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知之》

2021.1.24      佳豫

東方有佳人,豫雲聖賢道

幸福大先生,逍遙女作家

《未來學院》院長

《佳豫太空站》站長

豫見生命,綻放天性

因上精進,果上隨緣

《學而知之》(解讀論語第328天)

日經第665篇(陽貨第十七)

經典原文: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孔子到武城,聽見彈琴唱歌的聲音。孔子微笑着說:“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子游回答說:“以前我聽先生說過,‘君子學習了禮樂就能愛人,小人學習了禮樂就容易指使。'”

孔子說:“學生們,言偃的話是對的。我剛纔說的話,只是開個玩笑而已。”

我們可以看出,孔子在開玩笑的時候,也是教育。

孔子的弟子子游,那個時候在武城做邑宰,相當於我們現在講的縣長。那孔子到了武城,自然要跟自己的弟子見個面。

孔子用殺雞不用宰牛刀來比喻治理一個小小的武城邑,何須要用大道。

子游當時治理武城,可見他用的是大道來治理。教民以禮樂,使社會和諧太平,以禮治身,以樂調心。所以,孔子說這句話,實際上是含有讚歎弟子的味道。

孔子沒有直接誇他的弟子,而是用了比喻,他的用意在於不使弟子心生傲慢。孔子在玩笑中表示對弟子的讚賞,那弟子同老師在一起是非常的開放,沒有絲毫的拘謹。

老師當面很少讚歎我們,都是揹着我們讚歎,有好幾次都是別人把這個話傳給我的。

偃是子游的名字,子游在老師面前自稱名,這是表示謙恭。

看過一個關於我的視頻,通常在用我開頭的時候,就有一種傲慢心態。過去在長輩或尊長前,都是非常的謙虛,要自稱名,現在的人都不太講這個規矩了。

君子就是指在位的人,德行高的、地位高的、有福報的這些人。這些人學道後則愛人,愛人就是愛人民,也就是說,生起仁愛的心。

仁愛是性德,人人本具,也就是說誰都有。但是不學,就往往被自己煩惱和習氣障礙住,顯化不出來。

仁體現在: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通過學而知之明白宇宙的真相,明白人我是一體的。

有迷惑的人才會把這一體分爲二,分自分他、分人分我。所以就有人我的對立,自他的分別,那愛心就出不來了。能認識到一體就叫悟道,沒悟道還得學。

衆生就像身體裏的細胞一樣數不盡,從宏觀到微觀,從看的見得到看不見得,都與我們共存。我們不可能說多愛這塊細胞,不愛那塊細胞。

沒有說天生下來就註定是小人的人,在成長過程中,後天的教育以及接受的不良教育,污染變成小人。

君子是心懷天下的人,明白天下人跟自己是一體的;小是指心量狹小的人,只看自己跟自己是一體,頂多家裏面至親的人跟自己一體,頂多如此,再大一點就不行了,他打不開這個心量。

但是,學道總是有好處的,雖然大道未必能明白,小的淺道理還是能夠明瞭的。

跟小人講宇宙一體,他聽不明白,他也不感興趣,小人眼光短淺,只看到眼前利益,只考慮自己一身一家。

同時,他們也希望得到幸福,也希望得到快樂,所以,同他們講因果是最好的,起心動念之間都知道有因果,就不敢亂來,也就能夠明心見性。

儒釋道要合在一起學,正所謂: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一個人的自心和諧了,身心就和諧,家庭也就能和諧,小區乃至國家、社會都能和諧,最後達到世界和諧。

這就是大學之道(大人的修學之道):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禮崩樂壞,就是亂世。所以,禮是秩序,樂是和諧,以禮治身,以樂調心。用禮來制約自己的言行,用樂來制約自己的七情六慾。

可以看出孔子的教學非常的收放自如,沒有任何的拘謹感,快樂學習,所以弟子都跟他很親,在一起真的是一家人一樣。就像道禾的老師一樣,上課時幽默風趣,私底下和家人一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