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視聽新媒體領域十大新聞”:權威行業解碼|德外獨家

2月4日,“專家解讀:2020視聽新媒體領域十大新聞”在央視頻平臺上線。在不到4小時的時間內,就創下了近50萬的用戶觀看量。

中國教育電視臺總編輯胡正榮;中國傳媒大學教務處處長、教授,中國網絡視頻研究中心主任王曉紅;央視市場研究(CTR)執行董事、總經理,CTR媒體融合研究院執行院長徐立軍做客央視頻,共同對“2020視聽新媒體領域十大新聞”進行深度解讀。德外5號小編在錄製現場觀摩,爲大家摘取了對話過程中的精彩觀點。

圖注:從左至右: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主持人王冠,中國教育電視臺總編輯胡正榮,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曉紅,央視市場研究執行董事、總經理徐立軍

2月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檯 “2020視聽新媒體領域十大新聞”(以下簡稱:“十大新聞”)一經發布,便受到業界、學界的高度關注、並引發業內和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

“十大新聞”邀請近百位學界、業界權威人士參與推選,遵循“主流價值”“行業價值”“新聞價值”原則,力求覆蓋國內視聽新媒體行業政策、業界新聞和用戶動態。“十大新聞”回眸2020年的行業重要事件及其所產生的深刻影響,爲視聽新媒體從業人員預判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提供了專業的參考價值。


萬物乘“雲”,視聽應用新場景爆發

主持人王冠:請問幾位,如果沒有疫情,“萬物乘雲”這一現象是否也會必然到來?

胡正榮:就算沒有疫情,“萬物乘雲”也一定會到來,這只是時間進程的問題。去年疫情期間,中國的“雲課堂”支撐起世界最大規模的在線教育,這其中視聽新媒體發揮了關鍵作用。“雲”讓中國整個的信息化進程加快,而且讓互聯網的應用從特定的幾個階層迅速拓展到了社會的各個階層、各個領域,實現了全民化,這個意義特別重大。

主持人王冠:當前人們在雲端進行的各種生產生活學習方式,以後會消失“退潮”嗎?

王曉紅:“雲生活”會成爲我們生活的常態,它會成爲我們日常生活的補充。誠然現實生活很重要,面對面的交流可以有更真切的感知和體驗;但是技術可以使我們的交流跨越時空,當人們已經習慣了一種新的方式,接受了它的便利性、友好性,甚至它帶來的各種創新的可能性的時候,人們還是會繼續使用它的。

主持人王冠:徐總,您認爲將“萬物乘雲”納入“十大新聞”的理由是什麼?

徐立軍:媒介變遷最重要的動因之一就來自於技術。“雲”技術是十幾年前就在全球推出的概念和服務,已經成爲當今社會最具引領趨勢的新技術之一,視聽媒體一定也不能例外。萬物乘“雲”之所以作爲十大新聞的第一條,其實就在於它是後面九條新聞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背景和社會背景。


加速推進,

媒體深度融合寫入“十四五”規劃建議

主持人王冠:胡教授,“加速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您覺得重音應該放在哪兒?我們覺得每個關鍵詞都很重要,想聽一聽您的解釋。

胡正榮:“媒體深度融合”寫入“十四五”規劃,我覺得有兩個關鍵詞:時間上要“加快”,空間上要“加深”。過去媒體融合也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前五年的媒體融合的深化改革做得並不到位,比方說機制體制改革、資源配置方式改革。“6.30文件”在體制機制、全媒體人才這兩個方面提出的要求非常具體,這無疑給媒體吹響了加快和縱深融合的號角。

王曉紅:深度上,“唯有深改,方能深融”;廣度上,信息的邊界正在消失。現在我們進入更艱難、更系統化、更深入的融合環節,怎麼樣發揮我們在信息上的優勢,爲人們提供全方位、更精準的服務,這需要我們從機制體制、平臺渠道、意識觀念乃至整個流程做出改變。

主持人王冠:徐總,從您對整個行業發展趨勢深度洞察的角度,在2020年,您看到行業中湧現出哪些亮點?

