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金莎姐姐,你真的哭早了!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三場公演,對於金莎來說,簡直是場巨大的災難。

即使穿着非常華麗的服裝,化着貼近漫畫感卡哇伊的妝容,也沒擋住金莎姐姐的淚水。

金莎所在的張雨綺組,選擇了一首需要使用扇子的舞蹈,整個舞蹈乍看只是蹦蹦跳跳賣個萌,可仔細看,難度其實還是不低。

《彩虹節拍》這首歌的節奏很快,節奏快就意味着變化快,對連貫性和卡點的要求很高。而金莎在跳舞的過程中,出現了兩次扇子掉落的失誤。

第一次掉扇子後,金莎撿起扇子馬上歸隊,再給鏡頭時,她微笑着舞蹈,表情管理做的還是到位的。可當第二次掉扇子,就能看出她明顯的慌亂。

表演結束後,還沒下舞臺她就崩潰大哭,自責不已。

從幕後花絮可以看到,“掉扇子”不是個“突發事故”。金莎的扇子在彩排時也掉過。當時導師就說“掉了也不要慌,撿起來接着跳”,也幫助她想辦法,她自己在上臺前一直擔心扇子會掉,還做了很多措施。結果呢?扇子依然是掉了,還是兩次。

金莎真是遭遇了一場活的“墨菲定律”——越害怕什麼,越遇到什麼。

其實,我對金莎失誤這件事並沒有太多的感慨。

估計觀衆們也明白,帶道具的舞蹈,還是團體舞,難度本就大。而且,這些姐姐們訓練的時間太短,她們之間的默契還沒有形成,犯錯、互相照顧不到是難免的。

我覺得遺憾的地方是,金莎哭得太早了。

浪姐的賽制是舞臺表演結束,有一個拉票的環節,之後纔是觀衆們的現場投票。

金莎在失誤之後做了什麼呢?

答案是——哭。

金莎從一跳完舞后就開始哭,隊長張雨琦在去與觀衆互動前,要分神抱抱她,安慰她,並且讓其他的隊員“照顧好她”,之後,才衝向主持人開始拉票。

她們下臺時,金莎一路哭奔,伊能靜提醒她說:“先別自己泄氣。”沉浸在悲傷中的金莎沒有理會。

到第二會場,後臺工作人員問:“剛纔在臺上有什麼事故嗎?”

張含韻反應非常快,說:“沒有!沒看見!非常完美!”

而金莎又開始聲淚俱下地哭訴。伊能靜看不下去了,說了一句,“我們還不到哭的時候!”金莎還是沒反應過來,陷在自責中,繼續梨花帶雨。

平心而論,張雨綺組公演出錯的可不是隻有金莎一人。某人站位失誤,某人和觀衆互動道具沒有甩出去,某人跳到後半場明顯體力不支,腳都很難離地5釐米……這些細節要深挖起來,真是可以掃出一堆。

當天的舞臺,除了金莎,“翻車”的現場可不少。至少我看到了後面同樣在用道具的寧靜組,也有人把紗巾丟出去而沒有接住。可見,失誤這件事,在浪姐的舞臺上真的不少見。

金莎被淘汰了,這個結果她應該也預想到了,她可能感到委屈吧?“最努力的一次,也是最倒黴的一次”,金莎姐姐完全放棄了情緒管理,以孟姜女哭長城的氣勢哭完了整個節目。

在離開環節,導師們等在門口,杜華上去抱抱她,說她做的不錯,但“不應該老提自己的錯誤。”金莎還是沒明白,傻乎乎地問:“是嗎?我不太懂。”

是啊,你是真不懂!

一場舞臺,特別是現場,本身就是一個“遺憾的藝術”。意外在所難免,可如何補救,更重要。

伊能靜提醒過她兩次,“我們不能自己泄氣”,“還不到哭的時候”,金莎完全沒有get到她的點——“金莎姐姐,比拼還沒有結束呢!”

舞蹈後的拉票環節,張雨綺也明顯出現了一些慌亂。你說她沒有受到金莎痛哭的影響?我想,大家應該不會相信吧?

在一個團隊中,集體作戰本就容易出現各種狀況,但這個時候,不是你宣泄自己情緒,自責,痛苦的時機。

請想想你的團員,比賽還沒有結束。再說了,舞臺那麼大,燈光、特效花裏胡哨地一開,現場觀衆未必在當時就看到了失誤。但你一哭,所有人都知道了:你們犯錯了,你失誤了。你把這個失誤擴大化了。

這在競技類比賽中,和把自己的弱點揭開給別人看有什麼區別呢?

這個節目是這些姐姐們的舞臺,同時也是她們的職場。作爲一名並不新的“新人”,有過很多舞臺經驗的金莎姐姐,此刻的反應真的令人大跌眼鏡。

杜華說,“你不應該一再提你的失誤。”

看看你的團員們,隊長依然在賣力的拉票,張含韻板着臉說“瞎話”,亮出自己掙來的第一名爲團隊打氣,所有人告訴你“別傷心,還有機會”。在想方設法做着最後的努力!可你爲自己定義的“失敗”而泣不成聲,令別人的努力看上去那麼的可笑!

在浪姐的舞臺上,“驕兵”不一定會勝,但在任何場合,“哀兵”必定會敗!

金莎的焦慮、自責都可以理解,但在這一刻,你的哭泣僅僅是在宣泄你自己的小脾氣,忘記了這一場不是你的獨舞,而是這一羣人的努力。即使是在最後一刻,不把失敗寫在臉上,就是對團員最大的支持。

我不懂什麼女團的“團魂”,但我想,在職場即使犯錯了,先想的不應該是如何補救,減少團隊的損失嗎?

掉扇子這件事,本在預想之中,也可能不能避免,那是不是可以提前多做幾個方案?

至少應該有“不掉扇子的準備”和“掉扇子的準備”。還是說,像孩子一樣的無助哭泣,就是你做的應對?

作爲一名曾經也叱吒舞臺的職業人,這個選項,有點令人失望。

建議看看隔壁《樂隊的夏天2》,重塑雕像的權利樂隊在表演時,主唱華東的琴不出聲了,他鎮定地朝團員們做了手勢後,吹了一段口哨代替琴聲,團員之後的“補位”也非常完美。

節目結束,觀衆陶醉於樂隊所帶來的視覺、聽覺、感覺的華麗享受中,如果不是他們自己說,誰還會注意到那個該死的琴沒響?

舞臺是你的舞臺,但它不是你一個人的舞臺。你的夥伴還在身邊,還有很多工作人員在後臺努力,這是一場衆人都在合力付出的戰場。

換句話說,有失誤的舞臺是令人遺憾,而作爲職業人,在失誤那一刻開始的補救,也是你實力的展現。

金莎姐姐,你真的哭早了!

△演出現場用口哨代替琴聲的華東



個人公衆號【貘談閒話】ID:motalk818

聊心理,聊影視,聊繪畫,聊菜譜,聊各種有聊之事~

歡迎各種勾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