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容易崩潰的成年人,內心都有個受傷的孩子

她又分手了!唉,真愁人!!老友發來消息。

緣分沒到,別急別急。天賜良緣哪是急來的?我安慰。

二十多年的老友,搖身一變成爲憂心忡忡的催婚老母親,我理解卻難免詞窮。

待她平靜下來,說了女兒分手的原因。男朋友出差了,兩個人每天視頻。有天,男生說約了哥們可能到很晚,就不視頻了。女生堅持讓男友開視頻,給她看看究竟在哪跟誰在一起。男生覺得沒面子不答應,兩人就鬧僵了。

這段感情是她女兒近幾年來持續最久的一段戀情,如此收場,難怪她這樣着急。

聽完,我許久不知如何迴應。這女孩是我看着長大的,六歲前往返於姥姥和奶奶家,特別乖巧懂事,上學後也很省心。老友夫婦忙於工作,相安無事是他們家最大的特點。

比起一地雞毛,我真的很滿足了!老友也曾意識到似乎少了點什麼,但並未深究。直到女兒在婚戀上困難重重。平靜之下的疏離,顯現出它的威力,除了心疼無奈,還能怎樣?

其實,愛情裏的“作”有點身不由己,是當事人受傷的內在小孩,在抗拒過於親密的關係,渴望親近又恐懼失去的矛盾反應。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心理學家施琪嘉的30堂深度成長課,針對內在小孩的5大需要,5種情緒和5個價值觀念,從形成原因、具體表現,到如何迴應需求、補足缺失,幫助讀者找到自我固有的內在能量,在自我接納與整合中療愈自己,活出充滿愛與力量的人生。

施琪嘉,醫學博士,德中心理治療研究院主席、中國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教授。

人一生所受的種種困擾大都源自於幼年創傷留下的陰影。

受傷的內在小孩是如何形成的?有怎樣的特點?

弗洛伊德曾提出“出生創傷”的觀點。他認爲,孩子從胎兒到出生後變成嬰兒的過程,最初體驗到的是驚恐無助。

由於生存完全依賴照護者,嬰幼兒的各個成長階段都可能因需求沒得到充分滿足而造成創傷。

1、缺乏愛的傷痛感

儘管孩子被稱爲“愛的結晶”,但許多孩子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得到足夠的愛。或者得到的是“有條件”的愛,只在讓父母滿意時才能感受到愛。

缺愛的內在小孩具體表現是強烈的佔有慾和病理性嫉妒。比如停不下來地買買買,不管自己是否需要。有收藏廦、儲存廦。

病理性嫉妒有極強的攻擊性,自己得不到的,其它人也別想得到。

2、缺乏陪伴的孤獨感

典型的羣體就是留守兒童。還有就是與父母同在一個屋檐下,但缺乏有互動的高質量的陪伴。

缺乏陪伴的孩子成年後深受被拋棄感的困擾,其創傷表現,一種是在成年的依戀關係中特別黏人,有極強的分離焦慮。另一種是害怕型依戀,心裏渴望親密,但所做所爲卻是破壞關係,特別“作”。

3、缺乏誇獎的自卑感

小時候經常被父母訓斥和過分貶低的孩子,會形成自卑的內在小孩。低自尊,自我價值感弱,總會覺得“我不行”“我不配”。

因爲內心特別自卑,對誇獎有着病態的需求,會通過貶低他人獲得心理平衡。自我中心,話題總是圍繞自誇進行,缺乏共情能力。

4、缺乏玩耍的緊張感

孩子的創造力在玩的過程中不斷髮展提升,玩耍可以擴大一個人的心理空間,使他更有妥協能力、抗頓挫能力和反思能力,以及對複雜情感的體驗和理解。

不被允許玩耍的孩子只有簡單情感,思想停留在理智層面,難以理解人際互動中的言外之意。

難怪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爲了“不輸在起跑線”,能自由玩耍的孩子太少了!

5、缺乏道歉的委屈感

生活中常見的路怒症、爲一件小事不依不饒的人,心裏有個很委屈的內在小孩,成長過程中父母從來不爲自己的錯誤言行向他道歉。

他們不僅從父母那裏繼承了死不認錯,委屈感還會對消化和呼吸系統造成影響。

療愈內在小孩的方法

明白了各種崩潰的根源在於受傷的內在小孩,接下來就要療愈他。

1、接納、關注和愛

當遇到外界觸動,受傷的內在小孩會以情緒化的方式呈現。這也是他/她在發出渴望被尊重被愛被認可的吶喊。

此時,成年的你可以安撫過去的你。具體做法:想像一個受傷的內在小孩正無助地哭泣,已經成年、有力量的你過去抱住這個孩子,對他/她說“我一直都在你身邊,我無條件愛你,你是有價值的”。

針對自己兒時的缺失,進行相應的撫慰,做自己的父母,用現在的語氣療愈過去的自己。

2、自我釋放與整合

很多人的成長過程一直處在應該做和想做的拉扯中,形成了活得糾結、壓抑的狀態。

釋放,就是意識到哪些信念是被強加的,將“我應該……”變爲“我想……”,自我釋放並非毫無分寸地放縱,而是聆聽內心,不再在錯誤的方向上越努力越痛苦。

整合,是立足但不完全沉溺於現實。努力爲自己和家人掙得生活保障的同時,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無論身家幾何,老、病、死從不勢利。面對人生起伏,內心的安定纔是最大的幸福。這樣的安定可以冥想培養。每天留出一點時間,安靜不受打擾地觀照自己的身心念頭,在起起滅滅中升起“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智慧。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埃裏克•埃裏克森說:“孩子會在父母注視自己的喜悅眼光中看到自己。”《療愈你的內在小孩》幫助我們重拾並給予自己這樣的注視,走出受傷的陰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