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下夜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中央電視臺有個節目《經典詠流傳》,我很喜歡看。

前面有一期,有三個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東南亞小朋友,演唱了《論語》開篇的第一段話:“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的“論”讀“輪”,第二聲,有編纂的意思。《論語》是對孔子及其弟子們的對話、答疑所做的彙總、編纂。

如若把《論語》看作一部連續劇,主演當仁不讓是孔子,和孔子搭戲的有他的弟子曾子(曾參)、有子(有若)、子夏(卜商)、子貢(端木賜)、子禽(陳子亢)、子游(言偃)、子張(顓孫師)、子我(宰予)等,還有友情出演的魯哀公、孟懿子(魯大夫仲孫何忌)、季康子(魯大夫季孫肥)、王孫賈(衛大夫)等。通過孔子與這些人的一系列對話,完整地呈現和闡釋了孔子的思想理論。

《論語》學而篇第一,開篇即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足見孔子對學習重要性的深刻認識。

學習是一個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

學習,一不論時間、不論年齡,只要想學,啥時都可以,隨時都可以,可以做到“活到老,學到老”,謂之持續學習、終身學習。古人云:少而好學,如日出之光;壯而好學,如日中之陽;老而好學,如炳炷之明。

學習,二不論場合、不論方式,向書本學是學習,向老師學是學習,向他人求教是學習,從實踐中鍛鍊成長也是學習。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高人指路,只是學習形式不同而已,總之都是學習。

學習,三不論身份、不論背景,學生好學習,須當“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老師好學習,才能“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因爲好學習,教學相長,共同進步。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說,通“悅”。學習,不是一件令人歡心、高興的事嗎?孔夫子這句話問得實在高明,就像“一指禪”,一語中的。

於人生而言,要歷經百千萬種事。但是,只有一件事,就是學習,學則“日知其所亡”,習則“月無忘所能”,自始至終都能給你帶來新鮮感,增強成就感。不是這樣嗎?

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物質極大豐富,信息互聯互通,誠如威爾‧施瓦爾貝(美)所講的那樣,“我們把日程排得太滿,然後不停地抱怨自己太忙;我們不停地買着不需要的東西,然後感覺自己被周遭的雜亂壓迫着;我們總是睡不好或是睡不夠;我們拿自己和雜誌上看到的人造身體做比較,和電視上誇大的生活做比較;我們看着烹飪節目卻喫着快餐;我們擔心生病而辦了健身卡卻從來不去;我們有成百上千的聯繫人卻很少與最好的朋友見面;我們用視頻、郵件和短信狂轟濫炸着自己;我們甚至打斷我們自己打斷的東西。”(摘自《爲生命而閱讀》一書)浮躁、喧囂、怒懟、流量、過勞死、吸引眼球、刷存在感……每天打開手機的短視頻、新聞頭條,我們聽到的、看到的,都是什麼?都有些什麼?而我們置身其中,參與其中,娛樂其中。

這個世界沒有無歇止的狂歡。

是時候靜下來了。威爾‧施瓦爾貝告訴我們,“書正是獨一無二最適合幫助我們改變,我們與節奏的關係和我們日常習慣的東西。”

讀讀書,學習學習,找回自己,不亦悅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