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人生問題(一):如何升級認知

前情提要

回顧《四個人生問題》中第一個問題:

“升級認知”是一個熱詞,各類知識服務平臺、網課、聽書都在講,當然,它確實是第一要務。如果不升級,就走不出自己幾十年來形成的觀念體系思考。不過現今最多見的情況可能是,人們以爲自己一直在升級,實際還是在以前的體系裏做改變。

人是非常容易被頭腦中的根深蒂固的基礎概念所裹挾的。就好像人在夢境裏持續學習、工作,每日精進,但是無法改變夢境本身,而從睡到醒的變化,纔是另一個改變,這種改變纔會帶來世界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的答案叫“改變的改變”,指的就是這第二種改變。

終身學習的人很多,但真正觸發了改變的改變的人有多少,轉化率不得而知。

註明:這個系列着重講觀點,輕度論證。希望大家不要抱着學習知識的心態來看,感受+頓悟即可,希望能提供一些新的角度,引起一點啓發也好。使用的概念體系依舊以西哲爲主。

WHY:爲什麼要升級認知

這麼抽象的問題,如果再不解釋原因估計大家很難看的下去。那就從實用主義的角度回答一下:

1. 優化工具理性,讓其更理性,有助於更好解決外部世界問題。

好比升級電腦操作系統,如果不升級,存的東西越來越多,就跑的越來越慢。

最關鍵的是解決系統間的“代差”,也許很多人都用ios、Android了,你還在用Symbian,運行原理都不一樣,簡直就是“智能”和“非智能”之間的差距。

2. 構建價值理性,解決“價值”範疇的問題。

這是科學永遠無法觸及,卻又對你的人生起到決定性作用的終極問題。包括所謂的“人生意義”問題也屬於這個範疇。

當然,你也許以爲你早有答案,不過“抄”來的答案,和自己求解後的主動選擇,有着天差地別,是靠應激反應活着的低等生物,和靠理論與效驗活着的高等生物,這麼大的差別。

話說的一點不絕對。

要知道,所有的“答案”都是在無數“前提”的約束下推演出來的,這些前提又是在一整套邏輯自洽的概念體系之下才爲“真”的,而這一整套概念體系本身又都是一堆建立在虛空之上的本質爲“假”的命題,它們所指向的更廣闊的、無法僅用語言表達的經驗世界,那裏纔是你的真實。如果你想抵達那裏,“答案”只是鑰匙,不追溯它的前提、前提的前提、前提背後的概念體系,就無法整頓你頭腦中混沌的經驗世界,經不起追問的你,仍會心生困惑。

NLP——理解層次模型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當前的認知水平呢?想找一個工具其實挺難的。佛陀說,修煉有八萬六千種法門,適應衆生不同人的習性。在思想世界中,本質上沒有“真貨”,大家其實都是選幾招適合自己的,然後“借假修真”,最後登岸棄之。不過西方大神們給出的攻略有一個好處,就是大部分是結構化、可視化的,雖然能不能渡你登岸不好說,但好處的是能用語言表達。反正,總比那些既不能用語言表達,也無法證明能不能登岸的攻略,略強一丟丟,比如我要是告訴你“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那麼就沒法繼續愉快的聊天了。

我選的這個表達工具叫NLP(神經語言程序學,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雖然這玩意是“非科學”,但是裏面有一個經驗總結出來的模型我很喜歡,叫“理解層次模型”,雖然很俗,會拉低文章的逼格,但解釋力強、易懂,所以還是用它了。

理解層次模型講的是我們的大腦在處理任何事情的時候,都分爲六個層次,從低到高分別是:

環境、行爲、能力、信念&價值、身份、精神。

熟練運用不同層次思考的人,通常會體現出不同的思想狀態,我先一一道來,你可判斷一下自己在哪個層次。

(1)環境層

“環境”指所有身體以外的外界的條件,世界上的種種人、事、物、時、地、金錢和設備等都屬“環境”。這種層次的思考方式就是“都是外部環境決定的”,外號就不說了。

(2)行爲層

這個層次所指的是“做什麼?”、“有沒有做?”,思考方式是“我應該怎麼做”,外號“行動派”。

(3)能力層

這個層次涉及到一個人怎樣認識自己能有的選擇,每一個選擇都是一份能力,故此選擇越多,能力越大。思考方式是“用什麼方法解決?方法總比問題多”,外號“戰術家”。這個層次是用普通學習方法能修煉到的最高層次,基本上,在社會中“求存”的問題不大了。

