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里的坑,你看见了吗?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利率方面的知识。如果不了解透彻,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就被忽悠了。

1、预期收益率

比如,我在很多银行门口就看到过,人家会放一个小黑板,上面写一款产品,告诉大家“预期收益率10%”。

这种广告的吸引力,基本是中老年人无法抗拒的。他们会想,“这么高的收益率,又是银行卖的,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实际上这是一个坑。只不过,银行并没有骗人,找不到任何把柄,最后被坑的人只能怪自己太天真、太无知。

问题出在了哪里?问题在于老百姓在不理解“预期收益率”的同时,却又把它朝着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向理解了。

所谓预期收益率,是指对未来收益率的一种预期和预判。预判错了怎么办?错了就错了呗,谁能百分之百预判准确?投资收益本身就是存在不确定性的,是存在风险的。

所以现实情况是,预期收益率为10%的产品,实际到手可能是3%,也可能是亏本。这还不是最狠的,如果银行把预期收益率写成“20%”可不可以?当然可以,写100%都可以,只不过写太高了,大家就容易醒了。

2、预定利率

预定利率,这是在商业养老险中最常见的一个概念。

所谓预定利率,就是保险公司在养老险的理论设计层面给到投保者的收益率,但不是实际收益率。比如你年轻的时候每年交10万元,那么60岁以后该给你多少钱呢?保险公司会按预定利率给你计算一个每年的虚拟收益。

复利可以按照不同时间周期划分,比如日复利、月复利、年复利等。

举个例子说明,什么是年复利?比如我借100万元给一个朋友,约定年利率10%。通常这种约定都是单利,也就是每年10万元利息。但如果是复利,那么第一年利息同样是10万元,从第二年开始就大不一样了,时间越长,差别越大。

如果是复利,那么第二年的借款本金不再按照100万元计算,而是把第一年的利息一并算作本金,所以第二年的本金变成了110万元,利息就变成了11万元。

我们投资股票或股票型基金,获得的都是复利。所以只要你每天赚1%,一年后获利会相当大。假设你的本金是1万元,再假设1年有250个交易日,那么1年后的资金就是:1万元×(1+1%)250=12万元。

假设保险公司按照4%的预定利率来设计一款产品,并且该产品只收一次钱,20年后返还你10万元,那么现在该以什么样的价格卖给你呢?

10万元÷(1+4%)20=4.56万元。理论上你现在只要交4.56万元,20年后保险公司就可给你10万元。

但实际上,保险公司还要加上各种费用,比如业务员的佣金,办公费等各项行政成本等等,所以实际卖给老百姓的价格一定高于4.56万元。高得越多,你获得的实际收益率就越低。
所以,预定利率并不等于你的实际收益率。

3、年化收益率

假设我拿100万元作为经商的本钱,上半年赚了10万元。那么如果下半年保持这样的效率,全年就能赚20万元,就相当于20%的收益率。这就叫年化收益率。实际上并不是真的拿到了20%,而是按照目前的某种效率假设的全年收益率。

常见的“7日年化收益率”就是按照最近7天赚钱的效率,折算到全年的情况。

比如我7天赚了1万元,那么全年有52周,按照这种效率就相当于全年赚52万元,那么相对于100万元的本钱,7日年化收益率就是52%。

4、往期收益率。

这个就好简单了,意思是之前取得的收益率。往期收益率与未来你所能获得的收益率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性。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可能相反。

比如你所看到的基金收益率都属于往期收益率。往期收益率高的基金,某种程度上确实代表了基金经理的能力。为什么说某种程度上呢?比如沪深300指数基金,它的收益率与基金经理能力几乎毫无关系。

但基金又是比较特殊的,几乎没有一个能力强的基金经理能长期在一个岗位上工作,通常2-3年都会跳槽。以前我们讲过,统计数据显示,能10年不跳槽的,不管他的能力如何,在整个行业内不超过20个人。我记得好像10个多一点。

所以越是往期收益率高的基金,越是意味着基金经理可能很快要跳槽了。那么接下来的收益率,你只能祈祷了,鬼知道新接手的基金经理能力会如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