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媒體人怎樣纔能有網感?首先請提高你的“新媒體情商”|德外薦讀

很多傳統媒體人做新媒體,就像年輕人談戀愛,有些男生會因爲自己各種低情商的行爲,讓原本要萌芽或是擦出火花的愛情走向絕路。“低情商”的行爲不僅讓別人感到尷尬,也會讓自己覺得茫然:做了這麼多,怎麼沒有流量,沒有熱搜,沒有平臺願意發,怎麼感覺自己在做無用功呢?!

傳統媒體人如何提高在新媒體上的情商?這10條建議或可帶來一些思考。

打破以自我爲中心的認知習慣

這是一個通病。

絕大多數新聞從業者都認爲自己比平臺、比算法更瞭解用戶認爲自己精心創作編輯的視頻、稿件用戶愛看,因爲“我”是專業的,因爲“我”是有審美的,因爲“我”受過系統的採編訓練,因爲大量事實證明,“我”的經驗能成功。

這種以“自我爲中心”的習慣,在新媒體上會水土不服。

琢磨技術、琢磨算法、尊重平臺運營纔是“高情商”的做法,別以爲把自己的方法嫁接到新媒體就能成功。我們必須“忘了”自己所謂的優勢、經驗和思維定式,如果忘不了就很難用互聯網思維想問題、用新媒體規律辦事。

這是意識上的融合,最難,最難。

社交平臺不是新聞平臺

在社交平臺上,新聞對於絕大多數用戶來說,不是剛需,娛樂和體育才是,但新聞未必是。新聞只是社交平臺上很小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吸引用戶、增加用戶黏性的一張牌,而不是全部。社交賬號也承載不了一個媒體的發稿任務,用戶沒有那麼大的需求。

新聞是媒體號的戰略根本,但不是戰術上的全部。

內容+運營爲王

重內容、輕運營,是很多傳統媒體的軟肋。傳統媒體人如果理解不了運營的價值和規律,平臺就做不大。其中,最需要提高運營意識和流量意識的是“前期部門”。

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對於一位電視編導或者記者來說,以前的工作狀態,通常是熬了兩個大夜,等到片子送到播出線準時播出,自己的任務就算徹底完成了。但是,對於新媒體來說,電視播出那一瞬間,或者說一條視頻稿發出後,新媒體上的運營工作纔剛剛開始:熱搜話題怎麼設計?網友互動怎麼設計?碎片化的小視頻怎麼製作?其他平臺的分發怎麼更專業?怎麼推廣更好?要不要做一張海報……如果是重磅內容,這些平臺的編輯會替編導“操心”,但如果只是平常的內容(指的是表面看沒啥流量),平臺編輯手頭又很忙,那在運營上這條就會是1分。

內容和運營是相輔相成的,可以理解爲乘法關係。內容是100分,運營得好,也能有100分,100×100,就是1萬分;運營得不好,就是1分,100×1,還是100分。運營出色,事半功倍。

運營意識需要記者前期和編導策劃初期就要帶入的,不是給新媒體供稿就算融合了能在供稿前和供稿後爲運營提供智慧或是“喂料”,才能爲王。

內容被重新定義

前幾條都在說“內容”,是因爲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內容”已經不是新聞理論中所說的“內容”了。新媒體上,“內容”首先要符合用戶需求、傳播需求和社交需求,要時刻觀察用戶的反饋,甚至,發送的時機都是“內容”的一部分。

新媒體上的“內容”,是被重新定義的。具體怎麼定義?其實也沒有標準答案。但有些規律可以總結。比如,新媒體傳播的核心是情緒傳播,那就要在專業層面允許的前提下,適度迎合受衆心理滿足點,情感和態度就必須是內容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再比如,服務性的內容很受用戶歡迎,那知識分享、專業型內容,也是內容生態的新生力量。

所以常說我們做的是泛資訊,這個“泛”字,彈性很大,傳統定義的“內容”只是泛資訊的一部分。

別再樂觀“內容”優勢了

“內容”是傳統媒體的優勢,傳統媒體也一直強調和堅守“內容爲王”。但與新媒體相比,傳統媒體在內容的速度、深度、銳度以及內容的含金量方面,對於用戶是否更有吸引力,是要打問號的。

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對“內容優勢”的理解不能太窄自身長期積累的公信力、政府資源以及圖文音視頻資源匯聚能力,都能強化自己的“內容優勢”,這些優勢也是互聯網公司、自媒體無法超越的。