徐立軍:傳統主流媒體的媒體融合進程在疫情之年明顯加速,比如,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在5G+4K/8K+AI全新戰略佈局下的內容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全面鋪開;湖南廣電的芒果模式迭代爲2.0版本;SMG也在去年推出BesTV+流媒體戰略,將流媒體戰略上升爲集團整體戰略……各家主流媒體都在加速推進媒體融合向縱深方向發展。

從CTR長期進行的數據監測也可以看到,截至去年底,21家廣電機構自有媒體APP產品累計下載量出現了翻倍增長;15家廣電媒體微信賬號年度閱讀量也實現翻番。另外,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我們也看到2020年廣電系MCN出現爆發式增長,我相信未來一兩年還會繼續出現蓬勃式的增長,也期待各家主流媒體在“體制機制改革”、“全媒體人才培養”這兩個中央文件重點強調的方向上有更進一步推進。


直擊現場,

慢直播開創傳播交互新範式

主持人王冠:請教幾位專家,慢直播爲何在2020年收穫廣大受衆的喜愛?大家到底在看什麼?

王曉紅:慢直播創造了一個與現場同步的、具有強烈帶入感和伴隨感的活動空間。慢直播最重要的一個特性是,創造了一種相互交流的情境,比如藉助重大事件匯聚人們對事件本身的關注,或者引起人們對某一個話題的興趣。比如用戶的聚焦點可能不是看火神山、雷神山,而是重在交流,是大衆某種情緒的共同喚起,他們享受的是交流感。所以,我認爲慢直播的信息價值並不是最重要的,維繫人們交流的價值更加突出。

徐立軍:跟大家透露我們在推選過程中的一個細節。這條新聞有一個版本的標題是“開創報道新範式”,當時就有專家提出,這不是“報道新範式”,應該是“傳播交互新範式”,這恰恰點出了慢直播的價值。火神山、雷神山慢直播的創新意義在於,將慢直播這樣一種傳播形態用於重大的新聞事件或者重大的新聞題材。慢直播這樣一種傳播形態好多年前就有了,當年央視網的熊貓頻道就用慢直播的形式持續展現大熊貓的日常生活。武漢疫情時, “兩山醫院”的建設是全民關注的一個重大新聞事件,將慢直播的形態用於這樣一個新聞事件,就是它的創新意義。

慢直播背後映射出的是網民的心理需求,比如我們共處同一個空間,圍觀、監工,這種心理需求完全不同於以往受衆對新聞信息的訴求。我相信,在找到這個現象背後深層的網民心理之後,會有更多類似慢直播這樣的傳播交互範式出現。

競相佈局,

內容視頻化表達成風口

主持人王冠:徐總,您覺得,這一條新聞入選的核心價值在哪裏?

徐立軍:這條新聞入選的核心價值在於內容傳播、內容表達的全面視頻化。今後的媒體沒有報紙媒體、雜誌媒體、廣播媒體、電視媒體,今後的媒體一定全部都是視頻媒體,任何介質的媒體都無一例外地奔向視頻。今後一個人能寫字、能寫文章不叫本事,能視頻表達、能說出來才叫本事。這其實給我們視聽行業的從業者帶來一個非常重要的啓示就是——所有媒體、所有人的表達都在奔向視頻。有專家甚至認爲,視頻是人類傳播的最高形態,從這個角度看,其實沒有下一個風口了,表達的終極形態就是視頻。我認同一種預測,未來90%以上的互聯網流量都將以視頻形式存在。

主持人王冠:王教授能否從學術的角度給大家解釋一下“短”、“中”、“長”的概念?

王曉紅:視頻長短是個相對、動態的概念,中視頻是長、短視頻行業競爭愈發緊張的結果。長短視頻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新場景和用戶畫像。至於中視頻,比如最初某個平臺推出中視頻的概念,涵蓋1-30分鐘的時長,我認爲這是市場競爭的結果。此外,視頻長短也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比如抖音短視頻最初是9秒,後來到15秒,現在是2分鐘,時長在不斷拓展。我們應該基於不同平臺的不同傳播邏輯、不同的傳播特性,以及不同平臺的用戶羣體使用偏好,來理解視頻的長短。

黃金時代,

網劇網綜頭部作品收割流量紅利

主持人王冠:去年B站的跨年晚會成功“破圈”,網劇網綜的頭部作品“走紅”。王教授,排除偶然性因素,您認爲他們是怎麼做到的,爲什麼是他們?

