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時,如何讓語言有魅力?

網絡上曾經流行過一個段子:

當你看到湖面上有一羣鳥飛過的時候,能吟誦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在那裏吵吵,“哇,好多鳥”;

當你去戈壁旅遊,騎着駿馬奔騰時,心中默唸“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而不是說,“落日好大,沙子好多”。

這個段子一經發布,讓衆多人都感到多讀書的好處。

讀書確實有好處,意境優美、用詞凝練的語言能讓人體會到吟誦者較高的修養和審美。但是你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未必所有人懂,但是“哇,好多鳥”,幾乎所有人都懂。

優美的文辭固然吸引人,但是如果平日與人溝通文縐縐,或者寫文章滿篇“之乎者也”,就未必那麼盡人意了。

畢竟,語言是用來溝通的,你說出的話、寫出的文別人聽得懂、看得明白,才能達到雙向溝通的目的。

美國作家T·E·休姆說,“語言就其本質而言,是一種公衆事物。”

既然是公衆事物,那麼公衆聽懂看明白才能真正發揮語言的作用。

因而平日交流時,最好說別人能聽明白的話(除非你不想讓別人懂),寫作也如此,不要掉書袋,要用別人能看得懂的語言寫。

簡單說,寫作時語言要簡潔、明白,接地氣,說人話,這樣的語言有魅力。

寫作中,如何讓語言簡潔、明白呢?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裏,作者介紹了讓語言簡潔、明白並且有力的方法。

01.詞語的運用

作者建議,在寫作時,儘量多使用動詞名詞,少用形容詞。

文案廣告圈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最好不用形容詞。經典的廣告中,幾乎看不到形容詞。

腦白金: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旺仔牛奶:再看我,再看我,再看我就把你喝掉。

紅牛:渴了累了,喝紅牛。

益達口香糖:關愛牙齒,餐後嚼兩粒益達。

粥左羅在《學會寫作》一書中這樣形容形容詞的:

“它(形容詞)華麗,空洞,只能用來修飾句子,做不了主幹,成不了主角。它可以到處修飾,傍誰的肩,都親暱,有青樓氣。”

也就是說,形容詞給人很豐富的想象空間,在表達時容易觸發人的想象,不利於自己準確表達觀點。

比如“我看到一個漂亮的女人”看到“漂亮”,你想象出這個女人的樣子嗎?

比如你說“江南風景秀麗,景色怡人”。你能根據“秀麗”“怡人”想象到具體的江南美景嗎?

形容詞比較含糊,不利於清楚表達自己觀點,儘量少用。

名詞告訴我們“是什麼”,動詞會告訴我們“怎麼樣”

比如:“我看到一個長頭髮,白皮膚,個子1米7的美女。”這樣你腦中是不是有了具體的畫面?

“江南有小橋流水,有古道長亭,有亭臺樓閣,有飛檐清湍”,這樣,江南的風景是不是呈現在你面前?

在寫作中多使用名詞和動詞,既能準確表達觀點,也可以讓讀者有畫面,從而印象深刻。

02.句式上化長爲短,長短結合

舉個使用長句的例子:

信息時代,人工智能、網絡信息、電腦等電子產品的使用超越了人類,人類的的智商,人類的知識積累量,甚至人類的反應速度都明顯滯後很多。

修改爲短句1:

在信息時代,人工智能的智商遠遠超過了人類;網絡信息鋪天蓋地,知識量遠超幾代人的積累量;電腦的反應速度,能夠趕上最優秀人的反應速度。

修改爲短句2:

人工智能,聰明過人;網絡信息,知識過人;電腦反應,敏捷過人。

上面那段話表達的更清楚、明白呢?

作者說,“通過拆分長句,使文章更清晰。”“而且短句蘊含着強大的力量,好的短句(三到五個詞)能迅速抓住人的眼球,偶爾使用能爲文章增加一份靈動。”

當然,長短句要搭配使用,錯落有致,從而能創造出起伏錯落的風格。語言如同音樂,時而舒緩,時而高亢,這樣聽起來才動聽,也能打動人。一味的舒緩,讓人犯困;一味的急促,讓人心累。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從古至今,很多寫作者都在語言上下功夫。雖然,一下子改掉我們常用的語言習慣不公義,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微小的一點出發,來刻意改正,刻意練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