(4)信念&價值

在每天的生活裏持着一套信念和價值去處理每一件事。思考方式是“爲什麼做?有什麼意義?應該是怎樣的?對我有什麼好處?”,外號“戰略家”。

也許你發現了,常說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就是這個層次,只不過,大部分人在經歷人生某一個階段之後,這些就成爲了被“寫死”的一段底層程序,不怎麼改動了。

(5)身份

很俗套的“我是誰”的問題,思考方式“因爲我是誰,所以我會…”。

注意,身份不是角色,角色是社會關係賦予你的,身份是自己選擇的。

羅曼羅蘭說“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生活的本質,並且仍然熱愛它。”

弄清一切又主動選擇了身份的人,會迸發出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生命力,因此,外號叫“覺醒者”。

(6)精神

弄清了我與世界上其他人、事物的關係,並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思考模方式“活着就是爲了…”,外號“領袖”、“教主”、“頭領”之類的,我隨便起的,大家應該一下子就明白了。

雖然這個框架感覺有點粗糙,但是道理大概是這麼一個道理,至少我們可以對號入座一下。

前三層是比較容易突破的,不斷積累知識就可以。從第四層開始,你之前積累的所有知識,你以爲你明白的所有問題,它們的“前提”都必須出現,需要被拿出來吊打,而且,還要配套更高級的思辨工具。一旦你觸及到它,你的世界可能會顛覆,就是進入到那種“看山不是山”的狀態,直到新的體系形成纔會慢慢穩定。表面上看是在梳理邏輯世界,實際是在梳理你一團亂麻的經驗世界,所有的問題,都必然先在邏輯世界有一個假答案,然後纔會在經驗世界裏應一個真答案(你自己確信爲真)。真答案,又直接指向了現實物理世界。而到了最後兩個層次,已經進入了“信仰”的領域,直白點說就是一種“自我洗腦”,所以是否要入坑,那真的是一種“縱身一躍”的決定了。

當然,如果你因爲某些宗教或者什麼原因,覺得自己毫不費力的已經有了四五六層的答案,那麼還是希望你能懷疑和追問一下,這些答案到底是你自己充分調查、思考之後的理性選擇,還是被人“植入”的呢。

好了,第一章就此結束,why的問題已經回答完了,至於要不要升級認知,就看每個人自己的選擇了。

其實話說回來,雖然叫“升級”,但是這玩意並不是一種“進步”,而是一個“深坑”。如果你不會偶爾心生竇疑,不會抑制不住“求真”的衝動,不會午夜夢迴時感到內心空虛,其實在第三階段待著就挺好的了。爲什麼非要到第四階段瞭解世界真相?爲什麼還要再自我洗腦進入五六階段?可能就是沒事閒的喜歡自虐。

記得哲學家克爾凱郭爾得到一個結論:我們無法依靠邏輯和知識來確認信仰是否是真的,只有勇敢地縱身一躍纔有可能跨過這道鴻溝。當然這其實是一種冒險,因爲我們並不知道這一躍的結果是達到彼岸,還是跌入深淵。但更痛苦的是,許多人甚至連目標都沒有,也就不知道躍向何方了。

縱觀人類思想史,很有趣,很多東西方前輩高人稍微一思考,就會發現全息世界的bug,然後又分別給出了自己的攻略。有的是直接無視,繼續低頭好好打遊戲,有的則是陷入虛無和懷疑,有的要成神,有的又只想尋求自我解脫。反正攻略挺多的,你可以看,也可以不看,who care。

