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老爹給一得的是什麼教育

一得是誰,我以前不知道。朋友發給我一得在美國自殺的新聞,讓我談談我的看法。

上網查看了一些信息。才知道,一得老爹是個網紅爸爸,是個曬自家教育孩子的日常,被許多寶媽讚歎的網紅爸爸。

不管孩子什麼原因自殺,我首先爲一得之死感受到心痛。因爲,我們養孩子,都在等他長大成人,看着他健康地去生活。

看到網上流傳的一段話,都說是一得父親所寫:沒什麼,都已經走了,尊重他全部決定,包括這最後一個。

一得老爹離婚後,自己帶孩子。他辭退高管的職務,賣掉廣州市裏的房子,在市郊租一個農家院,農家院整得像童話王國,種菜、賣菜、撿垃圾養兒子,十多年來做飯不重樣,給兒子親手做了200多個玩具,拍兒子幾十萬張照片,開公衆號,兒子用過的東西建博物館。。。。。看到這些,我的疑問就來了,這麼多事情,真的不像是居家養孩子,像是做一個大工程。

一得老爹的教育肯定不是放棄自我式的教育,相反,他對孩子的教育,是在他自己人設出來的情況下進行的,孩子學習能力很強,學習成績優秀。

初心,肯定是好的。

但,孩子已經沒有了。

對與錯,沒必要去判斷。

我眼睛不好,讓助理在網上搜相關網文,並把此事發給一些大學生研究生,挑了幾位有代表性的回覆發在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對此事的回覆吧。     

一位在校985大學生回信息(父母感情較好):

老師好,好久沒有聯繫,謝謝掛念。看了一得和他爹的故事後,我有幾點看法。

1、單親家庭教育環境下的孩子還是多少有問題

2、一得父親出發點是好的,起碼他自己認爲是好的(什麼都讓孩子做主,之類的)但是其實小孩能懂啥,父親也許只是活在自己的好爸爸人設裏面。

3、在寶媽圈雖然很受追捧,一得爸爸在孩子生活方面確實很到位,很細緻,但我們看到的也許是表象4、如果是我,我不會放棄高薪職位去培養孩子,我有自己的生活,孩子有孩子的生活,孩子不是我的全部。而且我覺得父親其實給了孩子很高很高的期望,畢竟他用他全身心去帶孩子,說完全尊重孩子的意願是不可能的,孩子或許是活在他的要求的優秀人設下。

5、父母記錄我的生活很好,但是如果一直記錄着,就有種被監視的感覺,越長大壓力越大,而且父親還弄公衆號,孩子隱私都沒了。就比如很多明星是公衆人物,不希望媒體拍攝他的孩子,希望給孩子好的生長環境,也很多明星參加親子類節目也是考慮再考慮,一得爸爸做的有點過了。

