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停一停,泡一杯清茶,翻一翻林先生的文章?

新年之際,宜讀林清玄的散文,可以淨心安神,滌盪心靈。林清玄的散文如他的名字一般,清新玄妙,富有禪味,在這個塵心浮躁、人人皆爲名利奔波往來的時代,林清玄的文章無疑是一針“清涼劑”,能夠喚回本心、打開發現“美”的眼睛。

林清玄曾講到:“我母親教導我說:辛酸的事情少寫一點,趣味的多寫一點,人家要來讀你的文章,是希望在你的文章裏面得到啓發,得到安慰,得到智慧,而不是說讀了你的文章以後,立刻跑到窗口跳下去。碰到辛酸的事情,自己把棉被蓋起來哭一哭就好了。”這個極大的影響到了林清玄先生以後的寫作風格,這也是我們爲什麼很難在林清玄的文章中找到消極沉悶、萎靡苦難的原因。

林清玄的散文,大多描寫小事物,佛鼓香爐、玉石水晶、番薯鱔魚、貝殼芒花,但以小見大,能從細微平凡,甚至是苦難的表象看到無盡的美。譬如在《鱔魚骨的滋味》一篇中,林清玄先生向我們講述到兒時家貧,母親爲了給家裏的孩子補充營養,從販魚的小攤上撿別人不要的鱔魚骨來熬湯,再配以母親向麪包店要來的麪包皮,是童年最爲懷念的味道。現在,鱔魚和麪包有錢就能喫得到,但是鱔魚骨和麪包皮的味道,卻只有母親可以做得出來。在這裏,林清玄先生並沒有過度的描述苦難,相反,帶着美的眼睛,苦難仍可品味出溫馨和親情,回味悠長。在心境上,林清玄跟梵高是相同的,看那幅《向日葵》,畫家用飽經苦難悲慘的筆,作出了最激情澎湃、熱情洋溢的畫。林清玄的文章,跟餘華的正成對比。不否認餘華是優秀的作家,但他的小說太悲了,色調陰沉灰暗,看不到一絲希望,人的目光應當看向未來的光明,而不是揪着身後的黑暗不放。

林清玄的散文禪意深沉,妙趣橫生,得益於林先生的向佛之心。今人多對宗教不以爲然,甚至是不屑一顧,認爲宗教是糟粕,是封建時期的殘餘。殊不知,不論是林先生信奉的佛教,還是西方傳進來的基督教,都是教人向善,心懷芸芸衆生,修身養性,捨己爲人,佛教有釋迦摩尼割肉喂鷹,基督教有耶穌受難於十字架,皆爲不避險苦,奉身爲人。林清玄在《佛鼓》一文中寫了自己於寺中聽晨鐘聲,或緩或急,時若海嘯,時若微風,如癡如醉,有種天人一體,靈魂與自然相碰撞交流之感;聽畢萬籟俱寂,身心通暢,彷彿恍若隔世,換了人間。林先生還曾提到過自己在臺北的公寓陽臺和屋頂種植菜蔬,不施農藥,自給自足,怡然自得,而這正是現代人所缺失的沉靜與恬淡。現代人匆匆忙忙,碌碌奔波,汽車飛機提高了我們的出行效率,也使我們的心浮躁了起來,馬不停蹄地向前趕。試問,有多少人已在人生的旅途中失掉了本心,而你又有多長時間沒有停一刻使自己沉澱一下呢。

林清玄先生於去年逝世,但他留下的文章筆墨足以使後人清心、思考。何妨停一停,泡一杯清茶,翻一翻林先生的文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