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隨叫隨到——舒生讀《論語》第一百六十五

皇甫謐,漢代太尉皇甫嵩的曾孫。他到二十歲時,還終日無節制的四處遊蕩。皇甫謐曾經得到一些瓜果,總是進呈給他的叔母任氏。任氏說:“《孝經》中講‘雖然每天用牛、羊、豬三牲來奉養父母,仍然是不孝之人。’你今年二十歲,眼睛沒有閱讀過聖賢經典,心中不懂道理,沒有什麼可以慰藉我的。”叔母說時,淚流不止。皇甫謐深受感動,由此激發,於是到同鄉人席坦處學習,勤讀不倦。終於博通典籍,貫達百家之言。從此樹立了高尚的志向,自已取號玄晏先生,寫有《禮樂》、《聖真》等論著,後來得了風痹症,仍然手不釋卷。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這句話的意思一望而知。孔子說,仁德離人很遠嗎?我想要仁,他就來了!朱熹註解說,仁,是心之德,在內不在外。你自己心裏裝着,如王陽明言,自己心裏有良知,憑着良心去做,那仁自然就來了,哪有去遠處找仁德的呢? 朱熹在《朱子語類》卷五十九中也說道:“知得心放,此心便在這裏,更何用求?適見道人題壁雲:‘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說得極好。”程頤註解說:“爲仁由己,欲之則至,何遠之有?”

《中庸》裏還記了孔子一句話:“道不遠人,人之爲道而遠人,不可以爲道。”講的也是類似的道理,“道”就在我們每個人身邊,並不是離我們很遠,如果一個人爲了追求“道”而離羣索居,他追求的那東西肯定不是“道”!這或是人們常道儒家是“入世”的一個佐證,要在自己身邊、在與人相處、在世俗實踐中追求大道,而不是到別的什麼其他地方去參悟、尋找、拜求。         

“仁”可以說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更是將“仁”視爲學問、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在孔子的眼中,他的弟子雖多,但是能夠達到“仁”的標準的人一個沒有。即便是他最爲器重的弟子顏回,也只能勉強達到了這個標準而已。所以人們就會自然而然認爲想達到“仁”的要求很難,不然孔子三千弟子怎麼會只有一個人勉強達到呢?

“仁”真的那麼難嗎?難又難在什麼地方呢?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不妨先看看毛主席的那句“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是毛主席說雷鋒的,始終處於“爲人民服務”的狀態。用這個觀點來類比“仁”,會有異曲同工、觸類旁通之妙。是的,人要做一件好事,那太容易了,看到地上的一片廢紙,撿起來放進垃圾桶,這就算完成了一件好事了。簡單嗎?簡單!但是,如果每天讓你看到廢紙就撿起來丟進垃圾桶,恐怕任何人都很難輕鬆說自己能做到,難嗎?難!

“仁”是那些我們日常生活中,人人都知道的常識。說深一點,“仁”所強調的是對人際關係的處理,以“利他”的原則主導,並以此來維護人際關係和道德規範。“人之初,性本善”,在每個人的心底都有着“仁愛”之念,只是在面對現實的利益時,就自覺不自覺地被自己的慾望矇蔽了。如果能夠做到克服慾望和私念的驅使,擦去心中的灰塵,讓隱匿在心底的“仁愛”之心彰顯出來,自然就達到“仁”的狀態了。這也類似於佛家講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但是,“仁”表現在每個點狀的事件中,卻要求是連續的狀態。即如果評價一個人“仁”,那就要求他始終處於“仁”的狀態。拋卻自身的慾望和私念,時時刻刻都能做到以仁義爲先,這樣的狀態貌似沒人可以做到。關鍵就在於在主觀意願上是否自覺、主動。只要自覺去追求、去實踐,任何人在任何時刻都能得到仁。所以華杉老師講,仁,就在我們心中,捫心自問去做就是;道,就在我們腳下,擡腳就走嘛!但是我們爲什麼就做不到呢?甚至是越長大越難做到呢?因爲有太多的私心雜念把自己的本性矇蔽住了。有人說:大人的世界裏只有利害,孩子的世界纔講是非。而這個是非很多就關係到“仁”這個本質的“道”。

以此來反思,拋開內心的慾望,按照內心的本性去做人做事,便接近了“道”的要求,有了“仁”的狀態。這也就是陽明先生講的“致良知”。王陽明提出一個人人皆可爲聖人的修身心法。兩方面理解:一方面是聖人不分大小。關鍵看純不純,而不是重不重。比如聖人是金子,堯舜是一萬斤,我是五百斤也行。但只要同樣是純金,那聖人也好、堯舜也好,都和我一樣,是純金。這就拋開了世俗的功利之心,“勿以善小而不爲”,哪怕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螺絲釘,也能修煉成爲一顆“金疙瘩”。做人,不要總盯着分量,還要關注成色!

  另一方面,也是爲“仁”的方法,前文說的顏回,作爲孔子最爲得意的弟子,也只是能夠做到“心三月不違仁”而已,至於其他弟子還要略遜一籌,即“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仁”在日常一點一滴的堅持當中,無論大事小事還是瑣碎的事,都按照“仁”的標準去處理。哪怕只在一天內用心處世,讓自己的行爲完全符合於仁道,也算是達到“仁”的境界了,那也是和聖人一樣過了一天。重要的是不要放棄、持之以恆,做得一件是一件,做到一步鞏固一步,持續改善,進一步得一步的歡喜。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不要以爲以前做了錯事甚至壞事,就從此遠離了“仁”,其實不是這樣的。一個人從前不好,一旦改邪歸正的決心和志向立起來了,變好也只是一瞬間的事,那是因爲他的心有了歸處。求仁得仁,自個兒成全自個兒,簡單得很。就如開頭說的那個皇甫謐的故事,正所謂“心如舟,欲似海,一念起狂風暴雨,一念滅風平浪靜”,都在這起心動念之間。所以佛家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說法,哪怕以前拿的是屠刀,放下了,也可能成佛。道雖不同,修身做人上,義理相通。

爲“仁”不難,堅持很“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