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極度害怕別人的目光、評價、活着感到很壓抑怎麼辦?方法很簡單

關注“聽見藍說”,陪你更好地成長爲自己。

如何真正地做自己?

你見過哪些大佬是在意他人的目光和評價的嗎?——聽見藍說

過分在意他人的目光和評價,在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看來,是一個人“認可欲求”過於強烈的表現。

簡單解釋下,就是你一直在竭力尋求別人對你的認可(活得太自我爲中心),而壓抑住了真實的自己。有的時候,甚至達到了一種病態的狀態。這讓你活得特別鬱悶。

而這一類人在生活中卻不少。在我的文章評論區和私信當中,有很多人都爲此感到困惱和煩惱。他們身上都有明顯的特徵:自卑、低自尊、焦慮、活得不自由、不痛快。

我一直在想要怎麼幫助受此類困惑的小夥伴解決這個問題,在讀到《心智突圍:重構心智的底層邏輯》一書裏面,有一個章節專門講了“不在意他人的評價的成長策略”,爲此,我深受啓發。

1. 你還是5萬年前的原始人嗎

明明大家都知道,過分在意別人的評價,是一件很累的事,可爲何卻難以擺脫呢?這要從人類發展歷史來講起。

在採集狩獵的時代,人類羣居在部落裏,那時候的生存環境險惡,需要集體的力量才能生存下去。這時候,個人能否被集體所接納,就成爲了一件生死大事。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類發展出一種本能意識,認爲被他人和集體認可才能生存,否則只有死路一條。而隨着人類的發展演化,儘管我們的身體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可我們的思維習慣卻停留在了遠古時代。

我們養成深根蒂固的習慣,本能去追求別人的認可、在意他人看我們的目光。而這些,本質上都是骨子裏想要獲得一份生存的安全感。

說回現在,你要意識到一個問題,我們已經不再生活在5萬年前的遠古社會了,而是活在物質充盈、有個人權利的文明現代。別人的目光和負面評價,再也殺不死你。

如果你作爲一個現代人,你活着,卻不能擺脫過分在意他人評價的行爲,那麼對你的人生沒有好處只有壞處。你不僅不能得到他人的認可,反而會失去更多。

正如《心智突圍》的作者Winy Liu說:

太多人現在依然帶着5萬年前的那個“在意他人評價的人格”生活着,而這種人格所折射出來的不安和恐懼,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你的每一個選擇和行爲都被別人左右,你被周圍的各種矛盾和衝突所裹挾,很難了解自己的真正訴求。”

一個不能瞭解自己真正訴求的人,活着的不是他的人生,而是別人的目光下的人生。所以,不累纔怪呢。

2. 真正的自由,是不再被別人的評價所綁架

可能看了上面,你還無法深刻意識到,太在意別人的評價會對人生造成怎樣的摧殘。

日本高分經典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裏面的女主角松子,就是極度追求他人認可,在意他人的評價從而被耽擱和廢掉的一生。

在她小的時候,由於妹妹生病無法正常生活,所以父親自然地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和愛在妹妹身上。而松子,因爲無法理解父親的舉動,時常感到被冷落和忽視。

有一天,她在無意中發現整日愁眉苦臉的父親喜歡看小丑扮相。於是,爲了哄得父親開心,她養成了經常扮小丑的滑稽動作——用食指把鼻孔頂起來。

長大後,身邊的人一不開心、或別人討厭自己的時候(包括在正式的工作場合),松子就下意識地做出小丑扮笑臉的動作。直到有一天被學校開除,再也不能當老師。

失去正當工作的松子,從此踏上了顛沛流離和痛苦不堪的一生。她每遇到人生中一個重要的男人,總是用盡全身的力氣來哄他們開心,結果,所遇男人均沒有一個愛她、珍惜她。

最後年老色衰的她,慘死在垃圾堆旁的屋子裏,無人問津。

就這樣原本該有普通人幸福一生的松子,因爲一直活在別人的目光裏,一直在乞討認可,結果喪失了自己的人生。

作者說:只有當你開始重視自己的想法,真實地面對自己的感受,你才能夠管理好內心的秩序,擺脫那個“在意別人的評價的人格”。

在我初入職場那一年,我是一個極其敏感自卑的人,做什麼事情都小心翼翼,生怕老闆一不高興就讓我滾蛋。所以追求老闆的認可,是我那段時間裏最重要的目標。

結果,我的確做到了,成爲了老闆們喜歡的勤奮員工。但,我得到的是什麼呢?不過是老闆在會議上公開的誇獎幾句,還有工資上多了兩三百的漲幅。

而我因爲過於追求認可,卻忽略了在職場上的真正成長,在工作過程也不敢提出與老闆或同事相左的意見,漸漸地,我被認爲是一個沒有太多主見和能力的人。同時,我也忽略了內心壓抑的、許久不快樂的靈魂吶喊,身體開始生病。

那種滋味,真的不好受。好像過着的不是自己的日子,而是別人眼中的日子。

阿德勒也苦心婆口勸告我們: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人討厭、不追求被他人認可,才能過上內心真正自由的生活。

