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变化是检验奖惩有效的唯一标准”,奖惩是手段,变化是目的

很多心理学理论恰似我们熟悉的生活常识,这并不奇怪,因为阿德勒早就说过,心理学是最近接生活的科学。

人人都是业余心理学家,依据的就是常识,而心理学理论其实不过是经过科学验证的常识而已。好比每个孩子都很聪明,学习也勤奋,但是只有经过高考选拔才会更有机会。

常识包含科学理论,但不意味着常识等同于理论。

我们来看看这个常识验证后的科学理论——行为主义操作性条件作用。

人性是趋利避害的,这个没有人会怀疑,更通俗的话语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比如刚出生的新生儿天生就有好多基本技能,包括寻找食物、躲避危险、追求安全。

趋利避害的本性,形成人人懂得并认可使用的奖惩机制。

看看日常生活和管理制度,几乎都离不开奖惩措施。受到表扬与肯定会高兴,就会更加努力;各种法律法规的约束,比如闯红灯受处罚,醉驾入刑,就是减少违法行为;平时批评孩子希望改错,表扬孩子希望表现更好,这些都是无师自通的。

因此,我们似乎天生,或者很容易模仿学会了奖励惩罚方法,目的是改造别人成为我们希望的。

上升到另一个层次,也是如此,我们曾经这样形容那些霸权者,“一手挥舞着大棒,一手拿着胡萝卜”,用我们熟悉的词语就是“恩威并施”。

这种手法不陌生,又打又拉,有奖有罚,奖优罚劣,非常普遍,甚至说社会工作生活就是这样的架构中前行的。

说了这么多,这些都是基于庞大群体管理的需要,所遵循基本人性而已。

心理学家对此研究特别多,从人的行为角度入手,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我们的行为受到行为奖惩后果的影响。获得奖励会增加行为,被批评惩罚会减少行为,这就是行为主义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而且,行为主义流派的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动物行为,还提出了很多专业术语,比如把各种奖励刺激称之为条件强化物,又分作初级条件强化物和次级条件强化物,前者就是生理需要的食色欲等,后者则是由此引发的次级强化物,包括常见的金钱地位精神奖励、代币制、喜欢的活动、文化环境等。

你也许会说,这不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嘛!还别说,古代大哲学家真的是有钱有闲又有才气的人,一般人真没有资本。这些研究者也许就是如此,凭借兴趣才能坚持别人看似枯燥无趣的研究,当然最终可是益处大大的。

比如,上面行为主义研究结论是奖惩影响行为,奖励导致行为增加即强化,惩罚会导致行为减少,看似与我们常识差不多。问题在于,你认为批评孩子不及时写作业,真的就是惩罚吗?你认为表扬孩子聪明伶俐就会促进学习吗?

真的不是这个样子,因为操作性条件作用说了,强化与惩罚的标志就是行为发生变化。换言之,如果你表扬孩子只是为了表现自己大气,孩子行为没有更加增加,这就不是表扬,属于无效表扬;如果你唠叨孩子好好学习,指责批评孩子粗心大意,可是孩子行为没有减少,你这就不是惩罚,只是无效惩罚,你至多仅仅发泄自己情绪罢了。

如果我说明白这点的话,那就要检讨我们的奖惩为何无效,为何看似符合操作性条件作用却不是,只因为“行为变化才是检验奖惩有效的唯一标准”。

小结一下,本文真想说的是奖惩仅仅是刺激手段,行为变化才重要,改变行为才是目的。而生活事例告诉我们,有了认知能够去行动,这不是容易事情,同时看到人际互动法则也是条件作用的延伸,这一些来不及写了,留着明天继续分享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