一條視頻供給所有平臺是無效的

一條視頻稿件希望所有社交平臺播發,這種供稿嚴格說是無效的。不瞭解平臺屬性生產內容,只會事倍功半。

最起碼要了解的:抖音是小視頻平臺,流量高內容屬性強、音樂屬性強;微博熱搜是重要流量入口,影響力大,有新聞屬性;快手受衆下沉,奇聞軼事流量高;今日頭條新聞屬性強;B站內容屬性強,知識型、專業型內容吸粉。

如果是重點內容或高流量內容,平臺編輯會做“二次加工”,分發給抖快或者兩微。如果就是普通供稿,那社交平臺基本不願分發,發了只會給自己的各個平臺減分。

“短視頻”種類多,邏輯大不同

短視頻平臺屬性不同,導致短視頻各種類的邏輯也截然不同,千萬別混爲一談。

隨着小視頻的崛起,資訊視頻也逐步小視頻化。新聞小視頻更像是圖文的2.0版,瞬間視頻15秒成爲標準,故事類的1分鐘成爲標準。不是所有視頻都適合碎片化,不是什麼視頻都能發抖音快手。

長視頻,暫且定義爲5分鐘以上的視頻,屬於IP邏輯,相當於在做一個欄目,在做一個品牌,用戶觀看時有一定儀式感。

1分鐘—5分鐘的視頻,是標準的短視頻,做起來最難。這部分每個垂類、每個賽道玩法都不一樣,我們還是以電視媒體常說的“片子”來說,如果按長視頻的方式來建構,除非故事和噱頭很好,否則用戶的完成度可能會非常低;如果按小視頻的方式來建構,就需要敘事和拍攝非常到位,對編導要求極高。

要做就做“爆款”

兩微一抖一快、頭條、B站……每個平臺漲粉都有一條必經路徑——做爆款。

我們很多工作有時候陷入到“僞良性循環”中,看似始終在生產很有流量的內容,但是一般流量滿足不了漲粉這一基本需求,只有超級爆款才能破圈,纔能有傳播力、影響力,才能帶來粉絲。除了保住基本盤,在掌握平臺流量的規律後,不妨把精力就投入到策劃中,聚精會神研發爆款,當然,也要允許失敗。

怎麼做爆款?我也不知道,只能說點知道的,爆款的一般規律:

1)  選題要有想象力,不要模式化,要建立與時代背景的關係;

2)  要有好故事,最好是鮮活的細節,不要堆材料;

3)  適當輸出價值觀;

4)  建立共情效應,讀後看後有共鳴感,但別過度共情;

5)  人格化表達、高效率表達,別有廢話;

6)  適度迎合平臺,形式感要適當迎合熱門玩法;

7)  海報和視頻是最有流量的,因爲這兩類最適合藝術化加工,能承載共鳴點,但切記,別做得像“片子”,要做視頻產品。

爆款可遇不可求,只能每條圖文、視頻都按爆款的要求去打造,才能在機會來的時候把握住。

追求高大上是一廂情願的

很多媒體人,有情懷有追求,但一般也存在兩個“不適應”。

第一個不適應,內容追求“高大上”。文章寫得再好,片子拍得再美、剪得再精緻,但抓不住用戶的“痛點”和“共鳴點”,再“高大上”也難以吸引人。不是說不追求“高大上”,而是要足夠接地氣的“高大上”。

第二個不適應,定位追求“高大上”。互聯網時代,精英用戶是少數,絕大多數用戶都在三四五六七線城市,我們的內容定位和客戶端用戶定位,應該也是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在吸引足夠多的用戶的基礎上再細分精英用戶。

“副業”心態“玩”不好新媒體

記得有次直播,我們同事聯繫記者做新媒體直播,想先溝通下內容,記者的回答挺有意思:等我先把正事辦完,頻道連完了就給新媒體連。

這就是“副業”心態新媒體對於很多傳統媒體的老師來說,不是“正事”,這裏沒有要責怪的意思。

在新媒體上,一定是把新媒體當成樂趣,“玩”兒起來的人,纔能有爆文爆款。做得吭哧吭哧,通常反而火不了。所以,用心地“玩”新媒體,是最好的狀態。

這十點,可能會有讀了之後有點懂,但又什麼都沒學會的感覺。

這就對了,新媒體沒有固定的套路,培養自己的網感總結出符合自己的新媒體方法論,就可以了。

編者按:

來源:CMG觀察;

作者:銀角大王;

內容有刪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