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爲什麼喜歡格言?

在今天的社交媒體上,大量格言越來越頻繁地被轉發,比如,對未來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獻給現在。或者,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一些早已去世的格言作家也變得更加廣爲人知,新的格言書籍依然受到出版商和讀者的歡迎。人們爲什麼會那麼喜歡格言,在互聯網時代,這種文化需求好像也變得越來越明顯?英國作家兼媒體人薩姆·利思(Sam Leith)在《衛報》發表文章,分析了什麼是格言文體,以及格言體流行的原因。

利思介紹說,格言並不是英語世界的一個顯著傳統,但它在文學創作領域的流行經久不衰。人們像需要一種真理和智慧的引導一樣,喜歡閱讀格言。就像英國詩人奧登(WH Auden)說過,“格言必須讓讀者相信,它要麼是普遍真理,要麼起碼是對一個階層的所有成員來說都是對的,(它)跟某一個讀者確信的東西無關。”

也有評論家說,格言有一種“令人望而生畏的品質,彷彿你是個局外人,或者讓人覺得,如果你不同意這種說法的話,你就是個榆木腦袋”。

比如,一位英國作家(葉海亞·拉巴比迪Yahia Lababidi)剛出版的格言集《史詩的失敗:靠冥想爲生》(Where Epics Fail: Meditations to Live By)中,就有大量類似這樣的格言,“我們沒有選擇自己的工作,我們只不過是對此表示同意”,“現實是一朵綻出一千瓣花瓣的玫瑰”等等。

那麼,格言到底是什麼?它和諺語(proverb)、警句(epigram)等有什麼區別?

利思說,格言是一種很難下定義的文學形式。和諺語比較來看,諺語往往凝聚了一種實用智慧,比如說“及時縫一針能省九針”,表示及時行事,事半功倍;而格言戳中的往往是普遍真理。《企鵝版文學術語與文學理論詞典》的解釋是,“格言是對真理或教條的簡潔陳述,是一種精闢的概括。形式可以幽默詼諧,也可能不是。”

不過,利思強調,簡潔性只是格言的一部分。格言真正與衆不同的地方在於,人們默認格言所說的都是事實。所以,格言也會有一種傲慢的特點,格言作家會覺得自己和讀者不是平等的關係,就像他們從高處拋下幾絲真理,讀者們要麼接受,要麼扭頭離開。但是,格言表達的內容,又需要是能引人思考的,它需要包含一些哲理、智慧甚至悖論的元素。就像哲學家蘇珊-桑塔格曾說過的,“格言是一種貴族思考的標誌。”

換句話說,格言陳述的是普遍事實,能說出格言的人,基本都有一定的權威,而格言的內容在某種程度上是出乎意料的,是矛盾或者幽默的。

關於人們爲什麼那麼喜歡格言,利思還分析說,格言是一種帶有詩意的文學形式,它可以歸入哲學甚至神學的範疇,更加引人深思。很多哲學家、詩人、甚至藝術家,都創作過大量格言。像尼采、叔本華、帕斯卡、奧斯卡·王爾德、還有中國的孔子。

以尼采爲例,劍橋大學的哲學家、格言書編輯邁克爾·坦納(Michael Tanner)就指出,尼采的格言錄中既有大量只有一兩行字的短小的巧言妙語,比如“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人,最終還是會因爲自己的自我貶低而得到自尊”;也有一兩頁長度的迷你文章。

在坦納看來,格言主要有兩種類別,一種是“戛然而止,結束整個話題”,另一種則會“打開你的思路”,引發進一步思考。而格言的基本範式應該在於,它“會讓你面露一絲苦笑,同時內心感到震顫。格言的主題是人性,它剝離了表面的幻覺。它不一定甘甜悅耳,但傾向於引人深究”。

不過,利思最後總結說,也許格言的文體特點,像簡潔、充滿智慧、引人共鳴等,比較適合社交媒體環境的傳播氣質。但是,利思也發起了一個開放式的討論,提醒我們也要思考,在網絡時代讀了那麼多格言,我們的生活真得變得更有智慧了嗎?

以上就是《衛報》關於格言體爲什麼一直那麼受歡迎的分享,希望對你有啓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