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人際關係不好的人,往往會有嚴重的心理問題,容易抑鬱

關注“聽見藍說”,陪你更好地成長爲自己。

記得有一次,我到線下去上心理課。

有個男學員匿名提問了一個問題,說自己患有嚴重的抑鬱症,對生活感到和無力和迷茫。

然後他又提到家裏那些複雜的情況,既擔心自己又擔心自己的家人的處境,總之自己與家人之間的關係處理得不太好,沒有自己的邊界感。

當時上課的心理老師說了一番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話。她說,如果一個人出現了心理問題,他身邊的人際支持比較足夠,那麼相對容易走出來

反之,如果一個人有心理問題,身邊沒有愛與支持,只是自己一味在不斷做心理調整,那麼只會加重心理的症狀。

回想起自己身上的經歷,我更加意識到那位老師說的這番話的重要性。

從那以後,我開始有意識地在人際關係這門功課上去投入學習,用虔誠的心去經營自己身邊的人際關係。

爲此,我逐漸發現,一個人所表現出來的各種人際行爲,其實都有固定的模式。

具體來說,好的人際模式,會讓我們的人生過得越來越好,而壞的行爲模式,卻在不知不覺中毀掉我們的生活,讓結果總是事與願違,更不可能獲得人生的成功。

而我們人際關係行爲形成的雛形來自哪裏?沒錯,也許你已經猜到了,是來自原生家庭,即父母的影響。

國內頗具影響力的心理諮詢師陳婕君老師在《可塑的我》一書裏面說:

“在成長過程中,家庭環境和家庭關係會奠定人格和性格發展的底色並影響整個發展過程。”因此,她提到一個心理模型概念叫“依戀循環”。

即,我們在原生家庭裏與父母或其他親人的互動模式,會潛移默化形成我們在人際關係上的行爲標準,也可以理解爲下意識的反應。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一旦我們形成了不良的依戀循環,我們又該如何解脫、去改變自己的行爲模式,讓我們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呢?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重點來聊聊“依戀循環”以及解決不良人際關係模式的一些辦法。

如果你在生活裏的人際關係處理得不是太好,那麼接下來的內容一定要認真讀完。因爲這些心理學認知足以幫助你改變你的人生。

01、依戀循環是如何在我們身上發揮作用的

“依戀循環”最初是依戀治療師弗里曼博士提出來的臨牀模型。

這個模型可以很直觀描述一個人從小到大的日常生活如何影響他的經驗組織形式,包括遇到壓力時的感受、歸因和處理。這些經驗和經歷日積月累就形成了穩定的人格和性格。

所謂的經驗組織形式,是指對待同一件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反應。簡單來說就是“我”如何理解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比如,有的人失戀一次就對自己喪失了自信,覺得自己缺乏魅力,是一個不值得被愛的人。

而有的人則認爲,談戀愛是兩個人試錯和磨合的過程,不合適很正常,總結經驗下次會遇到更合適自己的。

你看,這些不同的反應就是經驗組織模式,一旦你把它內化到心裏去,它就形成了固定的模板來解釋你的經歷和行爲。

就像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評價這個人說他很樂觀,凡事往好處想,而評價另外一個人則認爲他很悲觀,因爲他看待所有事物都很消極。這就形成了一個人的穩定性格。

陳婕君老師認爲,依戀循環模型包括四個步驟:需求——表達——滿足/不滿足——心理結果。

最關鍵處在第三步。它可以解釋我們依戀循環出現問題的核心原因。

如果一個人小時候表達需求過程中被恰當地滿足了,那麼就會覺得世界是安全的,自己是好的,別人能夠看見自己和迴應自己,自己和外界是有聯繫的。

反之,當一個人的需求得不到恰當滿足的時候,就可能引發他憤怒、抑鬱、成癮的情緒,無法形成良好的基礎信任感和安全感。

如果你成人後的性格是比較敏感自卑、缺乏安全感的。

那麼,你回想小時候的成長經歷過程,是不是很多時候你提出某些需求,總是得到父母的無視、不理解、甚至是語言暴力的?

