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廣告學習(11)

《跟東東槍學創意文案》


這些存在於他們內心的認知共性, 比他們外部的身份共性, 對我們更有意義。

舉個例子 , 大家都看到過電視上經常播的 " 老人鞋” 廣告。 我們該如何描述老人鞋的目標消費者?

按照以往的寫法, 那就是“ 年齡50歲至80歲, 經濟穩定, 身體健康的一 、 二線城市老人人羣”。

但如果用 " 心象 ” 來描述他們 , 也許我們該這麼寫: 

我們的目標消費者是那些想表達關愛, 而不知道買什麼好的兒女; 或者那些想改善自己的生活, 但找不到合適產品的老人—世界已經不是他們的了, 走進商場 , 眼前都是不熟悉的品牌 、 給年輕人的東西; 過於廉價或者過於昂貴的品牌, 既不適合他們 , 他們也不知如何選擇—這種寫法, 就是心象的寫法。

實際上, 我們要去溝通的 , 就是有這種共同心態的老年人。

那麼 , 具體怎麼做 , 才能清楚地描繪出 " 心 象 ” 呢 ? 焦 菊 隱 先 生 有 個 說法: “要想生活於角色 , 先要叫角色生活於自己”。

換句話說, 這件事沒有捷徑 , 設身處地換位思考, 從他們的視角去觀察、 去體驗, 這是唯一的辦法。

從我個人的經驗來說 , 描繪出準確的心象 , 要憑藉對“ 人 ” 的瞭解。 這件事情說起來簡單 , 做起來難。 高質量的消費者調研、 訪談, 以及一些數據工具, 都可以幫助我們, 但最重要的, 永遠是真誠且深入的 “ 共情” , 這是一項需要終身修煉 、 也值得終身修煉的能力。

總結

這一講, 我們講的是如何定義廣告傳播中的 “ 目標人羣 ” 。 我帶你走出了兩個誤區, 一個是把目標消費者或目標受衆直接默認爲目標人羣, 另一個是用形象而不是心象來定義目標人羣。

" 如何同時追求30個女孩? ” 現在你知道了, 首先, 你要知道自己要追求的是哪些女孩; 其次, 你要先探尋這30個女孩的心象, 才能真正地瞭解她們 , 這是一切的基礎。

廣告是做給目標人羣看的; 目標人羣不是 “ 找到 ” 的, 而是根據你的傳播目標選擇出來的。

使用商品的人, 和真正花錢買商品的人, 未必是同一羣人; 而真正影響購買決策、 消費決策的, 可能又是另—羣人。

3,想要更準確地描述目標人羣, 不應該用 “ 形象” , 而應該用 “ 心象 ” ,也就是一個人或一個羣體的 “ 認知共性”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