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你希望早10年就學會的思維概念:元認知 元認知到底是什麼? 如何訓練"元認知"能力

我是:清晨聽旵chan,點擊上方“關注”,每天爲你分享認知與個人精進乾貨。

在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看過一本神書,叫《當下的力量》,看完在想天底下怎麼會有人寫出這樣的書。

那種感覺就好像:你一直是個普通人,突然有一個人跑來告訴你其實你是孔聖人第五百代子孫,血統純正,而且還證明了給你看。

儘管它並不能給你帶來任何實質用處,但是那種觀念上的衝擊使你永生難忘

後來在讀周嶺寫的《認知覺醒》,學到了“元認知”,聽李笑來的專欄,也從他那裏聽到了這個詞,其實他們講的都是一回事。

如果問有什麼是你希望10年前就懂的概念?

我的回答是:元認知。

元認知到底是什麼?

一個好的類比可以讓人更好地理解概念。

如果說個人能力相當於是一輛汽車跑起來的速度,那麼元認知相當於是駕駛員,是它在有意識地控制汽車的加速度和方向。

沒有它之前,汽車是靠我們內置的導航系統在自動控制自動跑。渴了喝,餓了喫,困了睡,一切是設定好的自動運行,自動應對。

如果說這套自動導航系統足夠好,其實我們根本不需要考慮改變什麼。

但是這套系統運行的規則是:趨易避難,只爲眼前

所以它會帶着這輛汽車找更容易的路走,碰到難走的路自動繞開,當遇到困難陷入其中,也不會主動持續增加動力想辦法脫離。

長此以往,各種糟糕的結果就出現了:平庸,一事無成,沒辦法去你想去的地方,達成你想要的目標。

其實人類大腦的前額葉皮層造就演化出一個新的能力:可以以更高層次更高維度的思考控制。

這就是“元認知”,它能夠對思考過程進行思考和認知就好像給汽車找了一位駕駛員,不再自動運行了。


舉個例子你現在肚子餓了,走到一家KFC,對於漢堡、薯條和可樂垂涎三尺。

肚子餓了想喫東西,而漢堡薯條剛好能滿足身體本身的需要。這就是那套自動駕駛系統,就是我們的"本能腦”。

在你準備下單的時候,突然腦子裏有一個聲音跟你說:你正在減肥,你有脂肪肝,你不應該喫這種高熱量的垃圾食物。

這個聲音或念頭就是“元認知”,它對你現在準備做的事情進行了理性的思考,對你本能的舉動進行修正

因爲這位新上崗的駕駛員的理性客觀,他能主動識別最優路徑,能堅持,可以讓汽車更加聚焦於未來目標。所以我們需要它經常在,最好能時刻操控我們的汽車。

但是由於汽車的自動導航系統過於強大,這位“元認知”駕駛員會被經常踢開,隨時都有可能下崗被自動導航系統所接管。

很多人生活過得很隨意,抽菸喝酒熬夜,喫垃圾食品,後來體檢發現各種疾病問題,這就是典型自動駕駛闖的禍。

因身患癌症去世的復旦女教師于娟寫的《爲啥是我得癌症?》值得每個人認真閱讀。

我蠻希望很多人能夠看到我的悲劇,然後去更改他們的,走向悲劇的這樣一個方向,重新去審視健康,重新去正視真正的生活是什麼。如果是我寫下來的這個東西,哪怕是讓一個人看到以後有所反思,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或者工作習慣,從而不再受我這種罪的話,我覺得也蠻值的。

……

我平時的習慣是晚睡。其實晚睡在我這個年紀不算什麼大事,但是晚睡得確非常不好。回想十年來,自從沒有了本科宿舍的熄燈管束(其實那個時候我也經常晚睡),我基本上沒有12點之前睡過。學習、考GT之類現在看來毫無價值的證書、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與此同時,聊天、網聊、BBS灌水、蹦迪、喫飯、K歌、保齡球、喫飯、一個人發呆(號稱思考)填充了沒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個夜晚。厲害的時候通宵熬夜,平時的早睡也基本上在夜裏1點前。

如何訓練"元認知"能力

其實每個人都有“元認知”能力,但是人與人之間的元認知能力差距巨大。

比如我在讀完《當下的力量》就體會過那種感覺。但這麼多年過去,這種能力並沒有增強,平時更多的還是靠本來意識處理應對各種事情。

其實元認知能力就跟我們身上的肌肉一樣,我們知道它的作用,如果不練習,它並不會自然地變大變強,就像我原來,不行動跟沒學過一樣。

那麼如何刻意練習我們的“元認知”能力?

1.反思

人生沒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

這句話從時間維度上看沒有問題,我們過的每一天都是我們剩餘生命的一天。

但是我們絕大多數人在人生這個舞臺上,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重複昨天的經歷,這些時間其實你都是在彩排,哪怕那些名人演員公衆人物,人生高光時刻也就那一些,相對於他們漫長的一生,所佔的比例很小。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在被處死前曾說:“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

每天的反思對於人生彩排尤爲重要。

反思是對過去過程結果的回顧和思考,用記憶去瀏覽過去我們做的事是否正確,哪裏需要改進的。在圍棋中叫做“覆盤”,把過去走過的棋重新走一遍,重新思考哪裏走錯了,哪裏可以走得更好。

反思必須用到元認知能力,所以我們可以把反思看做是對“元認知”能力的肌肉訓練。

2. 專注做某一件事

我們在專注於某一項事情當中時,會忘記時間忘記煩惱忘記周圍的一切,完全沉浸其中。

專家把這個叫"心流"。

爲什麼專注於某一件事情能鍛鍊“元認知”?

比如你在閱讀一本精彩的小說,整個人彷彿已經置身於那個刀光劍影行俠仗義的武俠世界,你的情緒你關注的焦點完全在故事的人物和情節中。

但是你清楚你並不是主人公,你是以第三視角來看待這個虛擬世界,這裏運用的同樣是元認知能力。

再比如你在專心練習吉他,你在專注於指法和節奏的練習,一遍一遍又一遍。

看到沒有,在這個過程中也是運用元認知在審視你的每一次練習,哪裏不對,哪裏需要改進。

把你超脫開,讓你以上帝視角看待你現在正在做的事情。

3. 冥想

這就要感謝《當下的力量》那本書了,書裏寫了很多東西,但是讓我感覺最深的還是對冥想的描述。

作者說了人其實有兩個“自我”,一個“本我”,一個“超我”,這其實跟周嶺說的“情緒腦”和“理智腦”是一回事,那個“超我”也就是“元認知”。

冥想本質其實就是練習讓“超我”來掌握自己,在書中被稱爲“臨在”,有點宗教的味道。

當你體會過那種感覺,你會發現你這輩子都沒辦法忘記。假如你是第一次聽說領會,你會認爲你的人生分成兩個階段,一個是不知道這個概念的,另外一個是知道了這個概念的。

就是這麼神奇。

怎麼練習,入門很簡單,就是找一個沒有干擾的環境以舒服的姿勢坐下來,把你的注意力專注到你的呼吸上。

是不是很簡單,做時你會發現其實很難,人的大腦就好像是一個菜市場,其實非常的嘈雜,各種聲音在到處飄着。

但這個確實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練習“元認知”的方法。

人們平時做的更多的學習是直接練習,比如背單詞\學習編程技術這種直接帶來技能上提升的事情上。

但其實這種元知識更重要,它是一種通用技能,是凌駕於那些學習之上的學習。

掌握了這個你學什麼會事半功倍,觸類旁通,這就是心法。

作者介紹:清晨聽旵chan,清晨思考者,希望用認知實現財富自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