這些需求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兩部分。生理上的需求至少有三種:食物、接觸(親人)和運動。

而生理上的需求,主要有愛的需求、聯結的需求、情感流動的需求。

不管是幼年還是成年後,每個人基本的這六大需求都是需要得到滿足,精神纔會愉悅和健康。

舉個例子。假如你在婚姻裏和伴侶吵架,兩人處在冷戰期的時候,沒了聯結和情感流動,你的內心是不是很痛苦很難受?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是這樣的。

因此,你可以檢查一下自身成長過程中這六大需求有沒有被滿足。如果沒有,那麼你也就能夠理解自己在成年後,容易在人際關係裏面受挫折。

02、如何改善自己的核心關係模式

在書裏,陳婕君老師提出一個“CCRT”法則,是“核心關係衝突主題”的簡稱。

這裏有三個概念需要我們理解:

主題:強調的是不同的人際關係衝突中的問題具有相同之處,其會在過去和當前的各種關係裏重新出現。

核心關係:對一個人影響最大的關係。這一關係的原型一般都是和早期照顧者之間的關係。這一早期關係會以各種各樣的變體出現在日後的其他重要關係裏,比如伴侶關係,親子關係。

衝突:人際關係的衝突,基本上反映了一個人在關係中的願望和實際體驗之間的差異,有時候也包括在與他人的關係中,意識中的願望與潛意識中尋找的內容之間的相互矛盾。

這三個概念的聯繫是,核心關係的樣子,決定了在我們人際中會攜帶什麼樣的主題,而主題的作用又會影響我們在人際關係裏出現某些衝突。

書裏提到一個有意思的案例。

一個叫小馬的女生,她從小到大幾乎遇到的好朋友都最後都背叛了她。

而且在跟她交往過程中,總是喜歡佔她的便宜,例如拿走她的錢和各種物品。

而導致小馬總是“遇人不淑”的原因,其實是她在交往新朋友的時候,總會無意識給對方各種佔自己便宜的機會,藉此試探對方是否會照顧自己,會不會跟別人一樣背叛、離開自己。

結果,有界限意識的人會覺得小馬做得太過了,因爲交往壓力太大而選擇離開。

那些愛佔小便宜的人,覺得小馬是心甘情願的,自己自然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可沒想到結果是小馬自己出爾反爾,她們自覺沒趣就離開了。

這個案例裏,小馬的人際關係有一個“主題”,就是假設對方會離開自己,然後採取各種行爲去試探對方。

憑藉這個“主題”,我們可以推測出小馬和養育者之間的關係應該也不太穩定,可能在她小的時候有被父母拋棄或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缺乏親密陪伴的現象,導致她內心嚴重缺乏安全感和對人的基礎信任感。這就是她的核心關係的模式。

那麼,這必定會導致她日後在與人相處過程中,受到核心關係的影響,會不自覺採用同一“主題”的互動模式,導致她與他人衝突的出現。

如果小馬瞭解了這個原理以後,她就可以拿來檢查自己在人際關係裏的問題,從而跳出這個病態的模式。

同樣的,我們也應該用來檢查自身,是否也有某些“主題”模式在悄然控制着自己的行爲、影響自己的命運。

“CCRT”法則的最大作用便是如此。它能夠防止人們總是掉入相同的人際關係衝突裏而不自知。陳婕君老師在書裏告訴我們:想要不重複人際的衝突,重點要找到“主題”,找出潛意識的劇情,然後走出來。

那些在生活中喜歡胡思亂想,內心戲非常多的人,他們在關係裏一定攜帶某種“主題”。

比如他邀請朋友出來玩,朋友因爲某些原因拒絕了他。於是,他的內心很受傷,認爲一定是對方覺得自己不好,才拒絕了自己。

他的內心此時此刻會響起很多聲音,可能是一些質疑自己、批判和攻擊自己的聲音。這些聲音,可能在覈心關係裏父母和他說過,所以他一直不自覺和自己重複去說。

可事情的真相是什麼呢?也許那位朋友真的是因爲有其他要事在身,或者朋友碰巧心情不好,才拒絕了他罷了。

如果你能察覺到這些劇情給你的人生帶來的限制,發現它的毛病,然後跳出這些劇情的禁錮,你就能逐漸爲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創造新的經驗。

那麼,以前特別困擾你的人際關係問題自然也會隨之得到解決。

寫在最後:

在書裏,我很喜歡陳婕君老師所說的一句話:

每個人在需求層面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扭曲,這一點並不可怕,只要一步一步把這些過去搭錯的線重新清理清楚即可。

也就是說,每個人的人格都是可塑的,不管你曾經經歷過什麼事,你的未來都始終掌握在你手裏,就看你如何一步步去改寫自己的命運了。

總的來說,這是一本很不錯的心理學入門書籍,那些平日在後臺私信希望我推薦書籍、以及想認真學習心理學的小夥伴,此書大力推薦給你們!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作者:藍藍教主,一名有溫度兼有深度的心理療愈師,情感讀書博主。劈柴餵馬,寫字修行,一輩子走在探索心智完善的路上。願與你成爲同路人。

親愛的你,歡迎關注我@聽見藍說���,用心爲你創作心理學成長好文。by:如果你有心理/情感困惑,可在後臺聯系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