长远。

我们大多数人也都有这种窄带宽的穷人思维、单因果的思考方式,只不过在物质资源更紧缺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进一步强化这种现象。

结构性反应与系统化思考方式

与应激性反应相对应的是结构性反应。

所谓结构性反应,是指我们在做选择时,不仅要根据接触到的现象做出反应,还要思考导致这个现象的系统结构是什么。

结构决定走向,走向决定未来。所谓结构,是指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而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多个元素组成,这些系统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结构。

掌握的结构越多,对未来的了解就越多。如果我们把各种结构的作用以及这些结构之间的互动效应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那么,我们就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单因果思考方式”的“系统化思考”:单因果思考,是对问题本身做出反应;而系统化思考,是将问题背后的推动因素纳入一个整体进行思考。

每个结构都受特定的规律影响。比如,增长极限背后有复利增长规律和临界值规律的影响。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理解复利和临界值的概念,便能推测出增长极限的模式。而我们掌握这些规律,并能够应用到生活中时,便具备了预见性认知的能力——了解整个系统的发展态势。

解释问题的三个层次

问题的预见性认知=影响问题发展的结构(基础规律)+获得具体信息的数量与质量

基础规律就是本书中提到的核心概念:临界知识。而预见性认知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问题的界定:我们面临的问题究竟是什么?问题不一样,答案也就不一样。所以说,好的答案来自好的问题。

人们对问题的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现象解释、技术规律解释和通用规律解释。

现象解释主要是应激性反应,直接对表面的现象做解释;技术规律则要更深刻,能够找到这个专业领域的重要规律;而底层规律则跨越了专业限制,用更加基本的知识来解释现。

未来的竞争是“预见性认知”的竞争。我们的认知方式,大致就分为归纳和演绎两种。对产品设计的功能分析,就侧重于总结性的认知;而对运营和赢利模式这样的设计,更需要预见性认知。但我们大多数人擅长归纳的方法,而不擅长对未来进行预见性的认知。

培养预见性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多问“为什么”,掌握背后的规律,才能形成预见性。

构建能力圈

能力圈是由你真正擅长并懂得的知识组成的,而且在这些领域里,你要比90%的人都做得好。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的一部分领域培养自己的优势;一旦做得比90%的人要好,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你的本事是不是真的好,一个重要的标准是有没有人愿意为此埋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