王曉紅:內容的質量是能否“破圈”的前提和核心。此外,“破圈”和羣體偏好相關。這些年隨着網劇網綜製作水準的持續提升,臺網統一標準的不斷推進,以及行業生態的不斷完善,在多個因素共同作用下,一部分優秀的網綜網劇已經成爲整體影視實力的代表。這些年越來越多的網綜網劇呈現出多元化、圈層化的發展趨勢。我們要加強對用戶尤其是垂類粉絲羣體的研究,推動實現更好的內容生產。

目前視聽新媒體的發展階段和傳統的電影電視時代已經大不相同,我們稱其爲“第二媒介時代”,這是大衆傳播和人際傳播共構的時代,其最核心的改變發生在生產關係和傳播關係上。作爲主流媒體平臺,比如央視頻在推出時,將社會賬號聚攏在自建平臺上,聚合了社會的力量;接下來要面臨的問題,可能是怎樣凝聚自身專業和社會資源,從而更好地提供產品和內容。

拉動內需,

直播帶貨迎來爆發式增長

主持人王冠:徐總,去年直播帶貨有哪些值得大家關注的現象?

徐立軍:疫情期間,總檯央視新聞客戶端很快聯合淘寶、拼多多等各家電商平臺爲湖北帶貨,當時引起了非常大的反響,包括後來的“小朱配琦”、“央視Boys”以及買遍中國系列的直播帶貨活動,我知道總檯在2020年直播帶貨總GMV接近100億元,這是視聽新媒體行業特別值得關注的一個現象。

當然,在直播帶貨現象的背後,我們還可以看到媒體的變遷和創新。以前媒體的經典盈利模式是賣廣告,至於廣告播完之後,貨品的銷售會不會更好,就不是媒體的事情,那是企業自己的事情。現在不是這樣了,媒體要從傳播者的角色轉換成服務者的角色,要成爲整個產業鏈條中的重要一環,不僅要負責傳播,還要負責傳播之後的服務、銷售、售後等環節,這些都是媒體應有的功能。從這個意義上說,雖然2020年的直播帶貨是從疫情公益帶貨開始的,但對行業的影響是長遠的,我相信未來直播帶貨會繼續常態化。

主持人王冠:胡教授,面對直播電商的熱潮,您認爲傳統媒體機構應該抓住機會“大有可爲”,還是此時恰恰應該考慮“有所不爲”?

胡正榮:“大有可爲”,媒體真正的價值是靠內容換錢。過去媒體靠內容賣IP、賣時段、賣版面,現在媒體可以通過內容直接變現,IP也可以轉化成其他產品,價值鏈因此拉長,內容未來的釋放空間也會更大。去年中央“6.30文件”裏面提到“新聞+政務+服務+商務”,也就是說,媒體自我造血機能已經成爲關鍵的一環。直播帶貨就是“媒體+商務”的一種重要的實現方式,當然它不會是唯一的方式。

網紅升級,

主流審美引領網絡新風

主持人王冠:胡教授,您覺得,我們媒體機構有可能模仿市場化網紅的運作模式,並建立相應的網紅孵化機制嗎?

胡正榮:培育“主流網紅”是主流媒體改進表達、努力轉型、順應時代發展的一次大膽有益的嘗試。平民化內容與消費是重點走勢之一,素人已經成爲傳播的一個主要載體。大衆通過素人可以看到自己,這也是素人很熱的原因,我們一定要讓素人有表達的空間。在這個趨勢下,主流媒體需尋找平民化的接口。

主持人王冠:這個行業會如何培養出更多有網紅氣質和傳播力的下一代IP?王教授,我們想聽聽您的思考。

王曉紅:我們不僅要做簡單的素人化傳播,更要做 “目中有人”的記者,“目中有人”的報道,以及永遠把人的需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網紅是以人設或者人格化來實現傳播的,換句話說,我們正處於一個社交傳播的時代。作爲媒體人,我們要放下身段,和用戶進行真正平等的交流,建立朋友般的緊密關係。很多網紅,如薇婭,他們呈現給用戶的人設是真實的,不是虛構的。

主持人王冠:對於這個問題,徐總是否有不一樣的觀點呢?

