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被讨厌的勇气》——如何能够获得幸福?

      对于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对于这一现实,阿德勒提出:“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有用,也就是“幸福即贡献感”,这就是幸福的定义。

    那么,如何才能“感受”到自己对共同体有益呢?阿德勒告诉我们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

001 自我接纳

首先,我们得认清一个现实,这世界上根本没有满分的人,自我接纳指的是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记得前几天看到徐慢慢写的一篇文章里提到:面对自己的情绪我们要学会先拥抱、接纳自己,可怕的不是这些小情绪,而是我们的不接纳为这些小情绪叠加了一层“自责”的次生情绪。当自己接纳自己的“做不到”时,我们才有可能看清哪些是“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不管是情绪、注意力或者认知都有着有限的“带宽”,我们要将有限的“带宽”用在“能够改变的”事情上,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 ,不对自己撒谎。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然后专注于能够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002 他者信赖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应该是“信赖”。这里的“信赖”是指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若你是带着条件去相信他人,那么就容易被自己设定的条件而框住自己,并不自觉产生怀疑,从而无法与他们建立深层次的链接。

我就是一个自身超级没有安全感的人,总是担心自己会受伤,所以选择了现在的老公,因为我不够爱,所以不怕自己受伤。但随着十几年的相处,我在老公身上看到了阿德勒所讲的“信赖”,不管我如何防备,他总是给予我信赖,而这份给予让我逐渐地温暖起来。虽然我现在依然害怕,但比起以前的我已经进步太多了,也慢慢地越来越信赖他。

003 他者贡献

阿德勒所说的他者贡献并不是自我牺牲,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他者贡献的贡献感是不需要他人认可的,而是在不特意寻求他人的认可的前提下,也可以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比如,我妈妈每天都会为我们做午饭,别人都会说她很辛苦,但我妈妈说她一点都不辛苦,看到家人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对她来说就是一种满足、 一份价值、一份欣喜~



人生之不幸,是因为我们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这就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想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就从“自我接纳”开始,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因“他者信赖”将他人视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做到“他者贡献”,从“他者贡献”里体会到“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整体,是获得幸福的基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