一位從國外留學回來的準備上崗工作的女生回信息(她父母離異):哦我前兩天看過了,不知道他叫這個名字。我覺得與其說他爸愛孩子,不如說他爸爸希望他兒子愛自己,他爸爸怕被拋棄被不愛,所以他拼命的對孩子好,有點交易的感覺,兒子是我的唯一,我爲你拋棄我的生活了,所以你得愛我認可我。他不是說嗎,我是你兒子你是我爸,這種身份顛倒本質上是很虛弱的一種心態,真正的愛裏不該有這麼強的犧牲感。首先我覺得對於無條件這個詞語的定義是有歧義的,爲什麼要無條件?我覺得有點像,我們餓極了,平時可能只能喫一碗飯,但是你餓極了的時候,你就覺得你要喫三碗飯,但是頂多你可能只能喫到兩碗的那個程度,所以我覺得它是一種缺失下的一種物極必反的一種心理需求,並不是真的需要。想要解決得到無條件的關注和愛,我覺得都對應着過去不同的事件和不同的影響,把那個事件那份心情解決掉,就不再需要無條件了。至於他爸爸做的那些事情,我想分爲兩個部分來看,一個是他爸爸放棄高薪,放棄結婚生子,放棄他一切的可能性,爲我做一切,我覺得是一種很寄生蟲的行爲。另外一個部分是她爸爸有譁衆取寵的意味,就是你可以低調的做這一切,但是他爸爸都高調的宣揚出去了。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會有這樣的一個行爲模式,就是把自己的一些偏見一些缺失包裝成一個非常精美的牢籠,把自己困在其中,所以他爸爸的這些行爲在我看來都是自我感動,他也並不愛他的孩子,我覺得他更多的是恨他的孩子或者是說也不叫恨他的孩子吧,只是在表達恨,可能是恨他的父母,可能是恨他自己。因爲他從頭到尾都在扮演一個受害者一個弱者,一個人心裏一旦有了這樣的角色,那一定也會同時出現施暴者的角色如果他的兒子有一點點的反抗,他就會去對他兒子進行施暴,比如說他兒子是白眼狼,我對你這麼好,你卻... 就是讓他兒子心裏產生愧疚呀,讓她兒子沒有辦法對他進行任何的拒絕【我提醒她,這個情況沒有看到,只看一得到爸爸的完美。一得爸爸無條件尊重兒子的選擇,包括兒子最後一次選擇。】強者不需要完美,不在意完美。弱者纔會。或者說強者不會被完美控制。但是弱者會。我覺得這對於我來說不叫做完美,叫沒有立場,你作爲他的父親,你不去拉住他,你還無條件尊重他。我看過xx和xxx的微博,他們很多觀點我並不認同,比如說母親故意在孩子身上泄憤,孩子不開心他就爽了,我覺得並不存在故意這個想法,但是可能他無意識的舉動造成了這樣的一個結果。我仔細的想了一下,你說的是這個完美,但有的人看到的是狠。可能對於受到傷害的人來說,只有把對方敵對出去才能夠不被影響,也是一種防禦吧我之前看心靈捕手這個電影,我被一個場景很深深的感動,就是那個教授和他說你沒有錯,你沒有錯的時候。我在想其實如果真的有這樣一個敵對的過程,有一個把所有錯都推到對方身上,這樣一個緩衝的過程,我也會容許自己這樣做,因爲我無法承受,都是我的錯這樣大的一個心理負擔的時候,好像這是唯一的辦法。我覺得這個爸爸他忽略了自己對兒子的影響,他尊重他兒子選擇去死,是因爲他都沒有想過自己的行爲是壓垮他兒子的重要原因。反正我不能理解,於情於理。我有點理解你的想法和我剛纔說的那個想法的不同了,你說的這個完美是從他自身去考慮和出發的,就是完全是自我鬥爭自導自演,他兒子就像配合他演戲的,他自己是主角。我說的那個是他對他兒子這個人有敵意,他兒子也是主角。我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對方傷害你,你雖然知道他只是陷入他自己的問題當中,比如這個一得爸爸是我爸爸,我還要原諒他嗎?我並不想原諒他,因爲他傷害我了,而且是不可挽回的傷害。這是當然,因爲我還沒想明白我爲什麼要被傷害?或者沒想明白他爲什麼要那麼做?好像聊的挺多了,您還是歇會兒吧,我就是當隨意聊聊的。

一位在校大專男生(父母離異):維納斯的石像缺失了雙臂,卻成爲了世間美麗的代名詞之一。接受失敗和缺陷並不是否定自己。而是給予自己再次前進的動力。只認同優秀而無法容忍失敗的人,終究會給自己帶來滅亡。因爲完美就像絕對的圓。又或者真正的正義。對於我們而言,我們只能追求而無法得到。或許是不存在,或許是目前的人類社會還沒做好迎接他們得準備。但我們無法真的畫出一個真正的圓是不爭的事實。如果跳出目前的教育體系,我會說請爲了成爲自己想成爲的人而努力。如果以目前的體系而言。我只能說,要麼生來優秀,要麼量力而行。這種例子見得不少。只能說他們都是這個時代的犧牲品。老師們因爲我喜歡去圖書館,並因爲有位職位良好的母親而高看我一眼。可同學們會因爲我成績的底下而輕視我。或者良好的談吐和待人方式。能讓別人更願意和我聊天。可不堪的學歷卻會讓很多的公司將我拒之門外。如若我的家庭非常的富裕且背景深厚,那我便可以跳出這個塵世選擇我自己的道路。可惜我母親雖然優秀。但我的家庭在這個社會只能算是溫飽。我依舊無法跳出這個循環。所以,以我目前的眼界和思想,這種事情我只會選擇沉默,畢竟,如果那個孩子並沒有自殺,而是從此走上一條星光大道。他的父親便會被衆人追捧,奉若神明爭相模仿。現在很多人看待教育,或者討論教育,完全就是一副流氓嘴臉。就一個打罵孩子都能成爲爭論的焦點。卻少有人認真的探討什麼樣的體罰即能起到效果,又不會過分出格

【美齡時代:那個孩子不自殺,也不等於從此走上星光大道。學習成績是一個重要因素,但不是絕對因素。對於學生來說,學習成績是要點,但走入社會,就要看與人相處了。】

只能說,他只要不是個傻子,或者故意與人交惡,並不會太差,畢竟他高度不同。

【美齡時代:感覺你有些偏激】

能不偏激麼,就這麼個艹蛋的社會【美齡時代:高度是自己走出來的】

一幫腦癱一天到晚就想着找樂子,他們甚至可以踩在別人的血肉上談笑風生

高談闊論彷彿聖人,以前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喫飽飯,沒事幹,不找樂子幹什麼?

