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完美婚姻關係需要不平等 原創聲明

俞平伯給《浮生六記》做序,把這本書狠狠的誇了一下。大概的意思是說這本書不爲出名而寫,也不爲圖利而寫。無酸語,贅語,道學語,所以好。這個評價大體上說是不錯的。


但接下去,俞平伯又說自古好文章都在不離不著之間,《浮生六記》“雖有雕琢一樣的完美,卻不見一點斧鑿痕,猶之佳山佳水明明是天開的畫面,然彷彿處處吻合人工的意匠。”俞平伯的意思簡直就是陸游說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這就有點過了。《浮生六記》寫的不錯不假,但是沒有俞平伯說的那麼誇張。

還是林語堂說的更誠懇些,他說:“陳芸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

我以爲林語堂說了實話,《浮生六記》被文人推崇,文筆其實還在其次,關鍵是這些文人都幻想着,或者是希望着有一個陳芸這樣的老婆。


中國人的婚姻質量低,除了有這方面的調查報告做證據外,離婚率高,無性的婚姻增多,不想結婚的人增多,都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婚姻中男女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問題,而沈復和陳芸這樣的夫妻關係纔是婚姻質量的保證。

所以,我們換一個角度讀《浮生六記》,來研究一下完美的夫妻關係應該是什麼樣的。


沈復的老婆陳芸,是他母舅陳心餘的女兒,和他同歲,比他大十個月。兩個人早就認識,說起來算得上青梅竹馬。沈復十三歲那年,主動和父母說要娶陳芸爲妻,父母同意了,所以兩個人雖然算不上現在意義上的自由戀愛。但是算得上是自主婚姻。

婚姻的基礎不錯。

再看看陳芸的長相:削肩長頸,瘦不露骨,眉彎目秀,顧盼神飛,唯兩齒微露似非佳相。一種纏綿之態, 令人之意也消。

長的雖然算不上國色天香,但也當的起小家碧玉,雖然牙不大好看,但是“氣質”有纏綿之態,也是讓人望而生憐。

陳芸的模樣也說得過去。

看沈復記載兩人的新婚之夜:花燭之夜,洞房裏只剩下沈復和陳芸兩個人,蓋頭揭開,兩人相視嫣然。之後兩人比肩調笑, 恍同密友重逢。 戲探其懷, 亦怦然作跳, 因俯其耳日: “姊何心春乃爾耶?” 芸回眸微笑, 便覺一縷情絲搖人魂魄; 擁之入帳, 不知東方之既白。

可見陳芸性情也好,並不迂腐。


好的婚姻有這些就夠了嗎?還差得遠。

陳芸四歲爹就死了,除了她媽以外,還有一個弟弟。家裏是很窮的。陳芸稍微大一點,就做“女紅”養家,不光能讓家裏三口人喫飽飯,而且還供她弟弟讀書,“克昌從師, 脩脯無缺”

陳芸的生活能力是很強的

而且在這樣的生活壓力下,陳芸不光自己學會讀書識字,會做簡單的詩,而且非常的熱愛生活,“案頭瓶花不絕”, 靜室焚香,她會““以沉速等香, 於飯鑊蒸透, 在壚上設一銅絲架, 離火半寸許, 徐徐烘之;其香幽韻而無煙。”

即便在窮困中,陳芸對人生依然是熱情而執着的。對生活的追求,是審美的。

除了個人的素質外,好的婚姻關係,更多的是體現在處理夫妻關係上,來看看陳芸對沈復的態度。



沈復小時候家境不錯,他自己說是“衣冠之家,居於滄浪亭畔,天之厚我也。”他爹是給人做幕僚的,他自己雖然從十五歲起跟隨名師讀書,可是不知道是無心舉業還是學路不暢,總之後來他也是走他爹的路,給人以做幕僚爲職業謀生,中間還曾幾次經商,但是都以失敗賠錢告終。

貧賤夫妻百事哀。可陳芸和沈復不是。這裏的原因是什麼呢?

