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撞见末班公交车上的女孩,我不敢说话”

村上春树说: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

这个时代,似乎每个人都活成一座“孤岛”:

网络上放飞自我、见面时自动“社恐”;

朋友圈三天可见;半夜分享一首歌曲、几分钟后又偷偷删除……

中国版《纪实72小时》,悄悄拍下这种“孤独”,以及,与它相对的“陪伴”。

它把镜头转向我们身边的角角落落:自习室、医院、公交车站……

72小时不长,两个白天一个黑夜。

72小时也不短,人生的起起落落,或许,就藏在平凡的某天。

1

成长,是一个人的事

凌晨1点,一位30多岁的女士刚刚下班回家。

她并不是个有野心的北漂,工作普普通通。

钱没赚多少,倒是自己快被工作榨干了精力。


很多时候,她选择独自坐夜班公交回家。

在这里,“没有打扰,没人催促,也没人评判。”

未来会怎样,她难以预料。

也许过几年,她还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不上不下。

也许过几年,她会回到老家,结婚生子。

至少,现在的她,还是有一点“不甘心”。

不是一定要完成什么、赚多少钱。

只是,在这个城市里,她还想再走几步,哪怕是缓慢的、没有结果的。

很多网友说,凌晨的末班公交车里,最容易让人情绪泛滥。

白天吞下的委屈,可以在这里化成眼泪。

还好,深夜就像一个容器,可以包容所有。

大多数人都向往宽敞明亮的房间,但也有人花钱把自己锁在不足1平方米的格子间里。

这个供人“自虐”的地方,最近很火,官方名称叫“付费自习馆”。

合肥的一家自习馆里,女孩独自学到深夜。

她是正在医院实习的护士。

因为4人一间的宿舍很吵,她在自习馆订下一个固定座位,一边准备毕业论文,一边复习考研。

她没有背景、没有家底、更没有高出常人的天赋。

而且,她所在的行业里,并不缺少比她聪明,还比她用功的人。

除了努力,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只有更加努力,追赶那些更强的人,追求‘往上走’的空间。

相比一起来自习的情侣、闺蜜团,女孩一个人,多少显得有些冷清。

一个人,不觉得孤独吗?

她开玩笑般地反问:“孤单不是人生的常态吗?”

年轻人为了梦想,在一米隔断里默默努力;

也有不少中年人,在柴米油盐中挤出时间拼命补课。

这位妈妈是一家IT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

生完孩子,她从家庭重返职场。

休整期并不算长,可等她回去,一起都变了样。

她像一个“外人”:

一些新发生的事情她不知道,来了几个新人,似乎能力都很强、待遇都很好。

面对家庭和职场的双重压力,她没有抱怨,而是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充电上。

“不学习、不进步,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

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

无数的人们,在挣扎,在奋斗。

成长,只能是一个人的事。

承受孤独,未必是一件坏事。

总有一段时间,人们需要自己陪着自己,找到那条属于自己的路。

2

遇见你,什么岁数都是最好的年纪

重庆南站边上有一个茶馆,是铁路退休工人的“聚集地”。

他们延续着年轻时的习惯,来到这里休息,打牌、下棋,一坐就是一天。


一位退休的大爷甚至直接提着刀、带着自家种的新鲜南瓜来和茶友们分享。

老茶客们常把自己专用的茶杯留在这里。

有一种说法,“如果你看到茶杯上落了一层灰的话,那就说明,你可能再也见不到那个老人了。”

有时,陪伴他们的,是故人;

有时,陪伴他们的,是故人的茶杯。

老人们的未来几乎一眼就可以看到头,年轻人,还在摸索他们自己的路。

一个男孩,和喜欢的女孩一起复读。

在学校附近的茶馆里,他们讨论着“人生大事”——高考志愿。

男孩想要一直陪着女孩。

女孩子打趣着说“不挨着也行”。

为了能在同一座城市读书,一本厚厚的报考指南几乎快被他们翻烂。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会有人一直陪你,但一直有人陪你。

总有那么一些人,从熟悉到陌生,从陌生又走向熟悉,来来往往:

