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不是每個人都能談得來聽得進的

如果你還是忌諱談及生老病死,先不要往下看。

關於壽險,他爸就聽不進,所以我很生氣;爲了少生氣少產生些結節,我暫時拒絕和他就此對話;從理性的角度考慮,能夠耐心說服他爸,才能更好地面對各種客戶;但是從感性的角度說,我覺得他還沒有成熟到考慮起來這麼重要的問題。

前天半夜起牀上廁所,久了一些,久到懷疑是不是要早產了。後來他爸告訴我,芝麻醬在牀上戳了他好久,硬生生把他戳醒,然後問他“媽媽呢”?

這個月距離卸貨還有一個月,還沒足月,出行也是各種小心,生怕有個意外,一屍兩命,想想芝麻醬怎麼辦,天天都問“媽媽呢”的孩子該有多可憐。

也曾經想過,一個人長到多大年紀,才能坦然面對和接受媽媽的離世?

答應會不會是:任何時候都不能。

所以如果我走了,孩子怎麼辦?家裏少了一個勞動力,雖然也不至於說立馬窮困潦倒,但我站着是個印鈔機,躺下留了人民幣不香嘛?他要是有個後媽,能保證不虧待他嘛?留下明確繼承給他的盤纏,不是也多一條活路嘛?

免責聲明在此:

我們爸爸是個很好的爸爸,比很多其他爸爸在親子教養這方面參與度都高,只是考慮生老病死的問題需要足夠的閱歷、碰巧的刺激、閒暇的時空、主動的對話傾聽意願,有時候未必是迴避問題,只是時辰未到。

爲了家庭的完整和個人幸福的追求,續絃和改嫁都是無可厚非的,我是非常支持和認同的;一個家庭中爸爸的付出遠大於媽媽的大有人在,無意對爸爸們有偏見,這裏僅說我個人的擔憂。

那麼哪些人更容易會考慮配置壽險呢?

單身打拼人士

當我的同齡人中有單身人士主動配置壽險的時候,我是很驚訝的,明明是無牽無掛的單身貴族。後來瞭解到,他是單親家庭,媽媽一個人把他拉扯大,現在他的工作又是高強度頻繁出差應酬的那種,是出於對媽媽晚年生活保障的考慮。

家庭頂樑柱

家庭經濟主要來源,一旦離開,整個家庭生活可能因此而發生巨大改變,例如子女未來十幾二十年的教育支出,家庭主婦(主夫)的身份轉型和適應,短期內不可降低的生活品質,還有其他因人而異的債務問題等等。

普通責任意識超前的家庭成員

比如像我。你可能會說咱也不算是家庭頂樑柱,也沒啥商業債務,或者高品質的消費支出不可改變,那你可能僅僅是低估了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幾個月前當我自己也不屑研究壽險的時候,我的主要原因是,好像我掛了也沒太大關係,好像我也不值幾百萬。

不,我很重要!當我不得已離開這趟生命列車的時候,我希望至少我的愛和財富可以繼續陪伴家人走下去。

當壽險買在孩子身上

這是個大多數人都不太願意討論的問題。從自然規律上來講,我們孩子的壽命比我們要長久,但這只是從自然規律上來講的。

而我們是否能接受一種情況:當我們孤獨地終老......

最後我想說的是,保險不是要非常有錢的人才能去考慮的問題,也不是要給每個家庭成員都配全套保險的必要程度,有時候它只是一個資源(財富)分配的工具,涉及一個人的心理賬戶。

人們做很多決定前,還是意識先行的,當有人突然意識到某件事特別重要的時候,他自然會想盡辦法騰出這份資源去做這件事。

他爸說,在我們剛工作年紀輕輕的時候,哪兒有錢買什麼重疾!但我卻認爲,是因爲當時我們沒有這個風險轉移的意識,如果有,一定會想盡辦法存下錢,或者努力多賺點錢,去完成這件重要的事情。

買房不就是這樣嘛,貸款也得買,暫時降低生活品質也得買。

就跟壽險一樣,無論我們怎麼宣傳壽險的前期槓桿、後期收益,都不及當人們猛地意識到:

我害怕我的突然離開,

讓我愛的人不再有依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