從那以後,我知道爲自己而活到底有多麼重要。而我做到了不畏懼他人的評價後,我知道,我找到了自己的生活節奏。我開始掌控我的人生。

3. 不在意別人的評價,是一種個人成長戰略

如果你想要有所改變、突圍而出,必須要有個人的成長戰略。而如何做到不在意別人的評價,

在書裏,作者給了我們三個執行步驟:

第一步,明確自己的價值觀和原則;第二步,真誠地表達自己;第三步,選擇真正地做自己。

明確自己的價值和原則。

在意別人評價的人,無一例外喜歡向外求。然而,世間萬物真正的根源在於自身。收起你乞討的目光,拒絕在別人的目光裏得到自我確認。

你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價值觀系統,明白什麼對你而言最重要,什麼是無關緊要。

很久以前我曾看過有個姑娘寫過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她說,不管外界發生這樣的轟塌,我都能把這一切推倒重來。

這是內心非常篤定的人才能說出口的話!內心篤定的人,在內心必然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價值觀和處世原則。如果你仍然沒有建立成型,建議儘快動手。

真誠地表達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總喜歡掩飾自己不自信的部分,比如覺得自己的臉大,就喜歡用頭髮遮起來;自己學歷低,交談時被問及,選擇吞吞吐吐,目光閃躲;甚至因爲自卑,連視線都不敢和別人對視,一說話就臉紅……

其實,很多東西是遮掩不住的。如果我們總是用一塊含羞布把自己的不足藏起來,那麼,你內心根本不會獲得自信以及對自己的尊重。正是因爲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殘缺品,你纔會如此心驚膽戰。

作者說:“當我們願意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時候,我們就跟內心的自己和解了。這時候,過去在你眼裏的尷尬困境,反而會被內心真實的力量所化解。”

真的是這樣!你可以嘗試一下,當一個人把真實的自己展露出來、不再無奈隱瞞的時候,他的整個人都會發生巨大的改變,而旁人能在他身上可以看到可嘉的勇氣、光芒和智慧。

選擇真正地做自己。

當你開始不那麼在意別人的評價的時候,你不僅僅是做好了自我管理,更重要的是你開始選擇了做你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對“做自己”三個字已經聽得不耐煩了。我們總覺得,做自己太難了,畢竟我們活在一個功利的社會環境,做自己是需要巨大的代價的。

其實,做自己,並不是說我們要多麼與衆不同,多麼特立獨行。而是,我們是否能夠遵循內心的聲音,是否明白自己選擇做一件事的初衷。

正如作者所言,真正做自己,需要一套自洽的價值觀體系做後盾,它不是你隨心所欲想怎樣就怎樣,而是在清晰地認識自己和這個世界後,還能勇敢地向生活展示自己獨立的內心取捨。

如果你想確定一件事究竟是隨波逐流,還是自己真正的選擇,你可以追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我爲什麼要這樣做?我爲什麼要這樣的選擇?

如果你對這個問題有肯定的答案,恭喜你,你成爲了自己人生的主人。如果不是,你可能需要進行更多的思考。

關於如何真正地做自己,作者還給了我們三個思考的方向:

1.自我探索。如果你活到今日還沒有一技之長,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還沒建立起自己的核心價值系統,那麼,請趕緊進行自我探索吧(具體如何做,以後的文章我會進一步分享)

2. 自我負責。你的一輩子,沒人能替你負責,唯獨你自己。如果你是抱着負責的態度,你就不會做人生答案的伸手黨,你會有自己的更多思考和自我學習。

當我在評論區看到一些讀者的留言或後臺私信時,我很容易一眼就分辨出,哪些人是自我負責的,而哪些人只是過來隨意過來湊熱鬧的。

當然也很遺憾,如果不改變思維和態度,後者永遠也不會成長起來。

3.自我接納。“很多時候,我們的問題不在於別人怎麼看,而在於自己怎麼看。”我漸漸發現,這個世界,其實是沒有規則的。而一些規則的誕生,往往是一些敢於接納全部的真實自我,那些人開創出來、然後去影響他人的。不管好的壞的,如果你能接納它,它就不存在好壞之分。

很多人覺得自身有天生的缺陷、比如身體上、家境上的……然而有些人,正是運用了命運對自己的不濟,收穫了人生的巨大勝利的。

結語:

心智成熟,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標。而做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是我認爲對自己應有的負責態度。

在這本《心智突圍》裏面,我進一步感受到了心智成熟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比如我特別認同這段話:

“一個人的心智模式決定了他看問題做事情的角度,它是由家庭、教育、閱歷、人際等隨時間逐漸積累形成的,是你身體裏看不見的實際操縱者……只有重塑心智系統,才能重啓自由人生”。

而做到不在意他人的目光和評價,在我看來,是一個人重塑心智系統首要的關鍵行動之一。因爲唯有擺脫外界的干擾,漠視他人的眼光,你才能靜下心來,在浮躁的環境下,默默下苦功夫,完成蛻變,直至脫胎換骨。

最後請記住這句話:任何評價,本質上都是對他人和自我的一種限制。不在意他人評價的人,人生將毫無上限!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作者@聽見藍說,一個愛寫作的終生夢想踐行者,劈柴餵馬,寫字修行。成長無止境,願與你成爲同路人。】

如果喜歡,歡迎點贊|轉發|評論|收藏|關注,持續輸出優質成長好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