朋友、恋人……极幸运的,能一直相伴,更多的,是渐行渐远。

你不知道,改天吃饭是哪天,下次再聚是哪次,以后有空是多久以后。

有些事儿一耽搁就忘了,有些人一不联系就从生活里溜走了。

如果真的没法再相见,那就真心感谢那段日子里的相互陪伴。

3

多给父母一些陪伴

有时,忙碌会让我们最亲近的人产生距离。

好在,总有一些特别的地方,特别的时刻,容我们修复关系。

在东北,最能聚集人气的地方是“澡堂子”。

一大早,一位父亲就带着一大家子来洗澡。

周末了,三代人都从日常劳碌中解脱出来,洗个澡,吃个饭,唠唠家常,舒舒服服待上一整天。

在一片升腾的热气中,三对父子“坦诚相待”。

似乎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才能比平日少了些拘谨和束缚。

男人说起自己的父亲:

小时候,他家还在农村。

父亲为了供他读书,骑着“倒骑驴”(三轮车)去城里卖粉条。

如今,他在城市成家立业,父母又为了孙辈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


年轻人忙于工作,总说自己“没有时间”。

可仔细想想,真正“快没有时间”的,是父母。

在重庆的交通茶馆,有一大家子人摆起了“龙门阵”。

女儿是这次聚会的发起人。

5年前,因为侄女在成都念大学,她把家里的7位老人也带去“耍”。

没想到,他们“开心惨了”。

从前,老人们不愿出远门。

理由无非是那些:

“乱花钱、耽误孩子们工作……”

可是,他们也想被自己的孩子陪着,看看这个世界,他们也有一份父母小小的“虚荣心”:

“我闺女带我出去旅游!”

45岁的女儿第一次意识这一点,才发现自己懂事得太迟了。

后来,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

女儿决定,每个月至少2次,带着老人们出去走走。

“玩嗨了”再回家。

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和父母的旅游、聚会甚至是见面,不知道还能有几次。

“我们总以为自己有的是时间,可是我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都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

我们和父母,“见一面,少一面。”

他们想要的,其实只是多一些陪伴。

4

不仅仅是陪伴,它还会治愈

石黑一雄在《无可慰藉》中说:

“身处一个科技爆炸、沟通无限的世界,我们感受到的,却是史无前例的孤独无助。

在全世界都可以社交起来的时候,我们却无法用最原始的方式获得真正的沟通。”

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反而是一些笨拙的表达,更容易让人的内心为之一动。

有时候,一只猫的陪伴,就能治愈一个成年人。

一位22岁的小伙子,从外地来到佛山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养只小猫陪伴自己。

他似乎找到了自己“奋斗的目标”:

给猫一个暖暖的窝、一顿香香的饭……

有一次,因为自己的疏忽,小猫从楼上掉下去了。

他一下子就慌了,还好4楼有个平台,保住了一条猫命。

他说,从前自己病了,有爸爸妈妈可以依靠;

现在,自己好像成了“大人”,猫受伤了、骨折了,能依靠的人只有他。

小伙子花了大价钱给猫治病,也因此经历了长达1个月的离别和等待。

终于可以接猫回家的那一天,他心里的一块巨石才落了地。

表面上,是他一直在照顾猫。

实际上,是猫在陪伴他。

很多人说,在生活的磨蚀下,每个人都不得已长出硬壳、藏起情绪。

可是啊,来自别人的一丁点温暖,都能渐渐把这份强硬化开。

比如,自习室里,上一个人留下鼓励自己的小纸条;

比如,深夜的末班公交车上,难得的安静中来自陌生人的微笑;

……

《纪实72小时》的制片人李洁,在拍摄这部纪录片时,他最大的感受是:

“感觉自己好像并不了解中国,但拍摄过程中总会有那么一两个故事,让你似曾相识。

然后你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你并不孤独,总会有你的同类。

父母、朋友、恋人……在你的大后方,总有一些默默注视着的、关切的目光。

即使没有,也有无数的人,和你一样,正在艰难地,一边负重前行,一边承受着孤独。

或许,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陪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