可涉及他們自己,哪怕只是一毛錢,都能跟個發情種馬一樣跟別人爭得面紅耳赤

【美齡時代:窮人不找樂子嗎,窮人勞累之餘,也跟着湊樂子】就這麼個環境,沒有個強大的內心簡直寸步難行【美齡時代:現在,大多數人都有閒心看樂子,找樂子了,因爲解決了溫飽問題】就算是窮,都不妨礙他們用那刀子一樣的嘴給別人挖兩塊肉下來

這些年,國內國外,自殺的孩子多了去,什麼情況下,都可能有自殺的孩子。我的看法,一個走上了本不屬於他的道路的人,或者,如今教育體系下衆多犧牲品之一。其他的,我也想不出來了。我不想苛責這對父子中的任何一個人。我也不覺得這對父子誰有錯

我只希望那羣趴在屍體上貪婪的吸允着鮮血的蒼蠅,能小聲點。

一位211在校大學生談觀點(父親包二奶養小三)

我把自己代入,一得自殺是必須的。一得殺不得老爹,他爹那麼用心,那麼辛苦,辭職,種菜撿垃圾,自己動手做玩具,10年做飯不重樣,把家佈置得如童話王國,這麼用心養大兒子,一得只能自殺。一得老爹的初心是好的,但是,把自己代入,你試着把自己代入到那種場景中,你就會去死,除了死,你找不到別的路。能不死,算你強大!

一位剛剛走入工作崗位的男生回信息(被兩大家族12位長輩捧在手心裏),

一得老爹在向人證明什麼?人設做出那樣的事情,離婚、辭職、賣房、租個農家院、10年每頓飯不重樣、給一得做200多個玩具,還用一得用過的東西辦了博物館、他給一得拍了幾十萬張照片,建立公衆號,孩子上學沒錢,撿垃圾,接受捐贈,他是在教育孩子嗎?他起初的目的,只怕是想證明自己什麼,打造的是自己的人設,教育孩子只是他的作品。我要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我不死,會瘋。你看過電影《楚門世界》嗎?

一位面臨畢業的男研究生回信息(父母感情較好,正在爲就業發愁),這個世界真瘋狂,當自己是神嗎?你有沒有看過他發的博文,每個細節,都讓我脊背發涼,汗氣直豎。他是在教育孩子嗎?還是他在拿教育孩子做什麼,細思極恐!

1.小孩三歲之前,他只跟小孩講英語。然後從四歲開始,一直到七歲半。他都和孩子玩裝聾遊戲,逼孩子用紙筆表達需求,不然就不予理睬。也就是說七歲之前,孩子和他都交流都不是雙方最自然放鬆的舒適狀態。

2.他說他灌輸給孩子(注意,灌輸是他自己的用詞):媽媽無論怎麼都是生你的媽媽,你要愛她。但同時他又禁止兒子聽《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而他不認同的歌詞是: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把自己代入,誰能在這樣的老爹關懷下好好的活着?

一位畢業一年的女研究生回覆(鳳凰女):

都沒有錯。可是一得死了,這位在美國名校留學的中國“網紅”學生的父親在一封《致埃默裏大學Dave的同學們》的信中這樣寫道,“他一生中所有的決定,我都是無條件地尊重、認同、接受,包括這一次,他最後的這個決定。”你品,你品,你使勁品!幸好,我生在農家,爹媽沒啥文化,把我們姊妹三個當豬一樣養,我媽說,自家養的豬,也心疼啊。你們好好上學,到城裏安家,我們好好種地,城裏喫的東西不環保,到時候,我們就不用化肥,不打藥,種環保的糧食給你們喫,養雞養羊給你們喫。我小時候父母經常吵架打架,他們一打架,我就領着弟弟妹妹跑出去,不是找爺爺奶奶,就是找大伯和太奶奶,太奶奶90多歲了,拎着柺棍就跑過去,打我父親。我也沒少捱打捱罵,我媽和我爸從結婚,就鬧離婚,離過很多次婚,我也很奇怪,一直鬧着離婚,還生了三個孩子,他們也沒誰了。我上高中時,太奶奶去世了,讀研時爺爺奶奶也都去世了。不過,現在,我小弟也上大學了,我父母倆個也不打鬧了,他們形影不離,好得不得了。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我感覺我很幸福!最起碼,我比一得幸福!

美齡寄語:

人,無論怎樣做,都是自我。一得老爹對一得的教育不是快樂教育,也不是失去自我的教育,而是他自己的一種理想化教育。任何一個人,把自己的理想化狀態,完全覆蓋到一個嬰幼童孩子那裏,這種教育,對於被教育者而言,就是窒息性綁架性控制。這種教育如同製作盆景,盆中植物被人工鉗制造形,盆中小生態小景觀打造得很美,但,那是人工培育下爲人觀賞的盆景,放在室內案頭,裝點空間。人,就是人,孩童不但是人,而且是最具學習力最具成長無限可能的人。無論家長抱着怎樣美好的初心,付出多少艱辛,脫離孩童成長的羣體性社會常態,抱着自己的理想,以精緻打磨產品的心態,教化養育孩子,很可能最終的結果,不是灰飛煙滅,就是歇斯里底的分崩離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