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冥想正念指南」Guide to Meditation

Netflix上映了「冥想正念指南」(Guide to Meditation),第一季共8集,摘要如下。

冥想增進意識控制能力(mindfulness),讓你看待事情時可以暫停、跳出自己的立場,用更彈性的角度去應對。炎炎夏日中,你很想喫的冰淇淋在你面前融化了,你不一定要煩躁不安,可以練習「察覺」(noting),就是知悉這件事了,但不讓這件事直接成為你需要反應的對象。你察覺,但保有你和事情之間的空間。

另一個增進意識控制能力的技巧叫「身體掃描」(body scan),就是你去感知身體的疼痛,但不讓那些憤怒、對抗、自責、自憐的情緒糾纏上來。練習中,你察覺疼痛並接受疼動,但你只是單純的感知,並關閉掉大腦的判斷功能,使你不因為那些對感知的焦慮和憤怒,擴大你的病症,使你得以更從容的面對疼痛。

冥想引導人將注意力放在感恩上,而不是其他瑣碎雜亂的經驗。一個冥想技巧是視覺化。視覺化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地方(visualizing a relaxing environment),例如是有源源不斷暖陽的平臺,利用視覺化為自己創造舒服的心情節奏。也可以刻意冥想一個此刻讓你最感動與陶醉的人事物(reflecting on a topic of appreciation),透過感謝,來保持對生活的熱情。

冥想來自東方哲學,它強調人類的智慧不僅是用以切割分析的智能(intellect),還是體認到萬物同存的悲憫胸懷。冥想中納入祝福與同情的元素,引導我們原諒自己、也寬諒他人。面對自我厭惡的情緒、對別人判斷的條條框框、這些糾纏著我們的無謂思維,可以練習「慈悲」(loving kindness)這個技巧。想像自己身體發出一道光,越來越擴大,直到溢滿自己讓自己放鬆微笑,想像一個跟你有關無關或你討厭的人,他身上也有這道光,光芒擴大,直到他放鬆自在。你發現你擴大了,你的經驗範圍不再只限縮在你一個人身上,你不在遭遇到那麼多對自己及對他人的對立,你經驗到更多包容與和諧。

另一個技巧叫做「刻意同理」(skillful compassion)。想像你正在停車場找車位,好不容易看到位置,卻有一臺車岔出來卡位,是不是很讓人火冒三丈?冥想帶我們認知,事情是事情,我們可以決定我們的反應,與其受事情制約,去回應事情,不如將主導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決定要希望別人在那一刻能幸福呢?如果我們主動願意將他人的福祉放得跟我們一樣呢?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決定「我」不僅是我身體感知的這個人,「我」也包含了眼前這個停車的人和鄰居呢?在skillful compassion練習中,你吸氣時想像自己去承擔了眼前這個讓你厭煩的人的痛苦,呼氣想像你將你生命中經驗的美好事物給他,你會改變你經驗的品質,你更專注於祝福的經驗,告別了仇恨的感受。

具體的技巧總結,可以參考官網頁面:https://www.headspace.com/meditation/techniques

:)

冥想增進創造力、改善衝動控制的效果已經由科學研究機構實證。

冥想練習中將注意力放在感恩和喜悅的時刻,也在其他書籍得到驗證,而增進說服力。例如Martin Seligman的書 Authentic Happiness強調,感恩與樂觀增進人的幸福感。冥想著意練習感恩與默想愉快的片刻,引導人更享受當下,符合正向心理學的科學研究,讓人信服。

對我而言,冥想符合我的個人哲學,會成為我注意及學習的學問。我認為人需要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經驗負責,即一天是好是壞,不該是別人決定的,而應該是自己決定的。我們經驗世界的窗口是通過意識,而冥想著意控制意識,使我們可以更好的決定自己經驗的品質。冥想默認背後的哲學是我們可以自我負責,我們不需要被這個昏亂的世界擊倒,我們可以決定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可以決定我們參與生氣與挫折片刻的方式。冥想哲學認定我們可以練習去愛、去同理,我們可以成為愛的泉源,而不是向世界榨取關愛,再因為被愛落空而挫折失望。

感謝古老東方的智慧,它既是自我負責的,又是與世界和諧共處的。

2021-03-0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