徐立軍:未來網紅怎麼發展,我們可以從短視頻的格局轉換來判斷。我相信目前以抖音、快手“兩強”爲代表的短視頻格局還只是短視頻的一個開場,未來的中場或者主場一定是整個社會中堅階層、主流人士都能夠加入進來。我想,當抖音、快手不再只是小哥哥、小姐姐們展示才藝和傳唱歌曲的主場,而有更多知名學者、作家、律師、醫生、導演、政府官員、企業老總等主流人士來發表觀點、提供專業意見的時候,短視頻格局才進入中場,誰能夠推動社會中堅力量進入短視頻行業,幫助他們進行視頻化表達,誰就能佔據短視頻行業的主場。

海外遇挫,

中國視聽新媒體企業逆風成長

主持人王冠:徐總,你能否給我國視聽新媒體企業的海外市場前景做一個預判?

徐立軍:從目前全球互聯網企業市值前十的排行來看,美國佔了六個席位,中國有四個席位。但是二者有一個很大的區別:美國前六名的互聯網公司的用戶構成基本是本土用戶佔比10%,全球用戶佔比90%,比如Facebook 20多億的全球用戶中,美國本土人口只有兩到三億。而中國前四大互聯網企業的用戶結構是反過來的——本土用戶佔九成,海外用戶只有一成,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全球化進程一定會繼續向前推進,用戶結構也會逐漸從9:1的格局向更多的全球化用戶拓展。

不謀而合,

MCN成廣電轉型新載體

主持人王冠:請問幾位專家,MCN和我們傳統媒體機構的節目組、欄目組相比,本質上的區別到底是什麼?

王曉紅:以前節目的播出意味着結束,而今天節目的播出意味着開始。MCN在兩個層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第一點是爲內容創作者提供了從內容的策劃、生產到變現全流程的配套。第二點,MCN區別於以往的一個特性是匯聚同類資源,使大家更容易在某個平臺上找到自己想看的內容。因此,我們不能簡單認爲做MCN就是內容從大屏到小屏的轉移,而是需要在觀念、產品配套機制等層面做出整體轉變。

徐立軍:我用俄羅斯套娃打個比方來解釋我眼中的廣電MCN:最大的娃是平臺,原來是電視臺,現在是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中娃原來是電視頻道,現在是MCN;最小的小娃,原來是電視頻道下的很多欄目或節目,現在是MCN下的很多賬號。當廣電系的從業者從做欄目、節目轉向做賬號的時候組織變革就發生了,其實MCN是廣電系的組織變革形式。我去過湖南娛樂MCN,浙江布嚕文化MCN等幾家較早起步的廣電系MCN,他們的組織架構已經完全不同於原來廣電系的行政化、事業化的組織架構。所以我們給廣電行業的建議是,MCN一定是公司化、市場化的,一定要用新體制裝新業務,而不要用老瓶子裝新酒。

技術賦能,

5G媒體應用進入快車道

主持人王冠:5G技術風起雲湧,在這種情況下,媒體從業者該怎麼理解這場根本性的變革,專家們怎麼看?

胡正榮:5G帶來溝通模式、思維模式以及產業模式的本質性變革。我同意電信行業人士的一個判斷: 4G是消費型網絡,而5G是生產型的網絡;4G更多業務是to C的,而5G更多的是to B。既然如此,我們傳統媒體人不僅應該抓住to B的場景,更要掌握內容生產變革的規律。

徐立軍:我們可以從技術對媒體的影響看這個問題。其實過去的現代傳媒業從來都不是高科技行業,比如,電視人有兩條血脈,一條來自電影,是藝術的血脈,文藝美學是它的研究範式;一條來自報紙和廣播,是新聞的血脈,輿論學、傳播學是它的研究範式。電視人要麼自稱爲手藝人,要麼自稱爲新聞人。我相信未來的所有媒體一定是科技媒體。技術已經在向傳播全鏈條中蔓延、遍佈,這個時候沒有科學家、工程師的血脈,媒體是走不遠的。中央廣播電視總檯2019年上線的央視頻就叫作國家級5G新媒體平臺。

結語

誠如主持人王冠所言,“不管是大步流星還是連滾帶爬,所有媒體一定要加快速度往前趕。”“2020視聽新媒體領域十大新聞”專家解讀環節暫告一段落,但是我們的思考遠遠沒有結束。在未來,隨着技術變革的不斷推進,視聽傳播領域可開發的潛力空間也會越來越寬廣。

轉載應用聲明:

請原文轉載或不加修改地引用文中數據、結論及數據說明,並註明來源。除此之外的任何自行加工與解讀均不代表CTR觀點,對由此產生的不良影響,CTR保留訴諸法律的權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