沈復出息不大,陳芸從來不逼其上進。

家庭經濟困頓,陳芸勤儉持家,料理生活。沈復說:“餘之小帽領襪,皆芸自作。衣之破者,移東補西,必整必潔。”

沈復與朋友“終日品詩論畫”,陳芸“拔釵沽酒,不動聲色,良辰美景,不放輕過”,家裏都沒錢了,陳芸沒有抱怨,把自己的金釵賣了,打酒給他們喝。

沈復曾經有一段“連年無館,三日所進,不敷一日所處”的日子,三天賺的,不夠一天生活所需的情況下,陳芸生病了也拖着不看醫生,而且抱病刺繡,趕製心經,就爲了家裏的生活能有好轉,給沈復減輕生活的壓力。

就算是窮成這樣,陳芸也從來沒有和沈復抱怨過。還約定要生生世世做夫妻。


有一次衆人遊園,爲沒有酒喝而惆悵,陳芸陳芸想到街頭有賣餛燉的人擔鍋竈等器具, 就僱人把鍋竈弄來, 方便煮茶和蒸酒。在她的操持下,衆人遊南園盡興而歸。

陳芸不光女扮男裝陪沈復出去遊玩,而且在沈復和陳芸與朋友素雲在太湖之上的萬年橋遊玩時,竟然把素雲推給沈復一起嬉戲。我們看下沈復的描寫:

素雲捶沈復的肩,撒嬌說:“你罵我那?”

陳芸出令日:“只許動口,不許動手!違者罰大觥。”

素雲量豪,滿斟一觥,一吸而盡。沈復說: “動手但準摸索, 不準捶人。”

芸笑推素雲到沈復懷裏,說:請君摸索暢懷。

玩的如此開心。

不光如此,陳芸還積極爲沈復張羅娶妾。

以上這些讓我們看到,陳芸有修養、懂禮貌,追求生活情趣,而且對自己的丈夫從不抱怨----哪怕是在社會極其困頓的時候。沈復是個出息不大的男人,但陳芸和他是恩愛夫妻,她從來不逼他上進,還積極爲他謀劃二房。就算是貧病交加快要死了,口中還唸叨着有來世,要生生世世和沈復做夫妻。(所以你明白爲什麼文人推崇浮生六記了吧?)


這就難怪陳芸死後,沈復“張燈入室, 見鋪設宛然,而音容已杳,不禁心傷淚湧。又恐淚眼模糊, 失欲所見,忍淚睜目,坐牀而待。撫其所遺舊服,香澤猶存,不覺柔腸寸斷,冥然昏去。轉念待魂而來,何遽睡耶! ”了。

設想一下,假如沈復收入穩定,也不需要大富大貴,衣食豐足就可以了。那他兩人的婚姻就徹底美滿了。因爲陳芸說“布衣暖, 菜飯飽” , 就是“煙火神仙” 般的生活。她的理想也只是:“買繞屋菜園十畝,課僕嫗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畫我繡,可樂終身。”

中國有一句俗語,叫做“夫唱婦隨”,道出了婚姻的本質。


以前人,結婚靠的是父母決定,媒妁之言。雖然造成了很多婚姻的悲劇,但是也成就了不少相濡以沫的夫妻,要害就在“夫唱婦隨”這四個字。

現在是自由戀愛,但是自由戀愛的婚姻,結果卻不見得好。細想起來,道理也很簡單,戀愛無拘無束,婚姻卻需要規矩。愛情最講平等,而婚姻意味着組成家庭,家庭是最小的社會組織,任何組織都必須不平等,否則組織就要爭鬥不休。

把一對崇尚平等的男女,扔進婚姻裏,只要有力氣,他們就會廝打,爭吵,互相不服氣。

《浮生六記》給人的啓示就是:理想的婚姻,除了基本的經濟條件外,更主要的就是要明白婚姻關係中,一定要不平等,要麼“夫唱婦隨”,要麼“婦唱夫隨”。

誰隨着誰不重要,重要的是核心只能有一個。


原創聲明

此文系本人原創,發佈於互聯網各平臺,署名“講故事的北京人”或“吳公子燎”。個人轉載內容至朋友圈和羣聊天,無需特別申請版權許可商用請先取得授權,謝絕“洗稿”。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愛心❥(^_-)三連發:點贊,在看,轉發!感謝你的支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