不過不論如何,這種事情就別指望抱“科學技術”的大腿了,退一萬步說,就算我們活在全息世界,也無法用物理學證僞,因爲造物主似乎是一個編程高手…

比如光的波粒二象性,在不觀察的時候是波,一個函數就能模擬,在觀察的時候纔會變成粒子,就好像遊戲裏,無論場景多宏大,永遠只渲染你看到的這一屏圖像就行了,這叫“最優化原則”,多麼高明。

如果你想通過無限放大像素,來提高系統運行負擔,也是難。目前,人類最好的顯微鏡只能觀察到“納米”,和人家設定好的最小長度“普朗克長度”還相差10的26次方。而且系統還有保護機制,理論上,如果你想要強行觀測普朗克長度的物質,必須製造一個黑洞,拿到結果之前周圍物質都會被吸進去了…

有點扯遠了,囉嗦半天,下面要開始給方案了。

二. HOW:改變的改變

如果認真讀完第一章,而且還信了,那麼相信你已經被我解構的差不多了,下面開始建構吧。

首先先把上面說的這個世界那個世界的模型全貌給出來,這樣纔有的聊。

假設…(假設是默認前置條件,後面默認省略了不提了,以免老提醒你這些都是“假”,總齣戲就不好了)

其實你面對的是三個世界:

  • 現實世界:代表絕對的真實,它始終是物理的,客觀的。

  • 經驗世界:它是你感知到的世界,對你而言絕對真實,但是它是存在於心理上的、主觀的。裏面自然也包含了由語言符號構成的邏輯世界。

  • 主體間世界:它是由人們的主體觀念形成的,是邏輯的,可語言的,但對現實和經驗世界又能造成切實的影響。比如公司、國家、法律都是這個世界的產物。

PS:沒錯,就是哈貝馬斯

認知升級,首先肯定是隻能升級經驗世界,怎麼升才能改變它呢。

首先,系統硬件肯定動不了。

你的感觀直覺獲取經驗,理性運用邏輯加工成抽象的知識,這些都是先天機制,頂多提升提升記憶力,多存點,好好訓練邏輯,算的快一點之類的。但是還達不到那種“換擋”的效果。

其次,排除積累更多經驗或學習更多“知識”。

持續學習的人很多,每天瞭解各個學科的知識,但是爲什麼究其一生也只能成爲一兩個領域的專家呢?因爲每個“知識”都是以信息形態傳播的,你需要以它爲框架,對現有的經驗進行整頓,再結合實踐、案例不停的輸入輸出打磨,內化形成一種自動化的“認知模塊”,才能算真正意義上掌握它(這其實就是機器學習的原理)。所以大部分人對“知識”只聽不用,絕大部分會gone with wind。

當然,也包括那些市面上販賣的“思維模型”,只要是能用語言表達的,也不過就是更抽象一點的知識,或者是思考術領域知識而已,都是訓練“認知模塊”用的,怎麼可能真正改變你的“認知結構”?

所以這些東西,無論再怎麼折騰,都還都是屬於第三個層次,只是方法論層面的積累而已。很明顯,無邊的博學無法帶來真正的思想水平進步,否則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們爲什麼不是全科狀元。

那到底如何升級?想獲得“換擋”的效果,答案就是,你必須改變能帶來改變的核心的東西,創造出改變的改變。

找到那些一直在你的經驗世界中存在,每次思考都會用到,但是你卻從不曾注意到的那些“前提”或者叫“背景”、“常識”、“框架”、“三觀”、“成見”之類的東西,打磨它們,改變它們。

舉一個例子,比如你自己遇到一個困惑叫“我應該如何獲得別人的認可?”。處於三階段的人,通常會找很多方法論充實自己,可能是各種角度的,心理學的、語言技巧的,人際關係的。

而這道題真正的難點是,它其實處於“主體間世界”,是完全來自虛空的,你不可能真正瞭解別人的經驗世界,那麼你首先要搞明白,到底什麼算“認可”?收到正向評價算嗎、某些眼神或手勢算嗎?如何才能讓你篤定那是你想要的“認可”呢。

此外,再對問題進行二階追問,你會發現你忽略的更多。比如“爲什麼要獲得別人的認可?”。而且,你還假設了一個前提“別人的認可對我是有價值的”,那到底什麼纔是“價值”?

