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海斯勒与中国

“中国,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打制度的擦边球。其中最基本的真理就是,事后原谅比事前许可要简单得多。”

看到这句话时,我很惊讶。特别是当知道它是出自一个老外之口时。



同样的惊讶发生在十多年前。那时我刚工作,正在陆家嘴一个小路口仰望大上海的高楼大厦。一辆脏兮兮的黑色桑塔纳突然停在路边,从上面走向一个棕色头发灰眼睛、穿着蓝夹克的人。

他问我:“哥们儿,东方商厦怎么走?”

而我的反应是愣在那里,拼命的思索并不熟悉的上海地名和可怜的英语词汇。当时的大脑根本来不及对一个简单事实做出反应---- 这个外国人讲的是一口纯正地道的中文。

仿佛过了一个世纪,我才从口中挤出几个字:“I don't know...”

那人耸耸肩,转身上了车,开着那辆旧车消失在繁华的街道,我只好生生地把刚到嘴边的“I‘m sorry.”咽了回去。

那时大山的相声已经流行开来,不过我还是无法适应被老外称为“哥们儿”。就像看到上面那句话里的“擦边球”一样,对于老外对中国的评论,我本能地应答是----这是在中国,你们不懂。

而看到这句话让我明白,他比我这个生活在中国的亲历者,比我读到过的所有写现代中国的书,对中国的理解都要透彻,阐述都要简明。

如今遇到的老外没有一个不会使筷子,哪怕是个七岁的男孩,如今常常听到老外在读关于中国的书,竟然知道莫言和刘慈欣。

但当我读彼得.海斯勒写的关于中国的书的时候,在以往自豪的情感之外又多了一层复杂的感觉。



这层感觉有好奇、钦佩,以及愧疚。

一个老外对中国能了解多深,他是怎么做到的,为何我对自己的国家,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去留意,去了解?

他写中国的代工工厂:“ 他们无需关注自己生产的商品被谁消费,自我价值也几乎不与这些商品的买卖有什么牵连。没有控制的幻想——丽水这样的地方虽然偏僻,但瞬间便能感知世界市场的需求,人们普遍接受其中非理性的要素。”

他说那些工厂的工人是在用“显微镜看世界”,说他们虽然分不出美国农场与工厂的区别,却能为美国的客户画油画,并根据销量了解不同客户的偏好。

以往在我们自己的描述里,给这些代工工厂贴上的都是“廉价”,“低附加值”的标签,从没想过它们有“瞬间便能感知世界市场的需求”,“普遍接受其中非理性的要素”,“在更大的风景面前从未觉得无所适从”......这样的优点。



我们想到的强大只局限在“航母”、“卫星”,从没把目光投向普通人,投向平常的生活。而在这之中有多少故事,多少生活的能量,都在等待着发掘。

一个老外,写出了中国。用另一个视角,让我们重新看待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