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篇—— 第一手资料的重要作用

我有一个习惯,每天都要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上记录这一天发生的事儿。

记录包括常规记录和特定记录。常规记录是指每天都要记录的学生在纪律,学习,校园活动,好人好事等方面的情况,为小组和个人积分提供第一手资料;特定记录是指,学校组织的特定事情,如开会,安全教育,集体活动等。

最开始的几年,我把学习和纪律综合表现都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后来我发现这样混记查找记录时不方便。于是我就把学习和纪律综合表现分别记录在两个工作手册上,学校每学期只给一个本,我就再找一个本,我一个人记不过来,后来就安排两个班长记录。两个班长一个被我称为纪律班长(正班长),一个被我称为学习班长。

纪律班长在班级纪律方面偶尔起到协调的作用,不是专门负责监督班级纪律,主要工作就是做好纪律,活动,好人好事方面的记录,具体信息由我和几位纪律组长提供。

学习班长负责记录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回答问题情况,小考情况等,信息主要来自各科的科代表。

班级记录是小组和学生积分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学生每一个学期综合表现的浓缩,为期末评优评先提供重要的依据,在批评问题学生时,班级记录更是有力的“罪证”。例如,对少数频繁违纪的“问题学生”,我在依照班规给以相应的惩罚前,一定会通过班级记录提供的“第一手资料”,历数他的所有违纪行为。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所有的抵赖和狡辩都是徒劳的,这样“问题学生”就会乖乖地接受惩罚。

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有必要时我会把家长请来,并当着学生本人的面向家长如实“汇报”该生在某一段时间内的不良表现。这里所说的汇报,就是如实地读第一手资料——班主任工作手册上的记录。

家长通过这些记录就能看清孩子在学校的真实一面,无需我过多地主观评价,很多时候没等我读完,家长就会受不了,从而心平气和地接受我对孩子的惩罚。

两年前,有一个男生常常在科任课上违纪(轻微,不易发现),违纪后还总是狡辩抵赖,拒不承认。

有一次,他又违纪了,任课老师担心他又要抵赖,于是让学生大伙投票表决。投票结果一边倒都写着他的名字,他还是不承认,而且说:学生都在听课怎么又能注意到自己,这都是老师诱导的结果。气得老师派学生找我。

因为他屡教不改,我决定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跟他理论,让他彻底丢丢面子。他虽然善于狡辩,但也不是我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他已经理屈词穷,可是为了在学生面前保住自己的“面子”,他仍然嘴硬。于是我决定让他回家反思,并通知家长第二天早上来班级。

第二天早上,我准备好两个工作手册,并把有这个孩子违纪记录页码折好,逐条用红笔圈上。

准备就绪,我和孩子妈见面时,她特别激动:说孩子觉得丢脸,产生了辍学的想法。

我告诉她:孩子念不念的事你别着急,先把前一天的事处理好。于是我把前一天课堂上发生的事讲给家长听。听后,家长态度很好,并说要替孩子在任课老师面前道歉。

我说:不用家长道歉,我们要的是孩子的态度。

随后我叫过来任课老师,她们俩一开始谈得挺好,可是谈着谈着话题有点跑偏,又赶上家长情绪激动:“老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学生投票是不是你让投的,在没确定结果之前,你已经认定是我家孩子违纪,对吗?再说,我家孩子在后面,前面的学生怎么能发现是他呢?”

很明显,家长是听信了孩子的一面之词,把孩子挨批评和不想念的事儿迁怒于任课老师。这时候如果我不及时阻止,任课老师和家长之间互不相让很容易擦枪走火,彼此之间都没什么好处。想到这儿,我立刻打断了她们俩的谈话,告诉她们这件事先放一边,暂停讨论。

随后我坐在办公桌前,打开了事先准备好的两个记录本,告诉家长:“这是班级两位班长,每天如实做的记录,而且都是经过学生本人确认过的,我借这个机会给你读读。”

我表情严肃,语言流畅地把她家孩子几个月来的所有违纪情况逐条读给家长听,内容精确到日期,课节,具体事件。我边读边观察家长的表情变化,当我读了十几条的时候,家长沉不住气了:“老师,在家我老说他,他答应得好好的......”

我说:“你别激动,等我读完。”当我把孩子的所有“罪状”都读完的时候,家长默默地流下了眼泪,再也不质问任课老师了,并主动向任课老师表示歉意。

那天下午,孩子来时,我毫不客气地又痛斥了他一顿,然后我静待时机,打算亲自抓他一个违纪现形。有一天,他上课搞小动作,被我巡视时当场抓到,我借机又在全班学生面前把他数落得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并让他在学生面前保证。

经历两次“丢脸”后,这个孩子彻底转变了,面部神态由原先的狡黠虚伪转变为友善朴实。后来的日子里,每次遇到我,离老远就冲我喊着“老师好!”

很欣慰,我又完成了一个“问题孩子”的转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