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點,撞見末班公交車上的女孩,我不敢說話”

村上春樹說:哪裏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這個時代,似乎每個人都活成一座“孤島”:

網絡上放飛自我、見面時自動“社恐”;

朋友圈三天可見;半夜分享一首歌曲、幾分鐘後又偷偷刪除……

中國版《紀實72小時》,悄悄拍下這種“孤獨”,以及,與它相對的“陪伴”。

它把鏡頭轉向我們身邊的角角落落:自習室、醫院、公交車站……

72小時不長,兩個白天一個黑夜。

72小時也不短,人生的起起落落,或許,就藏在平凡的某天。

1

成長,是一個人的事

凌晨1點,一位30多歲的女士剛剛下班回家。

她並不是個有野心的北漂,工作普普通通。

錢沒賺多少,倒是自己快被工作榨乾了精力。


很多時候,她選擇獨自坐夜班公交回家。

在這裏,“沒有打擾,沒人催促,也沒人評判。”

未來會怎樣,她難以預料。

也許過幾年,她還是在平凡的崗位上不上不下。

也許過幾年,她會回到老家,結婚生子。

至少,現在的她,還是有一點“不甘心”。

不是一定要完成什麼、賺多少錢。

只是,在這個城市裏,她還想再走幾步,哪怕是緩慢的、沒有結果的。

很多網友說,凌晨的末班公交車裏,最容易讓人情緒氾濫。

白天吞下的委屈,可以在這裏化成眼淚。

還好,深夜就像一個容器,可以包容所有。

大多數人都向往寬敞明亮的房間,但也有人花錢把自己鎖在不足1平方米的格子間裏。

這個供人“自虐”的地方,最近很火,官方名稱叫“付費自習館”。

合肥的一家自習館裏,女孩獨自學到深夜。

她是正在醫院實習的護士。

因爲4人一間的宿舍很吵,她在自習館訂下一個固定座位,一邊準備畢業論文,一邊複習考研。

她沒有背景、沒有家底、更沒有高出常人的天賦。

而且,她所在的行業裏,並不缺少比她聰明,還比她用功的人。

除了努力,她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

“只有更加努力,追趕那些更強的人,追求‘往上走’的空間。

相比一起來自習的情侶、閨蜜團,女孩一個人,多少顯得有些冷清。

一個人,不覺得孤獨嗎?

她開玩笑般地反問:“孤單不是人生的常態嗎?”

年輕人爲了夢想,在一米隔斷裏默默努力;

也有不少中年人,在柴米油鹽中擠出時間拼命補課。

這位媽媽是一家IT公司的人力資源主管。

生完孩子,她從家庭重返職場。

休整期並不算長,可等她回去,一起都變了樣。

她像一個“外人”:

一些新發生的事情她不知道,來了幾個新人,似乎能力都很強、待遇都很好。

面對家庭和職場的雙重壓力,她沒有抱怨,而是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充電上。

“不學習、不進步,很快就會被時代淘汰。

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

無數的人們,在掙扎,在奮鬥。

成長,只能是一個人的事。

承受孤獨,未必是一件壞事。

總有一段時間,人們需要自己陪着自己,找到那條屬於自己的路。

2

遇見你,什麼歲數都是最好的年紀

重慶南站邊上有一個茶館,是鐵路退休工人的“聚集地”。

他們延續着年輕時的習慣,來到這裏休息,打牌、下棋,一坐就是一天。


一位退休的大爺甚至直接提着刀、帶着自家種的新鮮南瓜來和茶友們分享。

老茶客們常把自己專用的茶杯留在這裏。

有一種說法,“如果你看到茶杯上落了一層灰的話,那就說明,你可能再也見不到那個老人了。”

有時,陪伴他們的,是故人;

有時,陪伴他們的,是故人的茶杯。

老人們的未來幾乎一眼就可以看到頭,年輕人,還在摸索他們自己的路。

一個男孩,和喜歡的女孩一起復讀。

在學校附近的茶館裏,他們討論着“人生大事”——高考志願。

男孩想要一直陪着女孩。

女孩子打趣着說“不挨着也行”。

爲了能在同一座城市讀書,一本厚厚的報考指南幾乎快被他們翻爛。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不會有人一直陪你,但一直有人陪你。

總有那麼一些人,從熟悉到陌生,從陌生又走向熟悉,來來往往:

朋友、戀人……極幸運的,能一直相伴,更多的,是漸行漸遠。

你不知道,改天喫飯是哪天,下次再聚是哪次,以後有空是多久以後。

有些事兒一耽擱就忘了,有些人一不聯繫就從生活裏溜走了。

如果真的沒法再相見,那就真心感謝那段日子裏的相互陪伴。

3

多給父母一些陪伴

有時,忙碌會讓我們最親近的人產生距離。

好在,總有一些特別的地方,特別的時刻,容我們修復關係。

在東北,最能聚集人氣的地方是“澡堂子”。

一大早,一位父親就帶着一大家子來洗澡。

週末了,三代人都從日常勞碌中解脫出來,洗個澡,喫個飯,嘮嘮家常,舒舒服服待上一整天。

在一片升騰的熱氣中,三對父子“坦誠相待”。

似乎只有在這樣的環境裏,他們才能比平日少了些拘謹和束縛。

男人說起自己的父親:

小時候,他家還在農村。

父親爲了供他讀書,騎着“倒騎驢”(三輪車)去城裏賣粉條。

如今,他在城市成家立業,父母又爲了孫輩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


年輕人忙於工作,總說自己“沒有時間”。

可仔細想想,真正“快沒有時間”的,是父母。

在重慶的交通茶館,有一大家子人擺起了“龍門陣”。

女兒是這次聚會的發起人。

5年前,因爲侄女在成都念大學,她把家裏的7位老人也帶去“耍”。

沒想到,他們“開心慘了”。

從前,老人們不願出遠門。

理由無非是那些:

“亂花錢、耽誤孩子們工作……”

可是,他們也想被自己的孩子陪着,看看這個世界,他們也有一份父母小小的“虛榮心”:

“我閨女帶我出去旅遊!”

45歲的女兒第一次意識這一點,才發現自己懂事得太遲了。

後來,父親的身體每況愈下。

女兒決定,每個月至少2次,帶着老人們出去走走。

“玩嗨了”再回家。

對於更多的人來說,和父母的旅遊、聚會甚至是見面,不知道還能有幾次。

“我們總以爲自己有的是時間,可是我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都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擊的脆弱。”

我們和父母,“見一面,少一面。”

他們想要的,其實只是多一些陪伴。

4

不僅僅是陪伴,它還會治癒

石黑一雄在《無可慰藉》中說:

“身處一個科技爆炸、溝通無限的世界,我們感受到的,卻是史無前例的孤獨無助。

在全世界都可以社交起來的時候,我們卻無法用最原始的方式獲得真正的溝通。”

信息爆炸的時代裏,反而是一些笨拙的表達,更容易讓人的內心爲之一動。

有時候,一隻貓的陪伴,就能治癒一個成年人。

一位22歲的小夥子,從外地來到佛山工作,第一件事就是養只小貓陪伴自己。

他似乎找到了自己“奮鬥的目標”:

給貓一個暖暖的窩、一頓香香的飯……

有一次,因爲自己的疏忽,小貓從樓上掉下去了。

他一下子就慌了,還好4樓有個平臺,保住了一條貓命。

他說,從前自己病了,有爸爸媽媽可以依靠;

現在,自己好像成了“大人”,貓受傷了、骨折了,能依靠的人只有他。

小夥子花了大價錢給貓治病,也因此經歷了長達1個月的離別和等待。

終於可以接貓回家的那一天,他心裏的一塊巨石才落了地。

表面上,是他一直在照顧貓。

實際上,是貓在陪伴他。

很多人說,在生活的磨蝕下,每個人都不得已長出硬殼、藏起情緒。

可是啊,來自別人的一丁點溫暖,都能漸漸把這份強硬化開。

比如,自習室裏,上一個人留下鼓勵自己的小紙條;

比如,深夜的末班公交車上,難得的安靜中來自陌生人的微笑;

……

《紀實72小時》的製片人李潔,在拍攝這部紀錄片時,他最大的感受是:

“感覺自己好像並不瞭解中國,但拍攝過程中總會有那麼一兩個故事,讓你似曾相識。

然後你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你並不孤獨,總會有你的同類。

父母、朋友、戀人……在你的大後方,總有一些默默注視着的、關切的目光。

即使沒有,也有無數的人,和你一樣,正在艱難地,一邊負重前行,一邊承受着孤獨。

或許,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陪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