你可能感覺這是在擡槓,但是,如果在抽象世界裏這些都沒有答案的話,你會在現實生活中,繼續問出無數個類似的“假問題”(PS,在我看來這已經是假問題了,也許你還當真),無窮無盡,那麼你要學習的方法,也就是無窮無盡。

很多時候,真的能在經驗世界裏搞清楚一個問題是怎麼來的,問題就已經被解決了,而且是一批問題被解決。這就是處於四層以上的人的“絕招”——在經驗世界裏,被解決的抽象問題越多,現實世界中,需要解決的“假問題”就越少,生活效率其實是指數倍的提升。反過來,在經驗世界中成爲命題的問題太少,會導致在現實世界中成爲事實的問題越多。

要想獲得改變的改變,上述只是一條路,名爲“思辨”,需要從我們的經驗世界中抽身到邏輯世界(或者叫符號世界),找到小問題背後的抽象問題,化解掉,獲得最廣泛的解,再反過來大面積覆蓋經驗世界,經驗世界又能更大的覆蓋現實世界,批量解決問題。時間一長,抽象問題的答案,相互連接、印證、融貫,就形成了穩定的三觀體系(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當然,這種方式也有缺陷,一是需要非常久的沉澱週期,二是需要同步關照感知力,否則會導致感知力下降。

此外其實還有一條路,就是“實踐”,通過行動不斷碰撞現實問題,獲得最直接、無染的經驗,或者應該叫“體悟”,慢慢塑造經驗世界。這種方式也有兩個缺陷,一是,由於沒有經過邏輯世界,很多經驗是“不可說”的,很難言傳。二是實踐者更多是依靠直覺、靈感,容易忽略掉本身就是由觀念構成的主體間世界對他真切的影響,比如賣煎餅果子可以讓你收穫無數實踐經驗、特種部隊尤其強調心流,都不太需要抽象方法,但是對於金融、政治、錢、公司這些本就藏在邏輯中的傢伙,你幾乎是無能爲力,還有這些其實很大程度上會偷偷的影響你的生活,比如70年代的下崗潮,似乎沒做錯什麼事情,每天按部就班,忽然就下崗了。

當然,兩者兼修是最理想的,因爲它們之間並不衝突。

最後,升級後的人會獲得一種通透的“自主性”。

要知道,被“寫死”三觀的人,其實是很好懂的,也是很容易被“操縱”,我如果知道你的思考前提是什麼,那麼只需要操縱前提和概念,就必然能讓你得出我預期內的結論。比如中國大部分人是唯物+實用主義世界觀,很多前提、甚至是價值都是很明確的,你以爲你在自主選擇,其實不過是劇本範圍內的有限發揮而已。

而我說的“自主性”是你至少有兩種自信,一種叫“永遠都有得選”,另一種叫“這些問題都可以不解決”。

小時候,最爽的狀態可能是去遊樂場,你知道自己絕對安全,然後肆意的在不確定性中玩耍。同理,在你的經驗世界裏,最理想狀態可能就是“在有所歸屬的、能自主的狀態下,遇見不確定性”,用這種狀態在現實世界裏衝浪,每天都是遊樂場。

三. 總結

至此,攻略已經寫完,答案就是

“從最基本的概念開始重構”

好吧,我承認,這只是一枚“鑰匙”而已。

簡單至極,似乎也沒什麼新意。

在現實世界中,所有的“結果”都有“原因”。
在邏輯世界中,所有的“結論”都有“前提”。
只需一個“爲什麼”就能往前追溯。

各個學科其實就是特定問題域的答案集合。我們不常問爲什麼,是因爲很多框架、常識封印了我們探索的慾望,阻止了那些“無聊”的追問,這是本意是爲了保護我們,讓我們活得更省心,可惜,也極大限制了我們抽象能力的覺醒。

愛因斯坦說:“如果給我1個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55分鐘來弄清楚這道題到底是在問什麼。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5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

對於人生問題,又何嘗不應該這樣呢。

單虓晗寫於20200201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