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2021新作《棄貓》,短短三萬字,可能是他目前最大膽的作品

《棄貓》很短,短到不需要聚精會神,不到四十分鐘就可以看完全書。

朋友買了這本書,把它放在其它書中,顯得很不起眼,尺寸、厚度和正常書籍相比都有些寒酸。

原諒我用“寒酸”這個詞,就像除夕夜之前家家戶戶掛起了大紅燈籠,而自己家門口只是一個在冷風中搖擺的紙燈籠。

村上著作無數,以我的瞭解,他不可能爲了稿費和銷量出一本三萬字的薄書。果然如此,村上春樹在書封上寫了這樣一句話:“我拼了命把它寫了出來,作爲寫作之人的一個職責”。

據瞭解,《棄貓》原文在日本某著名雜誌社發表,一經面世就在島國引起極大的轟動。

而村上古稀之年,能重新回頭正視一些別人不敢觸及的問題,以及重新換了譯者,不再是林少華先生和施小煒先生,而是一位叫燁伊的女性譯者,大有一種一切翻篇重頭再來的架勢。

01

《棄貓》由自己童年的回憶開始,和父親一起出門拋棄一隻貓,不曾想,貓已經先入他們之前回到家裏,不由得讓人驚歎。

村上從棄貓這一小事入手,寫到自己的家世,進而寫到自己與父親的關係,以及父親經歷中日戰爭的過程。

可以說,中日戰爭是日本作家避之不談的歷史素材,日本當局不承認南京大屠殺,肆意篡改中小學生教材,參拜靖國神社,這一系列騷操作,有着很複雜的原因,不敢也不願正視歷史是其一。

而此時村上春樹站了出來,通過父親服兵役,寫到了中日戰爭及南京大屠殺,可謂充滿着正義感和十足的勇氣。

華人女作家張純如寫了一本《南京大屠殺》,史料詳實,讓人憤慨。她多年被日本及世界各地的右翼勢力所恐嚇,最後自殺而亡。

而村上春樹此舉,一石引起千層浪,如此真誠,不得讓人佩服。

02

村上春樹與父親的關係並不怎麼好,十幾年從未聯繫。在他的書中很少提起父輩,他的很多小說中的主人公也似乎看不到父母的影子。

最爲明顯的是《海邊的卡夫卡》中,男主人公和父母決裂,逃出家門,這無疑有他自己的影子。

村上首度公開自己與父親的關係,也首度對外界承認,父親曾是未參加南京之戰的侵華日軍。他說:“聽聞這一事實,我一下子鬆了口氣,有種卸去一塊心頭大石的感覺。”父親沒有犯下惡行,自己的悔疚便會少一分。

但父親在戰後總是誦經,他說爲了死在戰場上的友軍,和當時敵對的中國人。從村上父親這一角度,他個人對戰爭的反思和懺悔極多,這從某種程度也促發了村上本人對戰爭真實性的瞭解,激發了寫作欲和正義感。

《棄貓》對於戰爭的反思極爲深刻,村上春樹認爲,每個人都應該正視歷史。“其內容讓人多麼不愉快,多麼不想面對,人還是不得不接受它爲自己的一部分。假如不是這樣,歷史的意義又在哪裏呢?”

日本人最爲缺乏的就是正視自己暴行的勇氣。

村上春樹認爲,無數的戰爭都是由無數個父親這樣普通人的構成,以支撐起整個時代的不幸,戰爭到底是什麼,是砍頭還是侵略,還是爲了達成目的,無視一切無畏平凡的犧牲。

德劇《我們的父輩》中有這樣一句引人深思的話,個人認爲可以對《棄貓》的思想做一準確概括:“三年前,我們開始對東作戰,我們當時認爲是爲了拯救我們的人民,相反我們卻給千百萬無辜的人帶來了死亡、痛苦和毀滅,過去我們被視作是英雄,如今卻是殺人犯。”

03

衆所周知,村上春樹是愛貓人士,也是善用隱喻的高手。

棄貓是一個童年的小小回憶,父親從小被祖父送到寺廟,後面又莫名奇妙的回來,某種意義上,父親不也是一個棄貓嗎?

而村上春樹,和父親情感疏離,成年後遠走他鄉,對於故鄉的自己,作爲父親的兒子,作家自己不也是一隻棄貓嗎?

參與戰爭的將士,死亡於異國的土地上,灑盡熱血,那些無名英雄,可再也回不到祖國的懷抱,不也是被戰爭遺忘了的棄貓嗎?

回到故土像父親一樣的平凡士兵,沒有軍功和勳章,混入平凡生活泯如衆人,如果不提誰也不知道是侵華日軍,不也是更深意義上的棄貓嗎?

村上春樹在最後說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一隻貓爬上樹梢之後,再也消失不見。我的腦海裏總會浮現一個日本士兵跨過鴨綠江畔,變成異國的亡魂,再也不能歸來。

村上在書中說了一個道理“下去比上來難得多”,可以理解爲,遺忘戰爭帶來的傷害比經歷戰爭更讓人痛苦。

戰後士兵所經歷的內心創傷,往往是更爲嚴重的二次傷害。正如他所反思的那樣:“(戰爭)這有可能殺死一隻貓,有時也可能殺死一個人。”

最後說一句題外話,這是村上春樹除了《地下》《神的孩子全跳舞》之後,時隔二十年重新關注現實,這次只不過是在危險邊緣的小小試錯。

個人認爲,他還會有更爲重要的現實作品面世,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